开颅手术联合保守疗法治疗急性外伤后颅后窝血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12-08 07:41张云波
中外医疗 2013年7期
关键词:脑部高压氧开颅

张云波

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常德 415300

急性外伤后颅后窝血肿是临床常见的情况, 在临床较为少见,占颅内血肿的5%左右[1]。 患者疾病多较为凶险,如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而目前临床治疗此疾病仍无统一的临床意见。 为了提高对急性外伤后颅后窝血肿的疗效,该院研究分析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急性外伤后颅后窝血肿患者28 例采用不同手术联合保守治疗方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外伤后颅后窝血肿患者28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头部CT 扫描等确诊,且血肿在10 mL 以上。 使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4 例,其中男10 例,女4 例,年龄最大为69 岁,最小为19 岁,平均(47.85±8.99)岁;入院时GCS 评分在8 分以上12 例,8 分以下2 例;交通事故伤11 例,硬物击伤1 例,高空坠落2 例。 实验组14 例,其中男11 例,女3 例,年龄最大为68 岁、最小为20 岁,平均(47.01±8.23)岁;入院时GCS 评分在8 分以上11 例,8 分以下3 例;交通事故伤12 例,硬物击伤1 例,高空坠落1 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联合常规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并给予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积极抗炎、预防感染。补充血容量,并积极抗休克,给予营养支持。使用局部亚低温。 开颅手术方法包括:枕旁正中切口并进行骨窗开颅血肿的清除血肿;跨横窦骨瓣手术,其中上界在横窦上方、下界在枕大孔上方1 cm 处,并矩形切开骨缘;枕下旁正中切口,在枕鳞部位进行钻孔并将骨窗扩大,将血肿清除;开颅血肿清除和枕肌下减压。

实验组采用手术联合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舱的压力为0.2 MPa,加压时间为20 min,维持压力时间为70 min,间歇时间为10 min,减压时间为30 min,1 次/d,治疗10 d。 其他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治疗效果和运动功能、语言功能。

语言障碍:1 级为正常;2 级为能够沟通并理解语言,但仍有混乱;3 级为有时可以沟通和理解语言,但多半情况不能;4 级为不能沟通和理解语言。

运动功能障碍:1 级为正常;2 级为远端关节可以活动;3 级为能够克服重力;4 级为只能在床上运动,5 级为完全不能活动。

治疗效果采用临床GOS 评分,分别为死亡、植物状态、严重残疾、中度残疾、恢复良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 软件包。 以0.05 为检验水准,可信区间范围为9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患者治疗效果为计数资料,组间通过χ2检验对比。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有7 例恢复良好,4 例患者为中度残疾,仅1 例死亡,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患者排除死亡患者,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语言1 级3 例、2 级4 例,运动功能中1 级3 例、2 级4 例,其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比较[n(%)]

3 讨论

颅后窝血肿在临床的比例较低, 但是随着颅脑外伤的人数增加,颅后窝血肿的患者人数也逐年则更加,患者多有枕部着力的外伤病史,并有头晕、头痛、恶心、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经过CT 检查可以早期确诊[2-3]。

采用开颅手术与保守治疗相结合。 首先,通过围手术期的保守治疗可以减轻脑部水肿,并维持脑部循环,有效地恢复神经系统功能。 其次,保守治疗中的抗炎、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方法, 还能够有效地防止患者在手术后的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4]。 第三,开颅手术治疗能够早期降低患者的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5],且可以将脑部坏死组织早期清除,为患者创造一个较好的颅内代偿空间,缓解由于继发性脑水肿而引起的高压状态。 第四,开颅手术联合保守治疗还有效地弥补了单纯保守治疗造成的血肿清除不当,患者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等情况。 因此,将开颅手术与保守疗法结合,能够更快地缓解患者的脑部压力,保证脑部循环良好,并有效地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

医生在手术中要注意:如患者有幕上和幕下血肿同时存在,需要根据患者的血肿对脑部组织的影响进行判读, 再决定手术时机、方法[6];其次,对硬膜下血肿和小脑内血肿的患者,在开颅手术中要注意充分地暴露横窦和乙状窦, 以更好地发现小脑内血管等情况。 此外,在围手术期还可以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手术,以防止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而对有小脑组织损伤的患者,如患者水肿明显,可以将小脑半球外侧切除。

而高压氧的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脑部的缺血缺氧症状,并扩张缺血的血管,使正常血管收缩,进而缓解脑部的水肿,促进侧支循环。 同时,高压氧还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坏死组织发生率。 而患者机体内部的乳酸通过使用高压氧后可以较大地提升,进而维持了能量生成,促进胶质细胞与胶质细胞的生成,有利于受损的脑组织早期修复, 并可以激活神经元, 兴奋脑组织。

该次实验结果也显示, 实验组患者经过开颅手术联合保守治疗和高压氧, 患者的疗效更好, 语言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急性外伤后颅后窝血肿采用手术+保守疗法+高压氧的方案治疗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疗效,使患者功能恢复更高,值得应用。

[1] 张振江,吴玉鹏,李占成,等.神经内窥镜在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中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79.

[2] 姚益群,刘莉萍,傅丹,等.急诊脑室引流并钻孔减压治疗外伤性后颅窝血肿致枕骨大孔疝[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1):45-46.

[3] 韦玉.后颅窝跨窦硬膜外血肿手术38 例治疗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5):779-780.

[4] 袁俊峰,樊启涛,袁先厚,等.小儿外伤性颅后窝血肿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1,11(1):109-111.

[5] 张春城,李忠亮,董毓卿,等.两种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临床比较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101-102.

[6] 段炯.颞肌下骨窗开颅清除颅中窝硬膜外血肿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6):28.

猜你喜欢
脑部高压氧开颅
儿童做脑部CT会影响智力吗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压抑食欲使人笨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