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院门诊2012年第一季度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2013-12-08 07:41魏本利赵冬双
中外医疗 2013年7期
关键词:中西药不合理处方

魏本利 赵冬双

1.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吉林吉林 132011;2.北华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11 级学生,吉林吉林 132013

近年来,由于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临床应用的新剂型、新品种等药物不断涌现,医院使用药品的品种及数量逐年上升,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机会, 但如何科学合理使用这些药品也为临床医生带来了新的问题。 比如临床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药物的问题还比较严重, 结果导致细菌耐药性大大增加,病人院内交叉感染机会也增多。 这不仅浪费了我国有限的药用资源,而且也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最终导致患者治疗周期延长,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 该研究作者针对该院2012年1—3月门诊处方进行了调查, 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不断提高该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3月门诊处方9 948 张,根据《中国药典》、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及公开出版的医药书籍,对处方使用进行审核[2-3],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387 张,占所审查总处方的3.89%;书写不规范处方96 张,占审查总处方的0.97%。

1.2 方法

对上述387 张不合理处方中主要存在的药物配伍不合理、使用方法不规范等不合理因素进行汇总分类、分析。

2 结果

药物配伍不合理为第1 位,占调查处方的1.09%;中西药联用不合理为第2 位,占调查处方的0.76%;溶媒选择不合理为第3 位,占调查处方的0.71%;重复用药为第4 位,占调查处方的0.57%。 说明在药物使用中,对药物作用机理及药效不明确所致,是主要的原因。 其次是使用方法不当, 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学习。 见表1。

表1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

3 讨论

3.1 药物配伍不合理

处方中出现多潘立酮片10 mg,3 次/d,口服;法莫替丁片20 mg,2 次/d,口服。 多潘立酮是临床上常用的胃肠动力药,法莫替丁为H2受体拮抗剂。 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表明: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的疗效与剂量及该药在胃内停留时间密切相关。与多潘立酮并用,可能会减少其在胃内滞留时间,从而影响H2受体拮抗剂的疗效[4]。 如果二药必须合用,至少要间隔一定的时间。

复方血栓通与复方丹参滴丸合用。 由于两者主要成分皆含有三七、丹参, 合用可造成用药过量。

硫酸妥布霉素80 万U 静点1 次/d 后,口服依他尼酸25 mg,1~3 次/d,两药均有耳毒性、肾毒性,二者联用使毒性增加。

此外药效学方面也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 如降糖药格列齐特与降血压药氯沙坦、阿司匹林同服,会发生血浆蛋白竞争结合现象,抑制格列齐特的代谢,使其游离药物血药浓度明显上升,患者会发生意外低血糖危险。 阿莫西林颗粒剂与罗红霉素片合用,阿莫西林是快速杀菌剂,对迅速繁殖中的细菌作用最为强烈,而罗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抑菌剂,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使之处于静止状态。 两药合用,大大降低了阿莫西林颗粒的抗菌作用[5]。

3.2 中西药联用不合理

调查中发现青霉素V 钾片与板蓝根、当归、穿心莲等中药同用,会增加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应慎用[6]。 使用中发现银杏注射液与地高辛合用,也可大大增加地高辛中毒的危险。 含有大黄酚类成分的中药与胰酶、胃蛋白酶等酶制剂合用,可抑制酶类的消化作用[7]。 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使用也应特别注意,如消渴丸,其主要成分是优降糖,该药作用较强,容易产生低血糖,不要在联用其他降糖药物。

3.3 溶媒选择不合理

青霉素800 万U+5%葡萄糖500 mL 静脉滴注, 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性质不稳定,在pH 值6.5~7.0 之间较为稳定,pH 值低或高青霉素均分解迅速。而葡萄糖注射液为酸性(pH 值3.5~5.5),两者合用,青霉素会迅速水解而丧失药效。正确用法是选用0.9%生理盐水为溶媒较为合理。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离子泵抑制剂属于偏碱性,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 否则会使药物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影响疗效[8]。

3.4 重复用药

VC 银翘片2 片/次,3 次/d 和扑热息痛片1 片/次,3 次/d,氨咖黄敏胶囊2 粒/次,3 次/d,口服联用。 3 种抗感冒药中均含有相同的对乙酰氨基酚成分, 合用时对乙酰氨基酚的实际用量超出安全剂量,引起肝脏的损害。

青霉素V 钾片与阿莫西林胶囊合用。 二者同属β-内酰胺类药,并且作用机制相同,可竞争共同的靶点,合用结果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同时存在交叉耐药性,故不应合用。

3.5 用法不合理

头孢夫辛酯片0.5 g 必要时或1 次/d 给药属于不合理,这种给药方法达不到理想的杀菌浓度。 在查阅处方中发现舒血宁和香丹等中草药注射液在说明书中均注明选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或500 mL 稀释后使用。 但所查处方中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为稀释,与药品说明书不符[9-10]。

调查中还发现有些缓释剂应用不规范,用药间隔时间不当。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缓释剂,3 次/d 给药,2~3 粒/次。 正确用法是缓释制剂通常给药1~2次/d 即可。这主要是个别医生对缓释制剂的特点不了解所致。罗红霉素应该饭前空腹服,但有的医生写成饭后服。 因为罗红霉素空腹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3.6 选药不合理

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3 次/d,口服,用于儿童抗感染治疗。由于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幼年动物中对软骨组织有损害作用,因此不宜用于未满16 岁(尤其<12 周岁)的未成年人群。还容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 所以该类药物应避免用于孕妇及18 岁以下未成年人。

流行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原因不明等疾病使用抗生素治疗。 上述疾病多系病毒性感染,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不仅无明显疗效,而且易使患者产生耐受性,体内菌群失调,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4 结论

综上所述调查结果,分析不合理用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临床医师对药物的说明书熟悉和掌握程度不够, 药物的药理学及药动学、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知识不够全面;有些是带教老师对实习医生、进修医生的监督指导不到位所致。 其次是药师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判断能力有限,审方把关不严所致。 为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 减少药用资源的浪费, 杜绝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建议该院管理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临床医师(执业药师)的药学知识培训力度,深入开展临床药学的药学咨询服务工作。 药房调剂窗口应配备专业知识过硬的药师审方, 严把处方的质量关,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 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总结,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提高该院的临床用药水平,保证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1] 张明雄,黄健,邱晓莉,等.该院486 例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药师,2004 ,7(5):367.

[2] 吴毅丹,陈君远.本院2009年第一季度门诊不合理处方调查分析[J].今日药学,2009,19(10):48-49.

[3] 黄明姬.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9,8(35):50-52.

[4] 沈刚.新编实用儿科药物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305.

[5]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

[6] 赵航.中西药合用注意事项[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2):9.

[7] 王剑,何利华.中西药配伍中的禁忌[J].中医中药,2009,3(16):28.

猜你喜欢
中西药不合理处方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西药治疗奶牛乳房炎
羊链球菌病的中西药疗法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