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加工型辣椒产业发展效益报告

2013-12-08 05:05梁羽陈如飞
长江蔬菜 2013年8期
关键词:加工型纯收益綦江

梁羽,陈如飞

(1.重庆綦江区农业委员会,401420;2.綦江区赶水镇农业服务中心)

加工型辣椒作为一种蔬菜,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C,可以促进食欲、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冒,还可以防癌、防风湿、防坏血症、脑血栓及冠心病。加工型辣椒作为一种调味品,可以干制、泡制、酱制、油制等,其加工成品深得市民喜爱;其所含的辣椒红素是纯天然的食品添加剂。綦江区委、区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加工型辣椒产业的发展,1999年从绥阳引进绥阳朝天椒进行多点示范栽培种植并取得了成功。后来依托重庆市农科院和西南大学,经过政府及农业部门10多a坚持不懈的努力,綦江成为重庆市加工型辣椒种植大区之一,现加工型辣椒种植已覆盖全区20个街镇,2012年种植面积达6 667 hm2,产量13万t,受益农户在3万户以上。加工型辣椒已成为綦江区农民致富的主要特色作物之一,它的发展对綦江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綦江区加工型辣椒的发展经过

1999年,郭扶镇从贵州省绥阳县引进绥阳朝天椒进行试验栽培并取得成功;2000年篆塘镇也引进栽培成功,随后加工型辣椒在綦江区慢慢地发展壮大,品种也逐渐增多;2007年綦江区开始引进重庆市农科院的艳椒425、朝天148等辣椒品种;2008年綦江区开始正式大面积发展加工型辣椒,面积为1 333 hm2,品种有艳椒425、朝天148、博辣丰收 3号、辣丰红利、小米辣等,以艳椒 425、朝天148、博辣丰收3号为主。2012年全区20个街镇种植了加工型辣椒,确定了加工型辣椒种植重点镇有郭扶镇、东溪镇、三角镇、隆盛镇、永新镇、中峰镇。加工型辣椒与大多数经济作物比较,有投资少、生长期短、见效快的优点,故农户种植积极性很高。綦江区委、区政府也把綦江区定位为重庆火锅原辅料生产基地,集中精力发展加工型辣椒产业。

2 綦江区加工型辣椒产业的发展措施

2.1 聘请专家

聘请綦江区重庆市农科院蔬菜专家3名作技术顾问,经常请农科院的专家传递信息,传授知识,解决辣椒生产中的疑难问题。聘请7名区级专家指导基地生产,在田间地头培训区、街镇技术人员及辣椒大户进行实际操作。

2.2 技术保障

①标准化栽培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地膜覆盖,病虫害实行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区采用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购销售的操作模式,使辣椒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蔬菜的各项指标。

②合理配方施肥 坚持提高土壤肥力,降低辣椒硝酸盐含量,改善辣椒品质和提高产量的技术路线。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不小于1∶1,控氮、稳磷、增钾,针对性施用微肥,提倡施用辣椒专用肥;重施基肥,少施、早施追肥;收获前20 d禁止施用化学氮肥。在酸性土壤上,适量使用生石灰。

③病虫害综合防治 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以无公害栽培为基础,优先使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对症下药,适期防治。广泛宣传并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夜蛾诱捕器、黄板粘虫板,应用面积约3 333 hm2。

2.3 节会推动

为了把我区辣椒产业做活、做大、做强,区委、区政府从2008年起每年举办“重庆·綦江辣椒采购节”,鲜椒产品、辣椒制品、辣椒盆景从綦江的广场走到了重庆市区的解放碑。从此“綦江辣椒”一天比一天有名,很多区县来綦江取经学习。

2.4 资金支持

綦江区加工型辣椒产业从1999年来,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得到了农业部、财政部、市农委、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支持资金547万元。

3 綦江区加工型辣椒的发展成果

3.1 传统的辣椒栽培向现代化辣椒栽培转变

①大棚设施栽培 2012年,綦江区钢架大棚面积达到了 133 hm2,小拱棚 667 hm2,新建 1 hm2温控连栋大棚,这为綦江区进行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保障,2012年綦江区工厂化培育辣椒苗500万株,为綦江区辣椒栽培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了保障。

②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水、保肥、增温、抑制杂草、提高产量的作用,通过年复一年的蔬菜培训,菜农年复一年的生产实践,现在很多老百姓都接受并运用了这一栽培技术。2012年綦江区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1 667 hm2。

③农业机具运用 辣椒生产方面,2012年全区已运用水泵5 000台,微耕机14 500台,提高了辣椒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3.2 辣椒无公害栽培意识增强

肥料施用上重视基肥、有机肥的施用,重视复合肥的施用。病虫害防治上首先选择物理防治如杀虫灯、夜蛾诱捕器等,厢沟、边沟、腰沟等排水意识增强,接受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3.3 社会效益显著

綦江是按照绿色、环保、安全来布置生产、指导生产的,所以空气和土壤都没有受到污染,且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由于节会、企业的带动,綦江辣椒在重庆市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安徽、湖南、湖北、新疆、贵州等全国17个省市以及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綦江辣椒让更多的省市、更多的国家了解綦江,为綦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我区加工型辣椒经济效益显著,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总经济效益、年经济效益、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1]如下。

①投入成本 种子、农药、肥料、地膜及人工成本为 2010、2011、2012 年 3 a的平均值(表1)。

表1 667m2投入成本

由表1可以看出,667m2投入成本,辣椒1 950元,对照玉米套种红苕845元。

②产出效益 由表2可以看出,产值667 m2辣椒4 173元,对照玉米套种红苕1 113元。

③推广规模及推广费用 推广时间从2008年起计算一直到2012年,其规模及推广费用见表3。

④经济效益 a.加工型辣椒667 m2纯效益=加工型辣椒667 m2产值-加工型辣椒667 m2投入=4 173元-1 950元=2 223元。

b.玉米套种红苕667 m2纯效益=玉米套种红苕667m2产值-玉米套种红苕667m2投入=1 113元-845元=268元。

c.667 m2年新增纯收益=2 223元-268元=

3.4 经济效益显著

1 955元。

表2 产出效益

表3 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

表4 经济效益汇总

d.总经济效益=667 m2年新增纯收益×667 m2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推广规模×推广规模缩值系数-总推广费用=1 955×0.7×19 333.33×15×0.9-547=35 170.85(万元)。

e.年经济效益=总经济效益/推广年限=35 170.85÷5=7 034.17(万元)。

f.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年经济效益×推广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总推广费用=(7 034.17×0.2)/547=2.57。

⑤经济效益汇总 綦江区加工型辣椒经济效益显著。2008-2012年,新增纯收益1 955元/667m2;总经济效益35 170.85万元;年经济效益7 034.17万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2.57,即綦江区推广加工型辣椒每投入1元,可为社会创造2.57元的经济效果(表4)。

[1]王济民,刘春芳,陈琼,等.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R].北京: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2010.

猜你喜欢
加工型纯收益綦江
山西加工型马铃薯种植规模继续扩大
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以重庆市綦江区为例
钟祥市油菜籽生产形势分析
临洮县设施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分析
前进中的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
薯条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筛选初报
控释肥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和效益分析
綦江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除去各项成本 地方年均获利近6000亿
綦江区加工型辣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