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异丙酚)用于儿科手术麻醉的诱导特性及诱导维持期循环变化分析

2013-12-09 00:35欧阳雨芳
中外医疗 2013年13期
关键词:丙泊酚酸钠儿科

欧阳雨芳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江西九江 332000

目前,儿科手术麻醉方式和药品的选择一直受到麻醉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丙泊酚的应用使得临床麻醉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1]。该研究中出于对丙泊酚(异丙酚)在儿科手术麻醉应用过程中诱导特性以及相应的诱导维持期循环变化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比分析了丙泊酚和γ-羟基丁酸钠的麻醉效果,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的78例临床患儿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该院儿科收治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患儿病例,抽取其中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39例。对照组中包括有男22例,女17例,年龄3~14岁,平均(6.5±3.2)岁,其中肠套叠16例,肠梗阻15例,血管瘤8例;观察组中包括有男21例,女18例,年龄4~13岁,平均(5.7±3.1)岁,其中肠套叠17例,肠梗阻15例,血管瘤7例。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行手术治疗。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以1∶1 的比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对照组采取γ-羟基丁酸钠进行术前麻醉,观察组采取丙泊酚进行术前麻醉,对比分两组患儿麻醉后诱导特性以及相应的诱导维持期循环变化。

1.2.2 麻醉方法 在麻醉前对患儿的呼吸、血压、心率等进行测定,而后分别采取60~80 mg/kg 的γ-羟基丁酸钠和1.5~2.5 mg/kg 的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观察指标包括:诱导注射疼痛发生率、诱导期不良反应、诱导时间、记录气管插管时和插管后不同时间患儿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清醒程度;以及停用异氟醚后到首次呛咳、对简单指令有反应、气管拔管、能正确回答问题的时间等[2]。

1.3 统计方法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诱导期

经统计发现,诱导期观察组患儿血压水平为(100±23)/(70±12)mmHg;对照组患儿血压水平为(128±22)/(81±11)mmHg,显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心率(84±32)次/分;对照组患儿心率为(110±46)次/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儿注射疼痛者10例,发生率为25.64%,对照组注射疼痛者6例,发生率为15.38%,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维持期

经统计两组患儿简单指令反应时间、拔气管插管时间、能正确回答问题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术后维持期各观察统计结果(min)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丙泊酚在儿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注射疼痛为丙泊酚全身麻醉诱导的常见现象,有学者指出在注射前加入少量的利多卡因或者是经大静脉注射能够有效降低注射疼痛的发生,该组患儿均经踝部静脉注射,结果发现,两组患儿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研究表明,丙泊酚诱导会使患儿的血压下降,该组患儿丙泊酚组血压明显较γ-羟基丁酸钠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该组患儿的心率水平较γ-羟基丁酸钠组低,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在维持期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两组的简单指令反应时间、拔气管插管时间、能正确回答问题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4]。综合以上,儿科手术患儿应用丙泊酚诱导会对循环产生明显的抑制,术后苏醒时间相对较短,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关注。

[1]刘勇.丙泊酚和氯胺酮与γ-羟基丁酸钠和氯胺酮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6):467-468.

[2]孔晓光,周易,甘玉芬,等.丙泊酚和羟丁酸钠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补术麻醉的临床比较[J].海南医学,2007,18(6):111,168.

[3]Nilsson LK,Nordin C,Jonsson EG,Engberg G,Linderholm KR,Erhardt S.Cerebrospinal fluid kynurenic acid in male and female controls-correlation with monoamine metabolites and influences of confounding factors[J].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2007,41(1/2):144-151.

[4]Egashira T,Takayama F,Yamanaka Y,Takada K,Takeda H,Matsumiya T.Day/night variation of 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 concentration in rat cerebrospinal fluid after acute and long-term administration of a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fluvoxamine [J].Japa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0,83(4):344-347.

猜你喜欢
丙泊酚酸钠儿科
儿科专栏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戊酸钠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增效作用研究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