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芭芭拉·金索夫《豆树青青》对“家庭”的重新定义

2013-12-12 12:33刘婷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期
关键词:青青泰勒小说

刘婷

一、引言

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缩影。与传统家庭相比,美国后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在家庭结构和家庭价值观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特性。美国当代作家芭芭拉·金索夫的《豆树青青》就是非传统家庭主题方面的代表作。

芭芭拉·金索夫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当代小说家,1999年被《作家文摘》选为百位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豆树青青》是她的第一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好评如潮,获得纽约《时代》最佳图书奖、伊诺克普莱特图书馆青年奖和美国图书馆联合会优秀图书奖。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印第安混血女孩泰勒离开家乡肯塔基州前往西部,途中收养了被抛弃的印第安女婴,取名为小龟,到达亚利桑那州时,遇到同是来自肯塔基州的单身母亲卢安,还结识了经营轮胎店的麦蒂和从危地马拉来的难民夫妇。小说中涉及的家庭大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每个家庭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他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试图打破传统家庭模式,建立属于他们的“家”。

二、解构传统家庭观念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在美国这样一个多种族多文化并存的社会中,传统观念所提倡的“一夫一妻并共同抚养子女”的“核心家庭”模式受到挑战。在小说《豆树青青》中,作者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传统家庭价值观进行了解构。

在传统家庭价值观中,血缘关系是判断是否属于同一家庭的关键,家庭成员之间通过血缘来确定亲疏。而在这部小说中,借助泰勒的妈妈的话,作者表达了对血缘关系的态度,“我并不认为血缘是让孩子们走到一起的唯一途径,甚至不是主要途径”。生活在有着亲密血缘关系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并不一定是幸福的。与主人公泰勒一起长大的男孩纽特,中途辍学在家族的烟草农场帮工,他的父亲因为被轮胎爆炸炸伤而变得脾气暴躁,经常使用家庭暴力,打骂儿子,长期的虐待和父爱的缺失导致纽特心理扭曲,酿成了用枪打伤妻子然后自杀的悲剧。他的妻子茱莲娜的成长环境同样不幸:她的父亲从她13岁起便叫她“荡妇”,受此影响,她在生活中随遇而安,自暴自弃,未婚先孕而嫁给纽特,即使她配得上一个更好的丈夫。他们两个父亲的所说所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只有暴力中伤缺少关心的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了最后妻离子散的结局,由此可见,“血浓于水”在这里并不适用。

女婴小龟被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抛弃,但是她幸运地被泰勒收养。泰勒像对待亲生骨肉一样,无私地爱着小龟,时时处处为她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用她的爱温暖心理受过创伤的孩子,直到她对别人恢复信任,而后为小龟的抚养权到处奔走,并铤而走险,最终与小龟正式成为了一家人。由此可见,血缘关系并不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纽带,建立在血亲基础上的传统的家庭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靠爱与责任维系的新的家庭模式。

三、重新定义家庭

在一个家庭当中,成员之间的扶持比单纯的血缘关系更为重要。从小说的标题《豆树青青》就可以看出,豆树之所以在贫瘠的土壤中也可以茂盛地生长,原因在于“根瘤菌”,根瘤菌是生活在豆树根部结节中的微生物,作为豆树提供生存环境的回报,根瘤菌从土壤中汲取氮气然后转化成养料输送给豆树,使豆树能够获得充足的生长条件。豆树和根瘤菌的共栖关系,正如小说中人与人之间一样,相互依存。

小说中艾德娜和弗吉梅组成的独特家庭便是如此:艾德娜是个盲人,要靠弗吉梅来帮助料理生活的琐事,而弗吉梅脾气乖戾,说话刻薄,人际关系方面需要艾德娜来缓和和维持。两人相互依靠,各补所短,她们二人虽无血缘关系,但是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她们和谐安定地生活在同一家庭中。 另外,文中的两大主人公泰勒和卢安亦是如此,她们各带有一个孩子,同为女性,有着惺惺相惜的默契。泰勒鼓励卢安摆脱丈夫离家出走的阴影,找到自信,找到工作,使卢安变得独立坚强。同时,在泰勒为小龟的抚养权发愁时,心地善良的卢安支持着泰勒,鼓励、开导她,使泰勒最终下定了决心。她们互相帮助,共同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泰勒在电话中说:“你可以说我们是一家人。”不论是艾德娜和弗吉梅的非传统的白人家庭还是泰勒和卢安的重组家庭,都是对传统的“丈夫在外挣钱养家,妻子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角色扮演的反叛和颠覆。

由文中介绍的不同的非传统家庭可以看出,重新定义“家庭”这一概念,组成不看重血缘而看重爱与责任的新的家庭模式是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生存下来的一条出路。

四、结论

小说《豆树青青》中,对传统家庭模式的解构,是对美国当代多元文化社会中传统家庭价值观的挑战。在多元文化社会中,不仅是种族、文化、习俗的多元,作为社会的缩影,家庭的模式也渐渐走向多元化。通过对家庭的重新定义,金索夫找到了一条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生存下去的出路。

[1]Kingsolver,Barbara.The Bean Trees[M].New York:Harper&Row,1988.

[2]Demarr,M.J.Barbara Kingsolver:a Critical Companion[M].London:Greenwood Press,1999.

[3]陈旋.女性视野中的后现代家庭——美国家庭模式变迁研究理论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7(6):94-98.

[4]刘杨.《豆树青青》的主题分析[J].群文天地,2010(12):29.

[5]张明杰,刘杨,王小朴.芭芭拉·金索夫《豆树青青》中女性形象及其心路历程解读[J].山花,2010(18):108-109.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青青泰勒小说
春来草青青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就是因为那个洞
青青柳
一起绵羊泰勒焦虫病的诊断治疗经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泰勒公式的简单应用
泰勒公式与泰勒级数的异同和典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