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化之中日比较

2013-12-12 12:33王锐欣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期
关键词:龙的传人日本文化

王锐欣

龙的形象因地域和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龙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是很多种动物组合的产物,从这一点来说,东西方的龙是类似的。但是,西方的龙是邪恶的代表,东方则不然。东方世界的龙是神圣的代表。而同为东方国家的中国和日本,其龙文化也是有差异的。

一、中国龙的形象

龙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现在人们所公认的龙的形象是东汉学者王符总结出来的:蛇身、骆驼头、兔子眼或鬼眼、鹿角、牛耳、蜃腹、鲤鱼麟、鹰爪、虎掌。

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是以龙的传人自居,这足以看出中国人的龙崇拜思想。中国龙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龙的形象作为一些部落的图腾开始广为流传,并且在人们看来龙是具有神奇力量的。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古代部落中,被作为图腾的形象有很多,为什么单单龙的形象会一直保留下来,并且不断深化,以至于今天我们都会以龙的传人为骄傲。这就需要我们来进一步探讨中国龙文化的一些内涵和外延。

(一)神话传说中龙的形象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拥有神奇力量并对人类非常友善的神龙,还有一类就是拥有魔力并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恶龙。前者可以蓄水降雨,为人类造福。传说在黄帝大战怪物蚩尤时,就是神龙使得漫天狂风暴雨,从而帮助黄帝大败蚩尤。而且众所周知,万民敬仰的黄帝最后也是乘龙飞天的。后者,在《晋书·周处传》中有过记载:“义兴水中有蛟……并皆暴犯百姓。”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恶龙一般称之为蛟,其形象偏向于蛇。而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具有神奇法力、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物。

(二)中国文化赋予龙的象征意义

龙本身是多种动物形象的组合产物,所以它集多种多样的能力于一身。龙是开天辟地的神灵,佑护着自己的子民,它的智慧、才干和仁德远远超过人类,并且能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所以,中国历代统治者很好地利用了人们这一深入骨髓的龙崇拜意识,把自己看成是龙的化身,龙的转世。皇帝的宫殿称之为龙庭,皇帝的服装称之为龙袍,皇帝生气称之为龙颜大怒。总之,与皇帝有关的东西都被冠之以龙的形象,并禁止老百姓使用。这样皇室家族很好地利用了百姓心中龙的神圣形象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且将龙的形象进一步发展、深化,使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封建王朝结束之后,龙不再是国家的代表。但是龙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中国人要依然将自己看做是龙的传人,依然在内心深处将龙看做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

二、日本龙的形象

东汉时代,中国的龙进入日本。日本的龙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但又有其自身与众不同之处。

(一)日本神话传说中龙的形象

日本神话传说中出现的龙的形象更像蛇。例如,日本最古的文学作品《古事记》中记载的多头龙蛇怪物,以及其他神话故事中出现的龙头蛇身的怪物。这些所谓的龙的形象,乍看之下和蛇是一样的,但是具有龙的很多特征。所以日本人对于的龙蛇形象划分并不是很清晰。在日本的神话传说中,龙蛇的区别没有明显的界线,两者有时甚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果要追究这种龙蛇形象暧昧的原因,恐怕要归结于日本人一直以来对于自然的崇尚。日本是一个神道教信仰的国家,神道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要求人要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并与自然合二为一。所以相对于中国虚幻的龙的形象,在日本人的心中,更愿意相信龙本属于自然,所以自然而然地将它与自然界中存在的、与龙略有几分相似的蛇的形象合为一体。

《古事记》中出现的多头龙蛇妖怪的形象和中国的蛟的形象颇有几分相似,都是龙中的恶类。但是,日本人眼中的龙并不完全是恶龙,在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代表作《千与千寻》中出现的小白龙就是正义和善良的代表。在谈到故事里的小白龙时,宫崎骏坦言是从中国《白蛇传》里获得灵感的。①在他看来,蛇的身上有龙的特征,龙的精神里也有蛇的性格,这就是日本人内心深处龙蛇一体的体现。

(二)日本对龙的象征意义的吸收和创新

在日本人眼中,龙和蛇的形象区别不大。与中国统治者将自己看做龙的化身相比,日本皇室把太阳和镜子看做是自己的图腾,天皇将自己看做是太阳之子,而不是龙子。所以,在日本龙完全没有象征帝王的寓意。

日本江户时代,以中国《三才图会》为摹本的日本插图百科辞典《和汉三才图会》中,对没有手足的蛇和有四足的龙分别进行了描述,并提到龙是由九种动物组成,具有春分升天秋分入渊的特性。虽然承认了龙具有多种动物的形象特点,但是对于龙的描述是在和蛇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看来,日本人依然是将龙看做是一种和蛇并存的自然界的动物。

中国和日本同为东方国家,但是对于龙的形象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日本是神道信仰的国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深入人心,所以在对于龙的形象的认识上,更愿意相信它是实际存在的自然神灵,所以就出现了龙蛇形象不很明朗的现象。而中国,自古以来受到佛教、道教等虚无思想的影响,所以很容易接受被神化了的龙的形象。再加上封建统治者对于龙的神圣形象的深化,使得龙的形象对于中国人来说成为了特别的存在。直到现在,世界华人依然以龙的传人为骄傲就很明显地能够感受到龙文化在中国的特殊性。

注释

① 魏海山.从视听教材《千与千寻》看日本对龙文化的吸收和创新[J].时代文学,2010(2).

[1]魏海山.从视听教材《千与千寻》看日本对龙文化的吸收和创新[J].时代文学,2010(2).

[2]齐磊磊.探究龙文化[J].陇东学院学报,2009(1).

[3]桂佳云.龙文化在中西方的不同影响[J].大众文艺(中西文化研究).

[4]刘蔚华.龙文化根源的考古研究[J].中州学刊,2000(2).

[5]王洁云.华夏龙文化之精神价值探究[J].新西北(文化与文艺),2007(10).

[6]钱其琛.深刻开掘和研究龙文化的精神内涵[N].人民日报,2000(4).

[7]乐茂顺,简丹.浅论中国的龙文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9).

[8]倪芳,丁立福.文化冲突下的“龙”的误译[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猜你喜欢
龙的传人日本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日本元旦是新年
年味里的“虎文化”
龙的传人诗人作品选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谁远谁近?
龙的传人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