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刀亥煤矿通风系统的改造与优化实践

2013-12-23 04:49庞禹东
山西煤炭 2013年5期
关键词:风井风门石门

庞禹东

(神华集团 包头矿业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00)

矿井通风是最基本的生产环节,它在建井和生产期间始终占有重要地位[1]。阿刀亥煤矿由于生产布局变化、自然条件影响、生产能力提高,需要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优化[2],目的在于建立完善、可靠、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效益[3]。

1 矿井概况

当前,阿刀亥煤矿是神华包头矿业公司的主要矿井之一,采用中央并列式斜井多水平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为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综采放顶煤工艺。绝对瓦斯涌出量19.8 m3/min,相对量11.4 m3/t,为高瓦斯矿井。共有5 个井筒,2 个回风井(白家尧风井、西二风井),3 个进风井(主井、副井、提矸副井)。分区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煤工作面通风为全风压通风(由运输顺槽进风,回风顺槽将污风回到矿井回风巷)。

2 通风系统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阿刀亥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前的问题是:通风巷道断面小、通风阻力大、局部风速超限、通风设施老旧、漏风大、通风系统不规范、不完善等,主要表现如下:

1)主要通风巷道问题。存在大量老旧巷道,多数断面较小,一般巷道断面4.7~6 m2,巷道成形较差。a.白家尧风井在上世纪,建成时,巷道断面小、转角多,有些断面仅2.9 m2;风量2 500 m3/min 时,风速接近15 m/s。b.副井、皮带主井、主要进风巷通过联络巷相联,其中一处用风门和密闭墙进行了隔断,增加了主要进风阻力。提矸主井与1260 大巷通过联络巷相联,但其弯曲多,最小通风断面仅3~4 m2,增加了通风阻力。c.采区主进风巷是在煤层中掘进风立眼,最大断面仅3.14 m2,且受砌碹立眼支护影响,立眼与平巷联结处断面更小,增加了局部通风阻力。

2)通风设备设施问题。a.矿井主通风机。白家尧风井两台主扇型号不一致。运行风机为BDK-6-No.18 型对旋节能主扇;备用主扇为老式BDK№20 型对旋轴流式风机,效率较低、运转时出现喘震现象。白家尧主扇两级运转时,最大2 400 m3/min,负压达到2 500 Pa;西二主扇风量最大2 400 m3/min,负压达到2 600 Pa。两风井等积孔较小(白家尧0.95 m2,西二0.93 m2),均为通风困难区域。b.矿井通风设施。现有两个风井防爆门密封不严,漏风较大;风峒闸门为简易提放式闸门,闸门轨道和闸门之间间隙大,漏风严重;吸风峒为石混结构,峒室壁存在漏风现象。井下风门全部为木制风门,风门数量多,矿井内部漏风率较高。再者:西部采区进风通道只有一条,而各分层石门全部为解决煤门内瓦斯积聚问题进行配风,直接由煤门调节风门从进风配入回风,风量浪费严重,各分层煤门配风达到西一采区总风量的30~50%,系统也不可靠,只要有一个煤门的风门失效,就会造成风流短路。

3)矿井通风系统问题。a.矿井无采区专用回风巷。矿井现有两个采区,全部为采区轨道巷兼作采区回风巷。西部采区为1260~1155 采区轨道下山兼作采区回风巷。东部采区为1310~1228 采区轨道下山和1228~1155采区轨道下山兼作采区回风巷。b.部分采掘面及硐室通风系统不独立。1209 采面回风经过1209 东翼南、北巷(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巷口,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不独立;矿井两翼采区变电所通风系统不独立。c.存在一条巷道一段进风,一段回风问题。1310 东大巷在1310 主井联络巷以东作为东部采区的总回风巷,以西为矿井总进风巷。1260 大巷在1260 瓦斯抽放泵站以东为主要进风巷,以西为西部采区主要回风巷,进回风之间通过风门隔断,铺设有轨道,风门开关频繁,系统不可靠,风门漏风量较大。阿刀亥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前的通风网络图,见图1。

图1 阿刀亥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前的通风网络图

3 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

1)补掘通风巷道或扩巷。西部采区利用原西二采区两条轨道下山并联作为西部主要回风巷,还要设计施工一条专用回风巷与该两条下山相联。东部采区设计施工一条专用回风巷直接施工到风井吸风峒处。既可解决采区专用回风巷和一段回风、一段进风问题,又解决了风井通风阻力大的问题。采区内设计新专用回风立眼(有效通风断面不小于5.3 m2)。由于阿刀亥煤矿所采煤层为急倾斜煤层,为减少工程由,用反井钻机在采区回风石门处打专用回风立眼和采掘面回风巷相联。对通风巷道局部断面较小处进行扩帮、挑顶、拉底,使有效通风断面不小于6 m2。再者,优化深部水平对采区变电所通风设计,使其具备独立通风条件。这样,需新掘巷道1 345 m,扩建巷道150 m,回风立眼6 个共282 m。

2)整改矿井通风设施。a.更换白家尧备用风扇为BDK618-No.18 型对旋节能主扇,使在用和备用,同能力、同型号。b.整改风机附属设施。淘汰原风峒内闸板,更换为风机专用蝶型阀;加固吸风峒,在原吸风峒外表面用混凝土浇灌,堵塞漏风;在防爆门与门框之间粘贴胶板或毡垫,减少漏风。c.完善井下通风设施。将主要大巷风门更换为无压风门,风门实现液压闭锁、更加可靠。采区内木风门(除原装的两道风门之间的闭锁装置外),每道风门增设风门自闭装置(防止风门打开后无人关闭而造成风流短路),进一步提高通风设施的可靠性。

3)优化矿井通风系统:a.通过掘进矿井和采区专用回风巷,对矿井及采区通风系统进行,增加采区并联进风巷道,拆除冗余风阻物件、降低通风阻力、增大矿井风量。b.新掘成的1218 专用回风巷作为西一采区的总回风巷,原来回风的采区轨道下山和进风的1155 石门作为采区主要进风巷。在1218 石门内专用回风巷外侧、1203 石门内回风立眼联络巷外、西二采区石门与1260~1352 回风上山交叉点外侧和1171 专用回风立眼联络巷内各新建风门。拆除1260 大巷西部采区瓦斯抽放泵站处、西一采区各分层石门内、西二采区1310~1260 下山下车场和1203 移变峒室内的风门。拆除1155 石门联络巷内挡风墙。c.新掘成的1260 专用回风巷作为东部采区的总回风巷,原来回风的1310 东大巷、采区轨道下山和原来进风的1155 运输石门作为采区主要进风巷。在1209 石门内专用回风巷外侧、1155回风石门内、东部1260 大巷与1260 专用回风上山交叉点西侧新建风门。拆除东部采区1310 大巷、东部采区1193 石门内、1155 石门联络巷处和1352 石门处的风门。在1392 石门内和1352 回风上山口处施工挡风墙,拆除1228~1260 回风上山口处两道板闭墙。阿刀亥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后的矿井通风网络图,见图2。

图2 阿刀亥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后的通风网络图

4 改造优化后的效果分析

1)通风系统改造优化之后,获得明显改善效果。矿井风量增加1 400 m3/min,增幅41.7%;通风阻力下降468.9 Pa,降幅32.8%。矿井通风能力明显提高,通风阻力大幅降低。等积孔由1.79 m2提升至3.07 m2,成为容易通风矿井。矿井有效风率大大提高,外部漏风率下降,通风设施减少,通风系统更加可靠合理。

2)通过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与优化,矿井东、西翼采区具备专用回风巷,阶段采用回风立眼连通,形成了采掘工作面独立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简单、可靠。主扇更换为同一种型号,两个风井主扇机房配电间、供电系统及供电设备老化问题全部更新,供电系统可靠。大量减少了风门等通风设施,减少了采区漏风,有效风量大大增加;既保证了采掘面供风,又解决了专门为各分层石门配风的问题,提高了矿井有效风率,为矿井瓦斯治理创造了条件。通风阻力减小,从而降低采面负压;采空区漏风随之减少,采面瓦斯涌出量会随负压降低而减小;不但有利于采面瓦斯管理,而且有利于防灭火管理。矿井通风阻力降低后,风量增加,主扇能耗降低,每年为矿井节省电费20 多万元。

5 结束语

本次通风系统改造优化解决了此前通风系统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大改善了矿井通风状况。优化了通风网络,提高了通风效率,提升了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达到预期效果。了解并掌握了通风系统的基本情况,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的基础参数,为今后日常通风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矿井瓦斯防治提供了基础保障,井下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2] 黄元平.矿井通风[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6.

[3] 贾廷贵.五龙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

猜你喜欢
风井风门石门
石门二十四景
汉中石门十三品
地库风井与景观的和谐共生
双柳煤矿新型风门闭锁装置应用及改进
风门联锁装置在矿井生产中的改进与应用
行车对数和位置对活塞风井通风特性的影响
石门茶产业简介
立井壁后注浆技术在白象山铁矿风井的实践
基于活塞效应的地铁隧道风井设置优化方法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