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输入输出能力

2013-12-25 05:17陈庭云
关键词:小班学习者教学模式

陈庭云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近几年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以往的教改总摆脱不了老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而且上课的信息量太小,满足不了学生语言学习的需求。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操练,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英语技能的训练。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成为可能。2004年初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新模式。国家教育部教育司司长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说:“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是我们的手段。”[1]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推动了外语教学改革。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环境下,语言输入量大,学习内容形象有趣,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者可以根据各自的英语程度,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性化的教与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效率[2]。集美大学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从2006年开始开展了以网络为基础的自主学习加小班面授课的新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语言输入与输出能力。

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输入输出能力

(一)网络自主学习与学生输入能力的培养

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是语言学习的源头。在语言输入理论中,最有影响的就是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Input Hypothesis)[3]。其中“i+1”,即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对语言教学有着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Krashen强调学习者要把注意力放在语言的意义而不是形式上,当学习者理解了“i+1”的语言,习得才会发生;当交际成功时,习得才会自动发生。而且他强调撒网式的粗调输入。他认为撒网式的输入,可以确定输入的最佳范围,对已学的语言知识有整体观,可以确保覆盖到“i+1”的语言输入,撒网式的输入要求注意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4]。Krashen撒网式的输入强调了输入的量,这是二语习得的保证。但Krashen同时认为“精调的语言输入是没有必要的”。对于这一观点,笔者持有保留意见。撒网式的输入可以保证学生的输入量,但太多的信息会让学生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对语言不会产生太多的“注意”,只有“注意”了的语言才能被学生习得。Harmer将输入分为“精调输入”(finely-tuned input)和“粗调输入”(roughlytuned input)[5],前者可以使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输出能力,后者用于学生的习得,主要培养学生的输入能力。所以学生既需要粗调输入加大输入量,也需要精调输入使学生能抓住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提出四个最佳的输入条件: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有趣和相关联的;不以语法为序的;输入必须有足够的量。

集美大学从2006年开始采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即在计算机网络下的大班自主学习加小班面授的模式。我们从2006级新生中挑选26个教学班作为“试验班”,占本科新生的25%。从其余班级中抽取26个班作为“对照班”。2006年首批“试验班”的教学效果良好,新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随后几年逐渐扩大新模式的范围,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学生每周有2节大班自主课(2~4个自然班)和2节小班面授课(30~50人的自然班)。在自主课上,学生主要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和听说教材为主,学习课文的语言知识和进行听说训练。教师为学生制定了每个单元的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的重点难点。针对英语程度不同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要求,分别为最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对于英语程度较低的学生,要求其必须完成最低要求,即读写课本中的重点难点以及规定必须完成的听力训练任务。对于大部分学生除了完成最低要求以外,还要完成与课本有关的补充的学习任务。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除了完成前两项任务以外,可以上网学习更多的与英语有关的知识。在每节自主课开始前,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以及教师发送到网络上的相关材料等进行自主学习,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如查找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搜集主题性的书面或口头语言材料等。力争做到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保证有“i+1”的可理解性输入。在教师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学习可以保证学生的输入是“i+1”的可理解性输入。使学生既可以接触到“精调”的语言输入,也可以接触到“粗调”的语言输入。在网络教学中,网络语言资料丰富有趣,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除了学习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以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学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监督下的自主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输入量,保证学生的输入量是可理解的、有趣的、与学生的学习相关的。学生可以根据兴趣有选择学习而不必按一定的语法顺序学习。根据Krashen的理论,集美大学实施的在教师监督下的自主学习符合最佳的输入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输入能力。

(二)小班面授课与学生输出能力的培养

学习者的内部机制并不一定能处理好这种输入,只有当输入能被吸收,语言习得才能发生。语言输入要变为吸收,还需要足够的“重复性”和“突显性”[6]。因此,输入的内容必须通过反复“交流”(interaction)才能被学习者吸收。Swain[3]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出假设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者要想完全理解其语法知识,需要有机会使用所获取的语言资源。她认为学习者经过交际的失败,就会被逼着(pushed)做出更恰当、更正确、更容易理解的输出。语言的产出还会加速学习者的语言从语义到句法的加工过程,迫使学习者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输出可以使学习者从关注语言的意义到开始关注语言的形式的转变,使其语言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Swain认为学生的输出能力没有直接体现出来,可能是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说的机会有限,而且没有被“逼着”输出所学语言。集美大学实施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完成自主课以后,每周一次的小班面授课为学生提供了输出语言的机会。在小班面授课中,教师减少了传统教学中对课文,单词等的讲解,做到少讲精讲,为学生提供更多使用语言的机会,“逼着”(push)学生输出所学语言,以加速学生的习得速度和质量。Rod Ellis提出了8种加速二语习得的做法。集美大学采用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加小班面授课的模式与之正好吻合。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小班面授课中如何实践Rod Ellis[3]的8种加速二语习得的方法,促使学生把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输出。

(1)大量针对学习者的输入(A high quantity of input directed at the learner)。在自主课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程度要求的学习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量。学生也可以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后自己上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确保学生有大量的输入。另外,为了完成小班面授课上的口语任务,学生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加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

(2)学习者需要真正的交际(The learner’s perceived need to communicate in the L2)。输入的材料要经过学生的消化吸收,习得才能产生,而交际是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使其成为习得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在小班课上,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交际”的机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实际场景中。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即兴表演和根据不同场景而发生的对话,组织辩论、讲故事、汇报讲课、小型演讲等,让学生感受到能顺利用外语交流的乐趣。为了让学生的交际顺利进行,此时我们更强调语言的流利性而非语言形式的准确性。

(3)学习者能独立控制话题的内容(比如,话题的选择)(Independent control of the propositional content by the learner(e.g.control over topic choice)。每次小班面授课都会有2~3个学生进行Oral Report,学生要报告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他们可以独立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内容,通过吸收、内化向全班同学展示出来。这样,一学期下来,各种话题非常丰富。大家不仅训练了口语,也学到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学生自己选择话题的好处是他们有话可说,有兴趣和大家分享交流。对于这种事先准备的口语操练,教师会进行评价和反馈,使学生能及时修正他们的语言偏差,提高语用能力。

(4)坚持“此时此地”的原则 (Adherence to the“here and now principle”,at least initially)。“此时此地”原则可以使学生利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所处语言环境以及其自身所具备的知识来解释新的语言。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结合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有话可说,也比较容易交流。

(5)话语的类型要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即学生要有机会听并能用不同的语言功能表达)。(The performance of a range of speech acts by native speakers/teachers and the learner.i.e.The learner needs the opportunity to listen to and to produce language used to perform different language function.)。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很重要,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语言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课堂活动中出现的语用错误,为学生示范正确的表达形式,提供不同功能的句型表达。同时,在鼓励学生交际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语言功能,通过课堂上的操练,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多种功能用法。

(6)接触大量的指令句 (Exposure to a high quantity of directive)。教师还可以在小班面授课上适当引入一些常见的套语教学,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例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指令句等。内容以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为主,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外语交际能力。尤其是指令句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常用的词汇、短语等。

(7)接触大量的“扩展”表达 (Exposure to a high quantity of“extending”utterance)。教师在小班面授课中,可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加以扩展,可以通过追问的方法要求学生进一步解释,或要求学生用更简单的单词或句子解释某一难点,促使学生的表达进一步延伸。例如,在学生完成Oral Report后,教师可以就其所讲的内容进一步提问,逼着学生进一步扩展其语言的表达。

(8)提供不受限制的实践机会(这样可以提供试用新语言形式的机会)。Opportunities for uninhibited“practice”(which may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experiment using“new”forms)。

在小班面授课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新的语言形式,通过自由造句、连词成句或连句成段等练习,训练学生使用新的语言形式,把新学习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小班面授课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输出的机会,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语言表达更熟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利用新的语言知识。牛强[7]在讨论输出的功能时,把输出的功能概括为5点:①输出有助于学习者消化输入并转化为吸收(intake),能够刺激学习者从简略理解转向准确表达;②在产出目标语的过程中,可使学习者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即学习者为学习新的语言知识作好心理准备;③在输出过程中,学习者提取已储存语言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有意义的锻炼;④在输出过程中,学习者能够掌握在短期记忆中还不稳定的语言成分;⑤在输出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激活其监察系统(monitor system),从而使学习者已学到的语言知识在监察句型的正确性和检测话语的社会文化恰当性方面得到检验。大班自主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而小班面授课“逼着”学生输出语言,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新教学模式的效果与评价

网络化大班自主学习加小班面授课的新教学模式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学生的输入和输出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多次的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也验证了这一点。参加新教学模式的部分学生共有16个班级562位学生在网上参加了问卷调查,现抽取部分问题,见表1。

表1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情况问卷调查(2006年12月)

另外,集美大学在2007年5月和2008年5月分别做过2次更为详细的问卷调查。当问到“除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你是否尝试通过网上资源提高自己的英语技能?”时,分别有100%和84.49%的学生选择肯定的答案。当问到“你认为自主学习加小班面授的上课模式能达到你预期的学习效果吗?”时,肯定的选择分别达到 91%和 87%之多。

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方式,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人数超过90%。

(2)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近80%的学生选择网络化自主学习加小班面授的学习方式。大部分学生认为此模式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认为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可以提高英语水平的人数达80%以上。

(4)网络学习的优点是信息量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

(5)大部分学生希望小班面授课侧重于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6)网络自主学习对听力方面帮助最大,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方式。

(7)网络资源对提高学生英语技能有帮助,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输出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的教学模式信息量大,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帮助,自主学习一些语言基础知识,完成网上练习和测试,并能实现自动评价和即时反馈,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训练提供了时间保证。二年的教学实验表明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也对试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两年的学习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见表2。

表2 试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两年的学习成绩

从表2可以看出:四个学期的期末考试试验班的卷面平均分和及格率均比普通班高,并且考卷越难,考分和及格率相差越大。说明新的教学模式加大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使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和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输入输出能力。

尽管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有不足之处。在大班自主课上,有些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没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输入的量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小班面授课上,有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语言输出的机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与活动内容、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学习习惯等因素有一定关系,这也是我们今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1]张尧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教育,2003(12).

[2]曹群英,江华珍.网络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9(5).

[3]Ellis 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Ellis 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83.

[6]邹为诚.语言输入的机会和条件[J].外语界,2000,77(1).

[7]牛强.On different types of output and the elicitation of optimal output[J].中国英语教学,2001,24(1).

猜你喜欢
小班学习者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