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现代化技术加强税收分析工作

2013-12-28 09:37李锐
税收征纳 2013年8期
关键词:税源税收收入征管

李锐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同志在一次税收分析会上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税收分析。税收分析是一项基本功。推进这一工作,对上有利于全面真实反映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下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工作,有效推广好经验好措施,更好服务基层和纳税人;对税务总局机关有利于培养崇学之风,促进‘析’以致用,为税务干部提高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搭建平台。”因此,加强税收分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税收分析工作,是借助于科学的分析方法,广泛而详细地占有税收(税源)的历史和现实的各种资料数据,据以对税收(税源)的基数、潜力和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预测。而分析税收的目的,是要准确掌握纳税人、征税对象的基本情况,掌握税收(税源)现状,分析国家的经济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税收产生或将要产生的影响,分析预测税收(税源)发展趋势并探索其规律,为提高税收计划执行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为组织税收收入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一、税源管理和监控是税收分析的基础

对税收收入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对所有税源的掌握和控制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税源分析和预测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在良好的税源管理基础之上的。可见,税源管理对税收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而税源管理又分为税源的基础管理、税源的监控管理和税源的调查分析。

1.做好税源的基础管理工作。税源登记是税源信息资料的主要来源渠道,从税源的登记管理开始加强税源的基础管理,是对税源进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税源登记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税源基本状况和税收收入规模,以及税源统计、分析、预测的准确性和税收征管的方向性。因此,要分户、分税种、分行业、分经济类型、分区域全面采集税源基础信息,收集纳税人所有的征管资料,建立税源基础信息数据库。

2.做好税源的监控管理工作。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税源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它是对税源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条件,是税收征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税源监控管理要改过去“粗放型”的管理为“集约化”的管理,变过去“单一、静态、事后查处式”的管理为“综合、动态、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监控管理,采取“动静结合和人机结合”的办法,拓宽税源监控的手段和方式。

建立健全税源监控管理体系,实施税源分级、分类、分层次的监控管理。譬如,对整个地区、整个行业税收影响较大的重点税源采取上下级联动管理监控;分区域、分税种,按照产业、行业、经济类型建立重点税源数据库,进行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及时掌握税源和税收情况及生产经营变化趋势;对一些经营情况、税收较为稳定和具有潜力的税源实行属地重点监控,并根据其经营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对变化波动较大的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集贸市场以及零散税收实行“管片”责任管理等等。同时强化“信息管税”工作,随着现代征管手段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税源管理工作也必将融入到现代科技管理之中,不断开发税源监控系统,逐步实现财政、国税、地税、工商、银行等部门的网络互通和信息共享,逐步实现税源管理现代化。建立重点税源监控数据库,充分利用现代税收征管核心软件,建立省局、市州局、县局三级网络化重点税源监控数据库,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资金、成本、盈利情况、资产、负债以及纳税记录等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收集,形成“网络传递、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征管”的税源监控管理系统。

3.做好税源的调查分析工作。要对税源总量和分布、税源结构变动以及经济质量变动可能引起税源变动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定量分析。税源调查的目的是加强对税源变化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增强组织税收工作的预见性。税源的调查分析主要是分析国家的经济财税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和措施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研究分析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情况,特别是要分析对税收收入有重大影响的经济活动的动态;分析不确定性税源的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研究税收结构和数量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研究税收征管手段和措施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税源和税收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等,以便事先予以关注和研究,及早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同时,税源调查分析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是实现税源有效管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想准确掌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经济税源状况,就必须经常地、系统地收集整理有关经济信息资料,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经济发展变化对税收的影响,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税源进行预测分析,作出发展趋势的判断和税收能力的估算,为编制下达税收计划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二、加强税收分析和预测工作

加强税收分析和预测工作,不仅是科学编制税收计划的需要,更是新时期做好税收工作的客观要求。

1.采用多种方法开展税收分析和预测。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税源和税收情况及其变动规律。包括基期税源分析法、税源普查法、专项调查法、进度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变动分析法、经济指标分析法等等。当然,做好税收(税源)分析和预测工作,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从各个角度对税源基础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掌握影响经济税源的各种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长期现象与短期现象,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从而分析和预测税源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为编制下达税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导税收征管工作。

2.确立税收分析和预测工作的先导性地位。要改变过去年度税收收入计划自上而下的“指令性”下达方式,才能确立税收分析和预测工作在税收计划工作中的先导性地位。也就是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今后的税收分析工作应该充分把握经济发展变化对税源宏观和微观的影响因素,使税收计划工作是建立在自下而上科学的税收(税源)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确定的税收计划才更为合理,才更接近实际税源。

3.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税收(税源)分析和预测。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快对税源管理和税源分析软件的研发和利用,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促进税源分析和预测工作。通过税源的管理和税款的征收,建立各种收入分析模块,不仅有分税种的收入分析模块、分行业的收入分析模块,还要建立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建设项目因素等若干个收入分析模块,对税收(税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预测。正如王军局长所说:“要充分利用税务系统的数据优势,建立能对宏观经济运行、税收收入走势和税收征管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先行指数和一套分析指标体系。”

4.建立税收(税源)分析和预测工作管理机制。税收来源于税源,取决于税源,因此,税收工作的重点就是管理好税源。而建立税收(税源)分析和预测工作管理机制,对税源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测,又直接促进税源的管理工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譬如,税务部门建立起省局、市局、县局重点税源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加强重点税源和重点建设项目税源的管理;建立重点企业(纳税户)税源监控管理机制,加强重点纳税单位日常税源的监控管理。这样既有利于加强税源的管理,又有利于对税源的分析和预测。

图片新闻7月25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国税局在全市率先开创性举办了“廉政讲堂”。此次廉政讲堂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唱一首歌曲,诵读一段廉政经典,讲一个故事,观看一部情景剧,赠送一批廉政书籍。

(图/文:李芳)

猜你喜欢
税源税收收入征管
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做大湖南省税收收入规模的对策分析
涵养税源
洞察全球数字税征管体系
环境保护税征管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基于《环境保护税(草案)》征管模式的思考
各项税收收入(1994 ~ 2015年)
农业主要税收收入
个人房屋租赁税收征管的实践与探索
税源专业化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建立税源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