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3-12-31 03:06张立谦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母语思考生命

张立谦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应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学人做人。笔者现结合课堂观察和文献研究,探寻于教学义理,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番思考。

关键词:语文;思考;母语;文本;生命

语文是什么?语文与世界的关系如何,语言在人的意义世界的构成中起什么作用?汉语文有什么美学特征,人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这些属于语文教学本体论的问题可能是很多语文教师从未思考过的,而这些,恰恰是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建构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所要探索的基本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表现在“教学”上,而其根本往往在对“语文”准确、深入地理解上。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语文教学要纲举目张,要通过立言来立人,要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教学,要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在时下语文“被萎缩”“被夸大”“被拔高”“被虚化”(黄厚江语)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进行一种“元”的思索、“道”的遵依。王荣生和郑桂华两位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不是细枝末节问题,而是大枝大节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学研究如是,语文课堂教学亦如是。我们的教师太迷恋操作主义、经验主义,而对操作方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却不屑一顾。殊不知,“剥离了思想根基的操作方法就像折断的树枝,很快就会枯萎和断裂,它绝不会变得更强健和更茁壮”。下面,笔者结合课堂观察和文献研究,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

语文学习首先是母语的学习。母语是一个民族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沉淀下来的用于记录文化、传递文化的一种工具。因为它记录了、传递了文化,母语本身也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它不仅是工具,还具有文化的特性,更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心理、思维的特征。语文应立足在这一点上才能讨论它的特点。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性质作了这样的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王尚文先生在1991年就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对象化为学生的语感。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不是传授文字学、语音学等知识,而是启发引导学生以他们的感官、心灵去感知、领悟课文的言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文字学、语言学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以语感为核心的读、写、听、说能力。

10年过去了,至今仍有一些教师在语文课上遵循“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宪法,教师讲解居于课堂核心,条分缕析取代文本元读,结论获取遮蔽文本开放的意义世界。正如有人描述的那样:令人惊异感奋的语言,化为僵直的图解;盈天地之美的诗意创造,被平面削切。人们步履匆匆,紧张忙碌,文化语境变得苍白,生存体验成为奢侈。思绪不再翻飞,心情不再荡漾,心灵之旗不再猎猎,诗的喉咙不再宛转低回。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我们要继承几千年来语文教育好的传统,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来教学。离开这个前提,去追求语文课的“有效”“高效”,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二、语文教学要纲举目张

王尚文先生说: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其他都是“目”,如果以目为纲,纲自不举,目亦难张。只有紧紧抓住言语形式这个教学内容的纲,才能真正对上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号”。2006年,在《中学语文教学》上,李海林先生发表了一篇《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更是一针见血:不管我们如何理解语文和语文课,语文课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语言的关系,这是没有疑义的。语文课就是建立在以人与语言的矛盾关系为核心的、并由这一主要矛盾决定的一系列矛盾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因为有了人与语言的矛盾关系,所以才有了语文课,没有人与语言的关系,就没有语文课。

三、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

需要指出的是,时下的语文教学还存在两个较大的问题:一个是“反文本”,脱离文本,抛开文本,架空分析,进行所谓的“人文拓展”,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另一个是“咬文嚼字”,简单生硬、理性肢解,漠视了语文和语言的人文内涵,把语文课上成了工具操练课,把这么一个富有诗性的、情感的、想象的学科,变得工具化、机械化。我们应该警惕这种现象。我认为,这是因为很多语文教师缺乏清醒的语文意识。我们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声、音、电、影,光怪陆离,华而不实的东西多了,扎扎实实的训练少了。语文就是语文,它不同于外语,也不是综合实践,更不能用数理化的方法教学语文。要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我们应该记住语文教学的这个逻辑起点。

李海林先生说:“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建构人与语文之间的一种内涵关系。”潘新和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了解并建立人的生命活动和言语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

语文教育,不只是听、读、说、写技能的培养,语言文字的练习,也不只是为了求得文从字顺,言能达意,而是文化精神、言语智慧和言语生命的承传,是言语上的自我体认、自我实现,是对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理想、信念、抱负和言语动机的陶冶和引领。这些理论,为中学语文教学开启了洞察现实与展望未来的新视野。

参考文献:

1.郑桂华、王荣生,《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教学卷:1978~2005》〔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

2.王尚文,《汉语文教学法”应突出一个“汉”字》〔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

3.李大圣,《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8——182

4.胡孝华,《诗意的放逐与语文的苍白——论语文教学的一个“盲区”》〔J〕,《中学语文教学》,1999,(4)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母语思考生命
母语
母语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