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影评人

2014-01-09 02:15陈楚汉
人物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诺兰罗杰甲状腺癌

陈楚汉

奥斯卡是什么?不过是80多年前米高梅总经理的一个点子,同行认可,媒体支持,最后蔚为大观,让泱泱大国为了一个外语片奖争得面红耳赤。

罗杰·埃伯特是谁?一个影评人,写过的剧本还不如一个好莱坞新手多。他何德何能,能让马丁·斯科塞斯回忆他的提携时热泪盈眶?让诺兰因为他的肯定激动万分?让奥巴马发表悼词说“对一代美国人,尤其是芝加哥人,罗杰就是电影”?

无他,唯坚持尔。

埃伯特写了40多年电影专栏,做了30多年电视影评。互联网出现后,他利用imdb查阅资料、利用个人网站和推特发表评论,积累了百万粉丝。媒体形式奔流不息,他做的事却很简单:看电影、写影评。在人生的最后25年中,埃伯特看了1万多部电影,写了6000多篇影评,包括患甲状腺癌后,他还在一边看电影,一边在小本子上记录感想。

每个人都能定义自己的好电影或top10,但埃伯特的定义最终为多数专业人士所接纳。从一个伊利诺伊州小城镇走出来的记者,到各大电影节和电影杂志的座上宾,他的“拇指向上”(Thumb Up)最终成为业界标准。而且,正是在他的电视节目的影响下,电影开始被当做严肃艺术介绍给大众。

成功是什么?下等的成功是做成一件事,中等的成功是做成一个产业,上等的成功则是定义一个标准。

埃伯特定义了影评的标准。而做到这点并不难,本分就成。用现在更时兴的方式说,成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I say thank you for going on this journey with me. Ill see you at the movies.(谢谢你们一路相伴,我们电影院见)”

猜你喜欢
诺兰罗杰甲状腺癌
月亮高高掉进水里头
山那边
假死疑云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诺兰电影文化特质的多维解读和综合探究
——《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文化研究》评介
烤红薯
小马虎兔子罗杰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神奇的克里斯托弗·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