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2014-01-12 02:47蔡先强
山西交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盐渍盐分路基

蔡先强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1 工程概况

忻州环城高速公路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网“三纵十一横十一环”布局规划中“十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南接大运高速公路,北接忻阜高速公路,路线全长31.7 km。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100 km/h,路基宽度采用26 m。本项目位于忻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各地温差悬殊,降水高度集中。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受地貌单元控制,差别较大,黄土丘陵区大部分路段在钻探深度内未揭示地下水,冲积平原区地下水埋藏较浅,根据地质调查,结合钻探资料,按地下水赋存、补给条件,含水层岩性、地下水类型、排泄、径流等水文地质条件,项目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地表水主要为牧马河水,为季节性河流,下雨时有水,无雨时水量较小,水量贫乏。结合项目所处的气候条件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等情况,为后续盐渍土的处理技术提供依据保障。

2 盐渍土简介与危害机理

2.1 盐渍土简介

盐渍土指的是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土的统称,在公路工程中,主要指地表土层1 m范围内,易溶盐含量超过0.3%的岩土,岩土中易溶盐类主要有氯化物盐类、硫酸盐类、碳酸盐类3种,其中以钠盐为主的 NACl、MgSO4、Na2CO3、NaHCO3对公路工程危害性较大[1]。盐渍土按盐渍化程度分为弱、中、强、过盐渍土四类,盐胀性和溶陷性是盐渍土的两大特性,也是公路病害的主要症结,盐渍土对路基的危害表现有盐胀、翻浆、冻胀、淋溶与湿陷等多种病害,严重影响着公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2 盐渍土对公路的危害机理

盐渍土的危害性不仅表现在其本身的特性上,更防不胜防的是后期的向上侵蚀性。盐渍土路段一般应以填方路堤通过,但在具体工程实践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工程项目仍会受盐渍土的困扰,盐渍土对路基甚至路面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为降低甚至杜绝盐渍土的侵袭,首先要了解盐渍土的危害机理。盐渍土中的易溶盐不仅与水分相关,还受温度影响,盐分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水分与温度的共同作用下,易溶盐随毛细水上升,水分蒸腾,盐分上移,日积月累,逐步侵蚀到路基及上部结构,盐渍土的各种破坏性开始显现。

3 盐渍土地基处理技术

为使盐渍土地基处理技术阐述的更加具体,现结合忻州环城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将设计理念进行综合分析探讨。

3.1 项目所处的盐渍土现状

忻州环城项目起讫桩号为K0+000—K31+704,盐渍土主要集中在K21+000—K24+050段,长度3.05 km,盐渍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条件,由于该段落处于冲积平原地貌之内,本段落海拔760~770 m,为一个相对低洼地,由于盐分随地面、地下径流由高处向低处汇集,使洼地成为水盐汇集中心。对本段土层采取分段取样,进行土壤含盐量试验,盐渍土类别为弱—中亚硫酸盐渍土。具体段落见表1,判定试验样表见表2。

表1 项目区盐渍土地段表

表2 盐渍土判定表

3.2 设计思路综述

3.2.1 绕避方案

在前期的工可和初步设计阶段,应查明盐渍土成因、类型及盐渍化程度,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宜考虑对盐渍土地区进行绕避方案比选,尤其是经过较长的强盐渍土或过盐渍土时,尽量考虑绕避方案,因为即使采取了防范措施,强盐渍土或过盐渍土的侵蚀性在后期仍会有些影响。本项目经工可、初设的分析对比,以最短的距离经过盐渍区更为经济合理。

3.2.2 高填路基

本项目盐渍土段落处于平原区,且基本是农田,土源不足,运距较远,如果采用高填处理,工程造价较高,并由此占用大量农田,不适宜高填,只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大于最小填高的2倍[2]。

3.2.3 常规技术对策

如果由于条件限制,绕避与高填都不能采用的话,则应考虑常规对策,关键集中在避水与隔断上,水是危害路基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盐分的迁移积聚,都是水直接影响的结果,因而排水设计尤为重要[1]。具体操作时,还应参考盐渍土所在区域土质情况,如果土质为粗粒料(如砂砾石土等)的弱盐渍土,由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有限、含盐量小,简单清表处理即可;如果土质为细粒料(如粉土、粉细砂等)的盐渍土,由于毛细水的上升高度大,盐分直接进入路基,对路基造成破坏,不论含盐量大小,均需处理。首先根据盐碱化程度,清除表面盐渍土30~100 cm盐渍土,对于溶陷性高、地基承载力要求大的软弱盐渍地区,可考虑桩基或复合地基;其次设置隔断层,隔断层可采用透水性材料,如砾石、河沙等,如果铺设复合土工膜,隔断效果更为理想,复合土工膜是由聚合物膜与土工织物加热压合或用胶黏剂黏合而成,有一布一膜、二布一膜、三布二膜等,宜结合项目实际甄选;下一步做好防排地下水、地表水措施,尤其在排水困难地段,要建立起综合排水系统。本项目采取的处理措施是采取基底换填1.0 m砂砾处理,可以有效地隔断水分和盐分浸入路基,没有设置复合土工膜,因为本项目盐渍化程度相对较弱,近几年已改造为农田。

图1 盐渍土地基处理设计图

在综合设计思路的框架结构中,还应注意细节的把握:在外业勘探时,应查明地下水位的埋深及其1年的变化规律和多年的变化趋势,毛细水上升情况及其变化规律;路基填料和压实度应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取土坑、深排水沟的选择等。

4 结束语

我国盐渍土不仅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即使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地质、水文和环境等条件不同,其盐渍化程度、含盐性质也往往不相同,所以,盐渍土地区公路的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必须在加强调查研究、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盐渍土路基设计、施工和病害处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经济适用。

猜你喜欢
盐渍盐分路基
盐渍土二次相变温度变化规律
盐渍池深度对渍菜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谈盐渍土地区建筑的地基处理设计
摄影欣赏
叶用芥菜盐渍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