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2014-01-14 09:10沈强SHENQiang陈波CHENBo
价值工程 2014年1期
关键词:博客辅导员管理工作

沈强SHEN Qiang;陈波CHEN Bo

(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西安710071;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西安710071)

0 引言

目前,以博客、SNS、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媒介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就业等方方面面,“每日必网”、“无网不在”已成为当前很多大学生的生活写照,学生管理工作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积极应对当今大学生群体的变化,主动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方式,开展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学生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手机上网已成为手机网民接入互联网的主要终端,并逐渐成为手机网民的一种生活习惯。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自媒体工具已经远远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成为大学生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自媒体平台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探索和创新迫在眉睫,也不容回避。

1 自媒体的内涵

“自媒体”一词,来源于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所出版的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自媒体)”进行了明确定义,即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

自媒体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其中最有代表性是BBS(电子布告栏系统),Blog(博客),Podcasting(播客),GroupMessage(手机群发),Micro-blog(微博),SNS(社会性网络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等。

2 自媒体视域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

①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自主性不断增强。随着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集成、微博、SNS、微信平台等自媒体平台快速发展,网络资源极其丰富且良莠不齐,大学生群体自主性不断增强,思想表达更具个性化,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善于借助网络表达自我[2]。

②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群体选择日益多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快速发展及价格不断走低,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通过移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通信交流,移动设备成为大学生上网的第一大终端。同时,3G的普及、无线网络发展(包括公用和私有WiFi的发展)和手机应用的创新也为大学生在使用网络上提供了多元化选择。各类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手机海量应用则丰富了大学生的使用选择面,尤其基于真实生活需要的手机团购、淘宝、支付等应用满足了大学生网民多元化生活需要,同时增强了其对移动互联网的兴趣,提升了大学生网民的使用黏性[3]。

③自媒体网络环境愈发复杂、网络工具更新较快。伴随自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QQ、博客、SNS、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工具不断更新,新的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并迅速在大学生中得到广泛的普及,并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新媒体在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大学生所处的媒体环境也在其作用下变得越来越复杂。

3 自媒体工具差异化比较

笔者从用户维度、信息维度和关系维度等三个维度对大学生群体中使用率较高的自媒体工具博客、微博、SNS和微信公众平台等四个自媒体工具进行分析比较:

①用户维度。博客用户重在阅读,是新闻的评说者;SNS用户重真实,信任度高,有很强的社交需求;微博是用户的虚拟平台,用户信任度低,主要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是好友关系,用户之间维系关系能力强。

②信息维度。对于博客来说,它的信息传播时效性差,但其阅读、欣赏、讨论、研究性能强,图文并茂文字居多;SNS信息开放度低,个人的、隐私的信息较多,信息在朋友圈内传播;微博开放度高,通常关注公共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即时发布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开放度低,更多基于一对一的隐私对话,关注个人话题,信息精确推送,到达率极高,沟通手段先进。

③关系维度。博客无关系,核心关系是观点;SNS是对等多向度的强关系,核心关系是FRIENDS;微博是非对等多向度的弱关系,核心关系是FOLLOW;微信公众平台是对等多向度的强关系,它是私密空间的闭环交流。

4 运用自媒体工具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运用自媒体工具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主要内容为构建以个人—团队—专项工作—学校部门四级自媒体平台为主体的立体化宣传矩阵,强化各自媒体工具间互相协作,形成“组合拳”,打造纵横交错的立体化校园自媒体网络平台矩阵,实现精细化学生管理服务,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从垂直式管理向平行性交流转变,从线性传播向非线性传播转变,从被动教育向主动参与转变。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①提升辅导员博客质量,建立日常信息发布与师生沟通交流平台。学校应加强辅导员博客建设,重点推进团队型辅导员博客建设,通过鼓励辅导员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学生关注热点难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撰写博文,在线发布信息、答疑解惑等方式,提升辅导员博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不同能力和个性的辅导员提供自由交流、相互学习和研究探讨的平台,促进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完善与提升。

②整合SNS社区资源,建设亲切生动的立体多向互动平台。学校应积极依托SNS社区真实性的特点,实现学生思想动态搜集,重要信息发布等功能,发挥学校领导、学生管理工作专家、学院领导等作用,帮助他们设置SNS个人主页,实现平等的与学生互动,增强师生亲切感;同时辅导员通过发布一些生活化的状态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融入到学生圈子当中。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实时掌握了解学生动态,及时的根据学生的动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及早的发现了解校园突发事件,并快速进行处理。

③建设微信公众平台集群,打造精确高效的学生分类服务平台。学校应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加强整合学生工作微信平台群,划分受众群,丰富推送内容,实现信息精确推送机制,实现学生工作信息精确推送、学生有效接收,打造学生工作微信平台集群。

④构建校园微博矩阵,打造及时权威的工作信息发布平台。学校可以依托微博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探索学生工作官方微博的建设,实现学生工作信息第一时间及时发布等功能。同时,要打通与学校官方微博、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学生组织微博的横向联系,与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沟通,最大限度聚合微博领域的目标受众,通过各微博矩阵的共振效应,达到一个声音对外的效果。在这样的微博矩阵里,信息传播及时、渠道正式、内容真实、沟通顺畅,学生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准确可靠的信息。

学生管理工作要正视、重视、研究自媒体并探索相关对策,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紧扣青年脉搏,积极主动创造性地用好自媒体,努力增强学生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才能使学生管理工作更有时代特点,更好地占据学生管理的制高点,夺取管理的主动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 告 [EB/OL].http://www.cnnic.com.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130717_40664.htm.

[2]焦红强.“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河南教育,2012(6):23.

[3]秦洪涛.利用微博平台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A].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8):33.

猜你喜欢
博客辅导员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