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rCAD的可控硅开关功放的仿真研究*

2014-01-18 02:53熊宏锦熊鹏文苑秉成
关键词:可控硅等效电路导通

熊宏锦 王 楠 熊鹏文 苑秉成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1) 武汉 430033) (海军驻昆明地区军事代表室2) 昆明 650118)(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3) 南京 210096)

0 引 言

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功率放大器已经被悄无声息地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绝大多数时候人们遇到的功放都是超小功率的[1].在某海底目标探测的大型工程实现中,应用了一种特殊的大功率可控硅开关功率放大器,可实现远距离的深海底目标探测.该功率放大器可输出高达上千kW的功率,发射系统在工作时处于高电压、大电流状态,其相关电流电压值难以采集和测量,为了充分掌握它的工作机理和电气特性,有必要对其电路进行仿真研究.

目前,在对小功率功率放大器研究中,已出现多种仿真思路和研究方法[2-7],而对于大功率功放,国内外很少有文献报道[8].本文选择OrCAD仿真软件对功放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仿真.OrCAD用于电路仿真时,该软件具有丰富的模拟和数字元件模型,对元件的编辑及参数的修改非常方便,且仿真结果十分接近实际电路的分析结果,是目前流行的EDA软件之一[9-12].本文将依据功放电路在自然换流状态下的时序分析,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等效电路模型,为了仿真需要,基于OrCAD平台下设计了低阻高效的循环模拟开关,并利用它对自然换流状态下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行计算仿真.

1 可控硅开关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图1所示电路是一个大功率可控硅开关功率放大器,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在文献[8]中曾给出,为便于下文仿真,现作简单描述.

图1 可控硅开关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图

图1所示电路由6组并联的串联可控硅逆变器和1个匹配网络构成.通过在可控硅的栅极周期性地加触发电压,使上下2个可控硅循环导通工作.设振荡器电路的固有谐振频率为f0,可控硅的触发频率为f.则:当f<f0,逆变器工作在自然换流状态;当f=f0,逆变器在临界换流状态;当f>f0,逆变器在强迫换流状态.为了得到近似于正弦的波形,即保证逆变器工作在临界状态附近,振荡器后面连接一个4阶低通滤波器,它起到低通滤波和负载匹配的作用,从而使电路可以工作在一定带宽的频率下.

2 自然换流状态下的功放等效电路模型

实际上,在放大器的工作过程中,可控硅就相当于一个控制支路通断的开关,由于图1中6组逆变器的参数值相同,只是在不同时间点上分别触发而已,此外,自激振荡过程是在没有可控硅工作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处于自然换流状态下的开关功放可以等效为一个简单的单管电路,见图2.

图2 自然换流状态的等效电路一

需要注意的是,电压源E应该满足“高断低”的模式,其波形示意图如图2b)所示.当E为高电压时,表示当前可控硅导通,且E通过回路向Cf充电;当E为断开时,表示当前可控硅截止且下一可控硅尚未导通,充电回路过渡到输出回路和负载开始的自激振荡过程;当E为低电压时,表示下一可控硅导通,自激振荡过程过渡到放电过程,即Cf向回路放电,此时电压源E相当于短路.

为了便于仿真和求解,可以将上述过程按时间顺序等效为充电回路、自激振荡和放电回路3种电路模型,见图3.

在OrCAD仿真软件中,无法直接实现图2b)所示的电压源E,因此,将图2a)所示电路进一步等效为图4所示电路.

图3 自然换流状态下的子电路模型

图4 自然换流状态的等效电路三

图4 中E为周期性脉冲源,通过干路上的开关K来实现图2b)中“断”的作用.即在当前可控硅快截止时K断开,当下一可控硅快导通时K闭合.因此,若K能实现循环开关的功能,则图2所示电路就便可对自然换流状态下开关功率放大器进行等效.而在OrCAD仿真软件中,仅有元器件库ANL_MISC中的Sw_tclose和Sw_topen可实现一次性的通和断.没有元器件能实现循环开关的功能,需要自行设计一个循环模拟开关.

3 OrCAD环境下循环模拟开关的实现

如图5所示的单管MOS模拟开关,栅极位于中间,表明漏极和源极可以对换.衬底极接在最低电位上.加在栅极上的电压VG用来控制开关的通断,要求VG高电平时开关通,低电平时开关断.输入信号电压Vi和输出负载R 分别加在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上.

图5 单MOS管模拟开关及其工作在非饱和区时Ron的曲线

当MOS管工作在非饱和区时,根据电工原理,MOS管的导通电阻Ron为

式中:VGH=7V为VG的高电平值;Ron的值见图5b).

图6 双MOS管模拟开关及其导通电阻变化曲线

为了克服Ron随Vi变化的缺点,现采用两MOS管并联的方式来构成模拟开关,见图6.T1为N沟道EMOS管,T2为P沟道EMOS管.由于图6中2个MOS管为并联关系,则其导通电阻Ron为两管导通电阻的并联值,即Ron=Ron1∥Ron2.其变化特性曲线见图6b).

由图6b)可知,当Vi由小增大时,N沟道管T1的导通电阻Ron1相应地由小增大,并趋于无穷;而当Vi由大变小时,P沟道管T2的导通电阻Ron2相应地由小增大,并趋于无穷.利用这种相反变化的特性,可在Vi的变化范围内获得小而较为稳定的导通电阻,如图6b)中虚线所示.因此,只要在VG和上加一个周期性脉冲源,以控制两管循环地导通与截止,从而可实现循环开关.

由于图4中的循环开关K要求其导通时电阻足够小,因此,为了确保仿真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八组双MOS管并联来实现较为理想的循环模拟开关,其电路示意图见图7.E为周期性脉冲源,只要其高电平峰值足够大,使MOS管工作在非饱和区,同时其低电平足够小,以使MOS管截止,即可实现循环模拟开关.

图7 循环模拟开关电路图

4 利用循环模拟开关进行仿真

在OrCAD中,将图7所示的循环模拟开关进行封装,并命名为“cycleswitch”,见图8.

图8 封装后的循环模拟开关

将其应用到图4所示等效电路中,并取定参数,见图9.

图9 应用循环模拟开关的等效电路四

取f=14kHz(f<f0)进行仿真.仿真后的波形见图10.

由图10可以看出,负载电流iR(实线)和功放电流icf(虚线)的波形都为近似的正弦波形,经过3个振荡周期后电流值基本稳定,此时系统进入稳态,且负载电流的峰值为206.5A,功放的电流峰值为393.6A,可算得此时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426.4kW.

5 仿真结果分析

按上述仿真方法对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仿真,可得到不同频率下的负载电流iR、功放电流icf和输出功率P,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频率的仿真结果对比

对图9中电路的匹配网络参数进行折算可得其中心频率f0=16.47kHz.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频率,功放的发射功率不同,其变化规律与匹配网络的参数息息相关.当f越靠近f0时,输出功率P越大,这与第1节的工作原理相符.

现取f=14kHz,当周期性脉冲源E的峰值V2取不同值时,对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电压幅值的仿真结果对比

由表2可见,随着V2幅值的增加,iR和icf值基本服从线性增加的规律,这与理论相符.

此外,从仿真出的波形可以看出,功放电流波形不是标准的正弦波形,但负载电流波形是较好的正弦波形.将自然换流状态下负载电流和功放电流的仿真波形放大成图11.可以看出:在自然换流状态下的功放电流波形中,上下半周波形有明显的停滞阶段,这正是可控硅受触发的时间间隔大,即当上一个可控硅关断后,下一个可控硅需过一段时间才工作的结果.虽然自然换流状态下功放电流波形不是标准的正弦波形,但经匹配网络滤波后,在负载处却可以得到较好的正弦波.

图11 仿真自然换流状态下的电流波形

6 结束语

大功率功放系统电路一般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状态,其相关电流电压值通常难以采集和测量,为了掌握大功率功放的工作机理和电气特性,本文针对一种输出功率可高达上千kW的大功率功放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其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三种工作状态,层层深入,分别建立了系统工作在自然换流状态下的3种等效电路模型.为了实现仿真需要,在OrCAD环境下设计了低阻高效的循环模拟开关,并在此基础上仿真计算了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的工作频率f越靠近中心频率f0时,输出功率P越大.经过试验,这种仿真方法能计算出功率放大器在任意点的电流电压值,且结果与理论值相符.仿真数据能较真实地反映该开关功放在任何时刻的工作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HWANG Hoyong,SEO Donghwan,PARK Changkun.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supply voltage of a switching mode RF CMOS power amplifier to enhance its efficiency[J].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2013,55(10):2479-2484.

[2]REN Y,FANG J.Current-sensing resistor design to include current derivative in PWM h-bridge unipolar switching power amplifiers for magnetic bearings[J].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2,59(12):4590-4600.

[3]KIM H,PARK H.Power control management for appliance system[C]∥Proc.of 2011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2011:23-24.

[4]李祥生,邓智泉,陈志达,等.电流型四桥臂开关功放控制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1,26(2):156-164.

[5]GARCIA T A,POVEDA A,ALARCON E.A study on multi-level PWM and asynchronous modulations for enhanced bandlimited signal tracking in switching power amplifiers[J].Circuits and Systems I:Regular Papers,2013,60(6):1621-1634.

[6]魏 莉,吴华春,胡业发,等.磁悬浮盘片开关功率放大器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30(4):556-560.

[7] MASSRY A,SICHTA P,DONGJ.Application of ITER CODAC core system for NSTX SPA-2project[C]∥Proc.of 2011IEEE/NPSS 24th Symposium on Fusion Engineering,Symposium on Fusion Engineering,2011:94-98.

[8]熊宏锦,栁 超,董颖辉.甚低频可控硅开关功率放大器的仿真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1,31(8):88-91.

[9]JOUNG Jingon,HO Chinkeong,SUN Sumei.Power amplifier switching(PAS)for energy efficient systems[J].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13(2):14-17.

[10]NOOR A M,RAZALI,AZUWA A.Modeling double blumlein with variable duration and polarity using orcad PSpice[J].Energy Procedia,2012,14(9):1986-1991.

[11]CHIOP A.Simulation of the induction motor drives in OrCAD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2009(2):195-198.

[12]ADRIKOWSKI T,BULA D,PASKO M.Simulation of active power filter with prediction control in MATLAB and OrCAD environments with using SLPS interface[J].Przeglad Elektrotechniczny,2011,87(5):1-5.

猜你喜欢
可控硅等效电路导通
考虑端部效应的同心笼次级直线双馈电机等效电路
新型接地导通测试流程分析策略分析
基于Petri网的无刷直流电机混合导通DSP控制方法
双向可控硅原理及在家电产品中应用研究
一类防雷场所接地引下线导通测试及分析
葛南直流工程可控硅试验仪的应用研究
基于随机等效电路分析评估电动汽车电能品质
压水堆棒控系统动力熔断器烧毁原因分析及维修策略改进
180°导通方式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研究
浅析电视发射机房照明自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