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系统化的“WEB 系统开发”课程设计与实现

2014-01-19 07:57卢曼丽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网页页面数据库

卢曼丽,蒋 然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WEB 系统开发”是软件技术专业和网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开设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态网站制作能力,这一能力是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站建设方向高职学生提出的核心能力要求,它综合了图像处理、页面设计、代码编写、数据库应用等知识,是网站建设方向高职学生就业的根本保障。针对这一要求,笔者设计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一、设计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历经三个转换:岗位分析到行动领域的转换→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

笔者在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中,请到了企业人员全程参与。企业人员对市场和技术的认识非常有深度,而校内专家和教师团队则对高职学生的情况非常了解。通过“校企”的这种深度融合,学习情境的设计更加合理,能充分适应企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因此,极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教学内容

( 一) 五个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制定完全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进行开发。在本课程中,将原来分散的知识点,如ASP 的基本语法、ASP 内置对象、ASP 内置组件、Web 数据库操作,有机结合,合理设计了五个学习情境,形成五个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系统,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ASP 动态网页开发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技巧。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的需要,通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五个学习情境的来展开学习,如图1 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共划分5 个学习情境。第一个学习情境讲解HTML,第二——四学习情境讲解Web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开发技术,开发环境配置和ASP 的基本语法基础;ASP 内置对象、ASP内置组件、第三方组件和ASP 与Web 数据库操作,采用情境化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后续的综合实例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牢固的编程观念;最后第五个学习情境为了加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运用能力,结合一个大型实例的讲解与分析,要求学习者能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并参照书中案例实际开发该案例,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图1 学习情境的组织设计

同时每个学习情境内容配备相应得实训指导,使学生在学完知识后能再次得到巩固和提高。

每一个学习情境均是可以独立出来的子系统,让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都充满成就感。子系统制作完成后又可以形成最终的“我们的班级”网站,结果表明,学生在重复练习中掌握的知识比较牢靠。

( 二) 学习情境比较

实际进行了哪些技能的学习,可以通过其中两个情境的具体比较来说明。

学习情境2 和学习情境3 的任务1 均是本情境工作流程的介绍以及数据库、数据表的创建,见图1。通过这两个任务让学生了解整个系统的制作过程,熟悉建库建表操作,对于表的结构有个充分的认识。

情境2 的任务2 是“登录功能的制作”,体现如何通过网页查询会员表的记录;情境3 的任务2 是“浏览信息功能的制作”,体现如何通过网页查询发帖表的记录。这两个任务都是介绍如何通过网页对数据表进行查询。

情境2 的任务3 是“注册功能的制作”,体现如何通过网页向会员表增加记录;情境3 的任务3 是“发布信息功能的制作”,体现如何通过网页向发帖表增加记录。这两个任务都是介绍如何通过网页对数据表增加新记录。这两个情境的其余每个任务均是重复两次介绍Web 数据库操作,让学生在重复比较中学习琐碎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图1,可以看出对于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两个学习情境均可体现,通过重复的学习使得学生牢靠的掌握了知识点。

实现了比较学习的三原则,一:比较必须三个以上[1]。设计的学习情境重复5 次,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技能。二:比较的内容又属于同一范畴。这5个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学习掌握规律。从每个情境的任务中可以看出,都是讲解的网页和数据库互联的技能。三:“重复的是步骤,而不是内容”。每个子系统的具体内容又不尽相同,步骤却是相似的。

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情境设计,是三维立体的。总共涉及到3 个系统制作,重复3 次以上,每一个系统的学习情境超过3 个,重复3 次以上,每一个学习情境包含的任务都超过3 个,重复3 次以上[2]。学生通过这5 个学习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渐渐淡出,学生从被动学转为主动学。本课程设计的学习情境作为载体,显得非常贴切。

三、教学组织

( 一) 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根据设计好的学习情境,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3,4],进行教学组织。

( 二) 教学实施

实施过程以学习情境2 任务1,即“登录功能的制作”为例具体说明。“资讯”即要求学生在实际动手之前,根据教师介绍的本任务完成目标,收集信息。在这个任务中要求学生完成网站的登录功能,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登录淘宝网时的操作步骤。学生开始分组讨论,总结出首先要有一个登录页面以供登录使用,登录成功后有一个页面,登录不成功后也有一个相应页面,这样从网页来说共有三个网页。数据库方面,如果要能够成功的登录,数据库中必须存在一个表用来存放用户的信息,比如用户名、密码等。

“计划”即要求学生自主制定实际操作步骤。学生计划在已有数据库class.mdb 中创建数据表users,用以存放用户信息。在本学习情境中,users 表只设计两个字段,分别为“username”和“password”。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字段尽可能少,其余的字段在后续学习情境中逐步添加。数据库建完后,开始网页的制作。根据资讯阶段的分析结果,要设计登录页面“login.asp”,登录成功页面“login-succ.asp”和登录失败页面“login-fail.asp”。

“决策”即学生根据计划选择正确的工具和合理的操作步骤。数据库工具软件采用Access,网页工具软件采用Dreamweaver,编程技术采用ASP,动态脚本采用VBScript。在此步骤中,学生需要具体设计页面效果。

“实施”即学生开始操作。按照计划阶段形成的结果,根据决策阶段决定的具体步骤开始实际上机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

“检查”分两步,第一步,学生自我测试网站运行情况;第二步,教师检验网页运行情况。只有第一步完成之后,教师才参与检查。在此过程中要求所有学生同步观看,教师对于出现的错误具体讲解,准确完成的部分予以肯定,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查漏补缺。

“评估”即评价学习过程,分数由两部分组成,学生互相评分以及教师评分。在此过程中,学生互相之间评价占评估分的60%,教师评分占40%,突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实施,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准备、示范、模仿、总结的四步教学模式,以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主要特色,达成预定的技能训练任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为引导者,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角。

四、教学结果分析

( 一) 教学对象

网络1111 和网络1112 作为实验对象。任课教师为同一人,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法。网络1111 作为实验班,教材为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即本学习情境设计教材,采用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网络1112 作为普通班,采用传统的准备、示范、模仿、总结四步教学法进行教学,教材为传统知识体系教材。

( 二) 教学结果及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性教学后,笔者对两个班的学生的上课效果、操作能力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统计,并对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最终的研究数据统计如下:

表1 一学期学习后调查统计分析 单位:%

根据表1 调查结果,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在一学期的“WEB 系统开发”学习之后,对于这门课的兴趣度有明显差异,对于教学的满意度也有明显差异,总体来说采用基于工作过程体系的课程设计以及六步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2 任务完成情况调查统计分析 单位:%

表2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情况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对一个任务有不同的想法,整个班分了5 个组,每组完成的页面都不相同,只有一个组采用了教材里的效果,其余组均融入了自己的创意,做出丰富多彩的页面。普通班的学生几乎完全按照书本完成任务,没有主动地学习,还有9%的学生无法自行完成。结果显然说明实验班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意、提高学习主动性的目的,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

五、结语

本门课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整合,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学习领域细化成可感的学习情境,最终形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1] 林风人,金敏.工作流技术下“工学结合”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11):56-58.

[2] 刘珍.“基于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4):92 -94.

[3] 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41 -43.

[4] 李英,何宝文.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课程[J].教育与职业,2013(21):121 -125.

猜你喜欢
网页页面数据库
刷新生活的页面
答案
基于HTML5与CSS3的网页设计技术研究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