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服饰配件”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4-01-19 07:57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服饰品服装评价

戎 丹 云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服饰”,即“服”和“饰”的组合,是人类生活的要素。服是指服装,饰是指服饰品,服和饰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而发展。服饰配件作为服装艺术门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伴随着服装业的发展而进步。随着服装设计领域外延的扩大,服饰配件设计的概念随之拓宽,设计的“质”与“量”也在不断提高[1]。作为现代设计者,应该全方位地扩大和更新设计观念,服饰配件设计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单纯地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能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

“服饰配件”课程是集设计、材料使用、制作和审美、技术、应用于一身的综合实践性的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服饰品的一般知识,教学效果是为服装设计的更完美打下必备的基础,培养学生服饰品的设计能力、审美能力、选材搭配能力和工艺制作能力。

一、“服饰配件”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有上百所院校开设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但服饰配件设计与应用的教学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课程内容的设置大多倾向于配饰的赏析和设计,缺少符合高职高专院校所倡导的“从做中学,从学中做”的宗旨,无法与服装设计专业的其他课程有机结合,出现了一些制约服饰配件课程教学的问题。因此,课程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 一) 注重单品设计,忽视配套性

所谓服与饰的配套设计,是指服装与饰物的整体系列设计,其中不仅要设计服装,还要设计与其相配套的巾、帽、领带、手套、鞋袜、皮带等。有时根据人们的需要,化妆、发型也在设计之列。配套设计的目的在于展现人们整体完美的形象[2]。

在服饰配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于针对某一类的配饰进行分析和设计,如帽型设计,作为个体,在设计时,我们往往强调的是它的帽身、帽檐等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制作方法等,割裂了它与整体服饰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对服饰配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一款帽型可针对性地搭配某一服装款式,也可相应地配套于多个款式。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针对这一趋势,适时地作出调整。

( 二) 学生被动学习,缺少创新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基础,由于服饰配件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所以,通常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通过讲授,结合演示贯穿整体教学,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灌输的被动状态。这种“教师示范——学生临摹”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停留在效仿阶段。

( 三) 脱离体系,缺乏关联性

服饰配件设计与服装专题设计、服装色彩、服饰图案、成衣制作基础等课程密切相关,并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来理解所授知识,但由于学生缺乏学科之间的关联,对完成作品结构的合理性、工艺的可行性、面料的可用性等没有考虑,并不能真正掌握服饰配件的制作技巧,从而影响了成品的质量。

二、“服饰配件”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一) 教学内容整体化

随着服装市场的国际化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必须不断调整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立足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服饰配件设计讲授的内容应从讲授局部的、分散的内容转向整体配套装饰为主、高度综合的模式。现代社会,人们除注重服饰品的单件造型外,更注重它与服装的搭配。同样款式的服装,经搭配不同的配饰能产生出不一样的效果,因此,服装与服饰品只有整体搭配时,效果才那么完整而有魅力。但这种设计并不是将各种服装和饰物盲目地进行堆积,而是根据不同人的具体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装饰,使服与饰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艺术的完美,这种设计理念已在国际上许多成功的服装设计师那里得到了印证。如图1 所示,为近似风格的四款包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针对包墙、包盖、包底的结构和装饰进行设计,过多地考虑单品本身的形式美感。其实,人们除注重服饰品的单件造型外,更注重它与服装的搭配,图中这几款包袋分别与休闲、商务的整体风格进行搭配,在整体服饰中,包袋犹如画龙点睛,使服饰更加得体,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符合佩戴的场合,也体现出人物自身的风格和个性特征。

图1 包袋的整体搭配

正因如此,我们在教学时,就更应该紧跟服装行业的发展步伐,适量加入服装业最新的资讯和动态,保证教学实施的系统性、实用性、灵活性,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考虑服装配饰和服装造型、服装材料之间的关系,从而体现服饰配件的艺术性和技术性。

( 二) 实施项目教学

项目化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围绕某一个具体的项目学习,利用最优化的资源来对所学内容进行实践体验,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来进行探索创新与实际技能的提升,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3]。

在实际的项目化教学中,采取类似实践的方式来对整个项目进行教学活动。在此期间,教师提出明确的项目任务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设立项目负责人、造型设计师、结构设计师、工艺制作师等职位,由学生来担任这些角色,通过查资料、市场调研、小组讨论等形式,克服项目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共同完成项目。以花饰品设计的项目教学为例,学生首先应调研花饰品市场,利用媒体、网络等资源收集花饰品的相关资料,了解花饰品的最新流行趋势,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重组,提炼灵感,形成设计思路,初步完成花饰品的设计构思。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各种材料,运用一定的操作技法,完成花饰品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给予积极的指导。在项目教学中,由学生独立完成了服饰配件从设计到成品展现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在操作中掌握所有要学习的知识,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验实际岗位的真实性,使学生真正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服装市场的把握能力。

( 三) 延展课堂学习,组织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起到补充课堂教学不足,增强整体教学效果的作用[4]。因此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定期举办服饰配件作品成果展,积极参加各种服饰品大赛、技能比赛,参与市场调研等活动,这些都给了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 四) 教学手段整合化

在服装设计专业中,许多课程与服饰配件的内容结构类似,既有理论部分,又有实践部分,而且多数理论都需要大量的图例来辅助说明,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采取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可使教学效果更丰富、直观,并且节约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

首先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现服饰配件教学、技能训练的现代化。制作与教学内容配套的课件,利用文字、符号、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服饰配件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方法直观、形象、便于操作,学生很容易理解。其次可以把网络技术融入到教学中,通过建立服饰配件教学的课程网站,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随时更新、补充网上的教学资源,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辅助教学,使服饰配件教学呈现很强的灵活性、扩充性、及时性和交互性,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服饰配件设计的教学中,对于中国结、布艺花、装饰手工针法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采取的是分组示范和讲解的方法,同样的内容要讲数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位同学都听得清楚,学得明白。但是,这种方法带来的弊端是重复讲课,课堂效率低。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可改用动画教学,将要示范的操作步骤事先进行录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操作重点和难点通过视频进行播放,再配以详细的讲解,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课节奏同步进行学习,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时调整讲课节奏,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同时由于这种授课方法比较新颖,增强了整个授课过程的趣味性,使学生精神也更集中,学习效果更好[6]。

( 五) 教学评价多元化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用一张试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方式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多样的考核形式,也更注重过程性评价。

从评价形式上来说,对于服饰配件课程,教师可采取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模式,即对理论知识(课堂测试)、操作能力(实训作业)、应用能力(提交作品)、总结提高(市场调研、论文撰写)等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分专题进行考核,突出过程性评价,实施评价指标全程化。

另一方面,从评价主体上来看,可采取教师+学生+社会等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师评价注重评价内容的科学性、应用性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为确保成绩的客观性,对服饰配件作品的评价可由多位教师集体评定,共同打分,学生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相结合,如:学生自评主要针对阶段考核,学生互评和小组评价主要针对专题考核;社会评价可采取企业参与点评、总结的方式,结合流行趋势,用市场的眼光评价学生作品,通过各级指标的分值配比,确定学生的综合成绩,见表1。

表1 多元化评价标准分值分配比例 单位:%

通过多元主体的欣赏与点评,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及创新能力。如在缎带绣作品的“欣赏与点评”课中,学生讲述自己的绣品制作体会,从针法到颜色,从图案到作品名,从作品亮点到遗憾之处。通过课堂上的讲述、学生的互评、教师的点评及专家的评价,学生能及时发现每一幅作品的长处与不足,使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三、结语

服饰配件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动手能力来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领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的过程,将技术培养改变为设计思想和实践能力培养。

只有将正确的教学目的、适当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合理的评价相结合,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从而使服饰配件设计教学主动地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的需要,提升所培养人才的素质。

[1] 卲献伟.服饰配件设计与应用[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2] 许星.服饰配件艺术[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3] 胡春芳.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2(5):32 -33.

[4] 卢向玲.关于手工课的几点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165 -167.

[5] 邓洪涛.服饰配件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J].嘉兴学院学报,2002(12):258 -259.

[6] 牛晓岚. 关于服饰配件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服饰品服装评价
浅析手工编织特点——以服饰品为例
让人心碎的服装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福建畲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旅游服饰品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3D打印技术在服饰品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民族元素在服饰品设计中的应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