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驴,大新疆

2014-01-19 07:04佐渡多真子
中国国家旅游 2014年7期
关键词:小驴小毛驴条子

佐渡多真子

第一次去吐鲁番时,我遇到两个向导,是年轻的维吾尔族人,一个叫阿尤布,一个叫吐尔地,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他们是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聊天时常常讲一些教义给我听,有些话我至今都记得,比如他们说不能做违背安拉的事情,应当帮助弱者和有困难的人。

我很信任这两位维吾尔族小伙子,不仅因为他们行为端正,更重要的是他们总能提出有趣的点子,为我们的旅途增添色彩。在吐鲁番的一个小镇,阿尤布神秘地凑过来,问我想不想尝试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我很兴奋,赶紧点头。不一会儿,他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架老乡的毛驴车!我知道中国有一部有名的动画片叫《阿凡提的故事》,没想到有朝一日我竟然可以像阿凡提一样和毛驴一起四处行走,当然,阿凡提是骑在毛驴背上,而我则是坐在毛驴车上。

这是我第一次坐毛驴车,坐在车板上,大车轮轱辘轱辘地转动,人跟着东倒西歪地摇晃。和汽车相比,我更喜欢这种触及地面的感觉,知道自己是实实在在地移动着。而且毛驴车比汽车慢很多,周围的一切看上去都好似慢镜头一样展开。我们一路颠簸,绕着村子走了两个多小时,交通工具反而把旅行时间拉长了,这种经验我还是第一次拥有。

再次踏上去往新疆的旅程时,我锁定了一个重点拍摄对象——毛驴车,我认为自己抓住了了解新疆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过去,新疆维吾尔族农民大多使用毛驴车,尤其在南疆,毛驴车随处可见。喀什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不仅因为它的维吾尔族文化风情最浓厚,还因为那里的毛驴车最多。

当地人家一般会养五六头毛驴,每人有自己专属的毛驴车。别看毛驴个头不大,驮运重物的能力却不可小视,据说一头体重100多公斤的毛驴,挽力能达到将近200公斤。每到巴扎日,也就是赶集的日子,毛驴车就在街道上穿行起来,车上载满各种农副食品,当地人赶着毛驴车进行交易,一片欢声笑语。我全副武装地跟过去凑热闹,举起相机拼命拍摄,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根本顾不上看一眼毛驴车上琳琅满目的土特产。

新疆的毛驴种类、颜色丰富,有深灰色、浅灰色、黑色、棕色……我常常会想,是否不同颜色的毛驴性格也不一样?我在新疆见到的毛驴大多很小巧,身高、体长也就一米多,怪不得向导常常说它们是“小毛驴”。我喜欢观察这些可爱的小毛驴,它们大大的眼睛总是忽闪忽闪的,不知在思考什么,耳朵长长的、软软的,总是默默地倾听人们的指令。不过毛驴的脾气很倔强,有一次我想拍摄一头小驴崽,向导和老乡们一齐帮我招呼,可是小驴崽总是朝着母驴的方向跑,非常坚持自己的态度。这股倔脾气倒是让我有些羡慕。

我多次前往喀什,为了拍摄毛驴,跟着向导钻进一个个乡村,记不清到过的地方有多少,其中很多我连名字都不会念,可是当地人见到我时会热情地打招呼,作为外来访客,这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我有时会拜访当地的普通家庭,村民们的院落大小高低各不相同,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是它们共同的特点。维吾尔族妇女喜欢花,她们戴花帽、围花巾、穿花裙,用鲜花打扮自己。同样惹眼的还有当地人家的地毯,繁复的花色充满夏日一般的热情,让我对维吾尔族人独特的审美产生了浓厚兴趣。

维吾尔族人的就餐习俗也很复杂,我总是谨慎地模仿向导的动作,还好没有闹过什么笑话。手工制作的拉条子是我在新疆最常吃的一种食物。和日本拉面相比,拉条子的面条更筋道,上面浇着西红柿酱,看上去好像意大利面。如果是在当地人家中做客,拉条子还会带着这个家庭的特色,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儿。午后,孩子们放学回家,或者放羊,或者在田里干活儿,家人之间因亲情而紧密相连,那种全家人一起为生活努力的画面,是我记忆中难忘的瞬间。

猜你喜欢
小驴小毛驴条子
条子泥:只此湿地间 万物皆可爱
先嗑为敬:陈先生的糖“蓄谋已久”
骄傲的小毛驴
相亲漫画二则
小毛驴找微笑
小毛驴驮大米
小驴多功能便签盒
小毛驴的智慧
郑小驴
长在心上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