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大别山 美景在罗田

2014-01-19 07:04林玲
中国国家旅游 2014年7期
关键词:罗田峰顶哲人

林玲

罗田天堂寨地处大别山,北望中原,南眺荆楚,是与庐山齐名的国家4A级景区。景区没有羽化登仙的道迹,也没有金戈铁马的博物馆藏,但无论春夏秋冬,造访者日众。

天堂寨公园内最神奇的景观便是山,山峰、岩石奇形怪状,有几块巨石,仿佛天外飞来之物,镶嵌其中,欲坠不能。这些石头或形如慈悲佛老坐禅,或状如怒目金刚除妖。海拔1480米的白马峰最有看头,山峰主体由马鞍、马背和马尾构成,四面是千米绝壁。山上石岩裸露,山梁由南向北,雄奇险峻,梁上有著名景点“马尾晴雪”、“马鞍夕照”,是天堂寨森林公园的主要胜景。远眺群山,奇峰叠起,云雾缭绕,景象万千。黛色的群山宛如白浪滔天的大海中的渔舟,若隐若现;又恰似条条苍龙翱翔飞舞,腾云吐雾,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来到一座小巧精致的石桥上,聆听桥下泉水潺潺流过的妙音,看满目青山翠叶,闻淡淡的芳草清香,顿感心胸开阔,神采飞扬。这一路上,山鸟卖弄清脆的歌喉为我们献歌,美丽的蝴蝶与我们嬉戏追逐,还不时窜出个把松鼠、兔子或山猫,带给我们惊喜。放眼周围,千年古树,风姿绰约,更给大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虽是艳阳高照,但树枝却搭成了一条林荫道,轻柔的夏风透过茂密的树林徐徐拂面,倍感凉爽。山上蕴藏着数不清的珍稀植物,连香木、香果树,还有苍劲挺拔的黄山松、英姿飒爽的翠竹林……大家边赏边走,不知不觉已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此时路面越来越窄,仰望高处仍不见主峰的踪影,挡眼的只有那还没走完的陡峭山路。每迈一步,心不由地加速了跳动,细密的汗珠开始顺着面颊滴下,自感力难从心,想登临峰顶怕是不能如愿以偿了。此时此刻,我才感觉到大山耸峙的威力,才知道自己的力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我们手脚并用,气喘如牛。从圣僧山沿石阶往上,终于到达了哲人峰。哲人峰位于大别山主峰旁,是一块巨崖峭壁,高约百米,如同一位头颅硕大、阔额浓眉的巨人,更为传神的是“巨人”的神情,凝思北望,浓眉深锁,仿佛在思索着一个巨大的哲学命题。在岩石裸露的山顶,居然还有几棵松树屹立其上,根部牢牢抓住岩石的缝隙,仅仅依靠岩石缝隙中薄薄的土层顽强矗立,使人不得不感慨它的生命力。

站在海拔1500余米的哲人峰顶,纵目四顾,对着山谷大喊数声,听着山谷中飘荡的回声,胸中的郁闷仿佛随之释放而出,顿觉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薄刀峰,地处鄂皖交界的罗田胜利镇,原名“鹤皋峰”,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之义,因峰高千仞、山脊如刀,后来当地人便称之为“薄刀峰”。此山是大别山的次高峰,高1400余米,以松奇、石怪、峰险著称,被称为“大别山中小黄山”。

我们在登山时偶遇雨雾,空气中渐渐沁出丝丝的清甜味,让人心情大爽。虽然看不清远处的风景,但对脚下山道的险峻却有着深切的感受。一路上只觉得山峰盘虬,果真是“形如薄刀刺天”,仿佛步步都踩踏在刀刃上,加之四周云遮雾罩,雾雨迷漫,更有那种“身入云霄足压刃”的感觉。雨水滴落在山脊的岩石上,浸渍着岩石上的苔藓,让行走更增添了几分艰险,一不小心就会打滑,轻则趔趄,重则滑倒,还有可能跌入万丈深壑。同伴们本来一路兴致勃勃、谈笑风生,行至此段,无不双手拉住道路两边的铁锁链,屏息静气,全神贯注,亦步亦趋地攀爬前行。

越过英雄关、天子关、美人关,再登上“天梯”,才到达薄刀峰的主峰,海拔1404.2米,峰顶建有鹤皋亭,为仿古圆形,砖石水泥结构,并非书中所载的“五层六方四窗八角”建筑,据说原有的古亭已在“文革”中毁掉。此时山中云雾渐渐消散,雨过天晴,我们登上鹤皋亭,眺望连绵起伏的群山,似乎也找到了古人登亭时的那种感觉:“峰上亭,亭下峰,皆立众峰中,峰威千古,亭威千古;山外水,水内山,山水尽收孤山前,山秀万年,水秀万年。”

自鹤皋亭往南,顺山而下,过金蟾戏凤,越乱石岗,绕过天盆,行数百米,就看到了峰上的又一奇景——卧龙松。在峰巅至高处一块长数十米、宽三米多的巨石尽头,此松迎风兀立,树根牢牢扎在岩石罅隙处寥寥无几的土层之中,树茎粗大,树皮粗若龙鳞,树冠平整,枝不繁而叶甚茂,争向东方。在险劣的生存环境中,这树却活出了一种不一般的风采。

山中海拔高、湿气重,经常雾起云涌。看云海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只见那云雾一会儿笼罩峰顶,一会儿在山腰缠绕,一会又在山谷间飘来荡去。在薄刀峰上看了云海,才领悟古人所说的“纤云弄巧”的好处了。

猜你喜欢
罗田峰顶哲人
峰顶“不许留”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徐建南
生活上的哲人
Up/Down 让低谷者挣扎奋起,让峰顶者砥身砺行——本刊专访“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
蛤蟆峰顶看湖景
徐州北站上行驼峰下峰顶车的分析及对策
雪中浪漫 罗田薄刀峰
罗田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