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1-22 17:55王新华吴晶晶张旭东张明智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4年2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循证经验

王新华,吴晶晶,张旭东,张明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河南郑州450052)

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新华,吴晶晶,张旭东,张明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河南郑州450052)

循证医学;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临床教学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医疗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那就是从以经验为基础的医疗模式逐渐转向了循证医学模式。循证医学模式的最新定义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循证医学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1],在中国,循证医学也逐渐成为医疗界的热门话题。但是如果想要让这种先进的医疗模式广泛地在临床中开展,重要的是将循证医学思维尽快地引入医学临床教学中,让这种思想在一个临床医生的早期临床医学教育中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使其能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自觉主动应用这种先进的医疗模式。

目前,那种以个人经验为主,高年资医生指点以及通过陈旧教科书和医学期刊上零散的报道为依据来处理患者的传统临床医学教学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样的临床教学后果是真正有效的新治疗方法由于临床医生不了解而未被采用,而一些无效甚至有害的疗法只因从理论上推断可能有效而长期使用。诊疗技术得不到提高,患者也得不到最新、有效、规范化治疗。而循证医学模式则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将可行的一些临床方案或观测指标通过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采用规范、系统的统计方法,筛选出安全有效、可靠、可重复的诊疗方案,为临床研究和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可靠而又准确的科学依据。对一些有争议的诊疗方案,提供临床实践中的进一步的探索及研究。从而为提高临床的诊疗水平和技能,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治愈率和好转率提供了客观、翔实的数据,让数据来说话,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替代[2]。

在实际的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讲明以下观点:证据来自于经验,循证医学来自于经验医学,但又高于经验医学,循证医学是扩大的、经过了科学论证的经验教学。循证医学随着科研水平、技术经验、药物研发、检查手段的提高而不断的更新、发展。今天的最佳科学证据也许明天会被证明是不准确的,甚至错误的。只有不断地保持知识更新,并结合临床实践,才是真正的循证医学。循证医学只是将目前各项最真实、最客观的证据拿出来回答目前临床上的某些期待解决的问题。那种简单地认为仅应用某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作为治疗的依据和指南就是实践循证医学的认识是片面的[3]。

其次对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对象应区别对待,使循证医学的学习在医学教育不同阶段有所偏倚。本科生,刚接触临床,对临床工作尚不十分熟悉,此时主要是介绍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原则,使其在思想上认识到经验医学的缺陷和循证医学的优势,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双重性,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前人的实践经验,为以后规范的学习及临床实践打下基础,避免形成某些不良观念和行为模式。对研究生等高学历学生重要强调如何应用循证医学,如何查阅文献、总结资料,如何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结论性的东西应用到医学临床实践中。此时要把循证医学当成一种高效的临床实践工具来用。已经参加工作的临床医生,在其继续教育的临床项目培训中重点要强调的是要将循证医学结合临床实际,将文献复习的结果与具体患者的病情相结合,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4]。

最后,要引入循证医学教材,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编委认真进行教材的编写。由于编委们多为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常年的临床工作使他们的临床经验智慧难免会影响教材内容的编写。所以临床各科规划教材应注重由始至终贯穿循证医学的理念,客观的介绍循证医学,系统的进行评价。同时,教材的编写不能加重教学负担,要删减一部分非科学证据的理论和方法。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循证医学思维教学法要求学生综合能力较强,需掌握各种医学知识与技巧,包括培养捕捉临床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运用各种媒体广泛收集资料的能力、对各种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等,因此对老师和学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实践和传授循证医学知识的临床医学教师,加强网络技术的培训及硬件建设,在广泛推动循证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相信经过努力,临床医学教育将会成为循证医学的直接受益者。

[1] 高钰琳,陆爱平.国外循证医学教学研究进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16-17,63.

[2] 沈建通,姚乐野,李幼平,等.循证医学学科知识可视化研究之一:循证医学研究主题图谱[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 (6):613-621.

[3] 李峻,董碧蓉.循证医学对临床实践和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3):147-150.

[4] 吴泰相,刘关键,李静,等.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探索:医学本科生参与循证医学研究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7): 515-518.

10.3969/j.issn.1673-5412.2014.02.029

G642

B

1673-5412(2014)02-0167-02

王新华(1972-),女,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淋巴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E-mail:xinwang512@163.com

张明智(1962-),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淋巴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E-mail:minzhi_zhang@ 126.com

2013-09-17)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循证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