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辨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2014-01-23 02:59石亚杰杭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杭州310007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僵蚕风邪鼻塞

石亚杰 杭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 杭州 310007

·名老中医经验·

宋康辨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石亚杰 杭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 杭州 310007

过敏性鼻炎;中医药疗法;宋康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特征[1]。因其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和药物。中医将过敏性鼻炎归属于“鼻鼽”、“鼽嚏”、“鼽水”等范畴。如《黄帝内经·素问》中称为“鼽嚏”。“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作于声也”。《灵枢·口问篇》云:“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宋康教授是全国第四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30余载,治学严谨,临证经验丰富。今将宋老师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略述如下。

1 主要病机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医学发明·膈咽不通并四时换气用药法》谓:“皮毛之元阳本虚弱,更以冬月助其令,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则指出肾精亏虚可致鼻嚏。《诸病源候论》谓:“夫津液涕唾,得热即干燥,得冷则流溢,不能自收,肺气通于里,其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指出肺气虚弱亦可致鼻鼽。宋老师认为,“鼻鼽”症属禀赋不足、营卫不和、风扰清窍。主要由于禀赋不足,肾精亏虚,又素体表虚,卫外不固,腠理空虚,或风邪袭表,或风邪内阻,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宣,合之肾不主水,津液停聚,鼻窍壅塞,致喷嚏、流清涕。正如《证治要诀》曰:“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灵枢》亦云:“卫气出于下焦”。卫外不固,未始不因下焦亏虚所致。

2 辨证论治

宋老师认为,过敏性鼻炎为本虚标实之证,风邪侵袭为标,故治标当从风论治;先天不足、肾精亏虚为本,故治本当从肾论治。

2.1 从风论治 风邪侵袭为标,故治标当从风论治。风邪引起过敏性鼻炎,或风邪袭表,此为外风所致;或风邪内阻,此为内风所致。外风侵袭,可因天时环境出现夹热、夹寒、夹湿、夹燥,或因体质不同出现阳虚化寒、阴虚化热、痰湿化饮。风邪经口鼻或肌表而入,其从口鼻而入者,多先犯于肺系,出现肺脏所主的鼻窍之证,如鼻痒、流涕、打喷嚏等。从肌表而入者,多因素体表虚,卫外不固,腠理空虚,营卫不和,风邪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宣,津液停聚,鼻窍壅塞,致鼻塞、喷嚏、流清涕。内风乃风自内生,因过敏性鼻炎反复难治,久病必虚,全身脏腑气血阴阳失调,阴阳虚损生风,精血亏虚生风,内阻于络,上扰于鼻所致。宋老师认为,过敏性鼻炎内风、外风常同时存在,故治疗当内外风同治。主要治法为疏风通窍、调和营卫,兼以祛风通络,并随证加减;所用祛风药物主要有麻黄、荆芥、防风、桑叶、苍耳子、辛夷、白鲜皮、蝉衣、僵蚕、钩藤等。

2.2 从肾论治 宋老师认为,过敏性鼻炎的本质为先天不足、肾精亏虚,故治本当从肾论治。肾虚分两种:一是先天禀赋不足,与遗传有关。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藏先天之精,主生殖;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父母肾虚,所藏之精亦虚,传及子女,则子女先天不足,肾精亦虚。二是后天肺脾失养,或肺气虚,或肺阴虚,或脾气虚,或脾阳虚,久病及肾,亦致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等。在治疗上,针对先天不足之肾虚,宋老师认为此种肾虚贯穿疾病始终,即使临床无肾虚症状,亦存在隐性肾虚,故常予补益肾精药物如补骨脂、菟丝子等徐补肾精;针对后天失养之肾虚,应补肺健脾,但因肾为五脏六腑之根本,肾虚,则五脏六腑无以濡养和温煦,脏腑俱虚;故重在补肾,兼补肺脾,常予熟地、山萸肉、补骨脂、菟丝子、黄精、仙茅、仙灵脾、人参、黄芪、炒白术、炒扁豆、淮山药等补肾益肺健脾,肺脾肾三脏均补,相得益彰。

3 典型验案

赵某,女性,29岁,2010年3月9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多年,近1周来因受凉后出现反复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予感冒药治疗,效果不佳;刻下:鼻痒、鼻塞、流清涕,无恶寒发热,少许咽痒咳嗽咳痰,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此乃鼻鼽之风邪袭表、鼻窍壅塞,治拟芳香开窍、祛风止痒。拟方:藿香、苏子、苏叶、白芷、苍耳子、辛夷、地肤子、苦参、紫草、茜草、僵蚕、广地龙、丹参、生地、乌元参、桔梗各10g,木蝴蝶6g,生甘草3g。上药7剂,每天1剂,早晚煎服。3月16日二诊:服药7剂后鼻痒、鼻塞、流清涕好转,仍有少许咳嗽咳痰,舌红、苔薄白,脉滑。拟原方出入:藿香、苏子、苏叶、杏仁、净杷叶、白芷、苍耳子、辛夷、地肤子、苦参、紫草、茜草、僵蚕、广地龙各10g,丹参20g,生地、乌元参、桔梗各10g,木蝴蝶6g,生甘草3g。继予7剂。3月23日三诊:又服7剂后,诸症减轻,仍有鼻塞,遇热减轻,舌红苔白微腻脉滑,原方去乌元参、桔梗、木蝴蝶,加石菖蒲、郁金各10g,淮小麦30g,补骨脂、菟丝子各10g,继予14剂,诸症消失。

按语:此方系宋老师临床经验方,方中藿香、苏子、苏叶、白芷、苍耳子、辛夷疏风解表、芳香开窍;紫草、茜草、苦参、地肤子止痒、抗过敏,乌元参、桔梗、木蝴蝶清利咽喉;紫草、茜草、丹参、生地凉血活血,可达“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功;并以虫类药僵蚕、广地龙搜风解痉,达到内外风同治;再予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祛风脱敏、宣通鼻窍之功。后期考虑患者存在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故加用补骨脂、菟丝子补肾益精,以弥补先天不足之憾。

[1]姜泗长,阎承先.现代耳鼻咽喉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64-496.

2014-05-26

修回日期:2014-06-08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项经费(No.国中医药人教涵【2012】149号)

石亚杰,Tel:13185096075,0571-85827651;E-mail:syj790507@163.com

猜你喜欢
僵蚕风邪鼻塞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