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曲酶治疗血栓前状态30例

2014-01-23 08:32郭瑞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抗凝血浆注射液

赵 钢,郭瑞亚,贾 振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2009年3月—2013年7月,我们对30例血栓前状态的患者给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60岁,平均51.4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一侧或双侧小腿酸沉症状,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血流变及血脂中一项或几项指标高于正常,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排除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5例有高血压病史,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良好。4例有糖尿病史,无并发症。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血管壁粗糙,无斑块形成。均未近期口服抗凝、抗血小板功能药物,无近期手术,无有出血倾向疾病,无肝肾功能不全等禁忌症。血浆纤维蛋白原不低于1 g/L,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TT、PT、ATPP、D-dimer、Fg允许的参考值范围内,经患者同意应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1.2 治疗方法 巴曲酶注射液5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隔日静脉滴注。用药后第2 d复查凝血功能,纤维蛋白高于1 g/L时继续应用,低于1 g/L时停用。

2 结果

本组30例一侧或双侧小腿酸沉症状均消失,18例行走时腿部轻快有力且行走距离延长。复查凝血功能、血流变及血脂等指标,26例均恢复至正常水平。5例多普勒超声提示血管壁粗糙者,3例提示血管壁光滑。

3 讨论

血栓前状态既往又称血液高凝状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凝血、止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过程,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系统讲是指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和白细胞被激活、凝血因子被活化、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降低以及血液粘度增高等一系列病理状态,特点是有利于血栓形成但尚未形成。目前临床上对于血栓前状态并无统一且规范的诊断标准,许多血栓栓塞性疾病例如急性脑梗死、静脉血栓栓塞、糖尿病、白塞病的发生均与血栓前状态有密切联系[1-2]。及时对血栓前状态进行干预势在必行[3]。

血栓前状态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临床早期诊断、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目前临床并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血栓前状态是在血管内皮细胞及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及血流动力学等多种因素改变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病理过程。这些因素不同程度的变化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即纤维蛋白产生前的状态[4]。高纤维蛋白是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液高凝、血流缓慢、促进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5]。从“血栓前状态”词义上讲,是指机体在有症状的血栓形成之前,已经存在着有利于血栓形成的各种因素或因子异常。处于该状态者可能是尚未发生过血栓事件而面临首次血栓事件,亦或是既往已经有过血栓性事件。Fg是一种高异质的凝血蛋白,是血浆中最大的链状蛋白,可增加血浆和全血黏度,是决定血流变、凝血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它的增高是心、脑血管意外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粥样斑块的形成中具有核心作用。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应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激活[6],可作为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2007年,Cohn等[7]描述了无症状易栓症基因携带者静脉发生血栓的危险性高于未携带者2~10倍。可见基因遗传也是血栓形成的一个因素。

巴曲酶又称东菱迪芙、东菱克栓酶,是世界卫生组织对毒蛇Bothrops蛇毒中所含的纤维蛋白促凝蛋白酶所命名的通用名。巴曲酶注射液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分解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即选择性的作用于血浆纤维蛋白原A,释放纤维蛋白肽A,生成血浆纤维蛋白单体和多聚体,分解形成血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及血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两者均不能形成凝固血栓的桥梁而在血中迅速消失,从而起到降纤、溶栓、抗凝的作用,且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巴曲酶注射液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各种闭塞性血管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部静脉炎、肺栓塞等)引起的缺血性症状,改善末梢及微循环障碍(如突发性耳聋、晕动病)。此外,它还有改善末梢血液循环的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血液粘度、抑制红细胞的聚集等机制而实现。巴曲酶还可抑制白细胞的过度激活和内皮细胞的活化,减少炎性因子(INF-A和IL8、6、1等)对组织细胞的损伤而抑制炎症反应[8],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组织的微循环。巴曲酶注射液主要功能是绛纤,对凝血功能的其他方面影响较小,出血风险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血栓前状态的进展,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导致血管意外的发生。预防疾病的发生将是临床上追求的一个热点,建议对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血栓前状态提出一个统一且规范的诊断标准,使之在临床上更规范化、实用化。

[1]常玉荣,葛庆峰,刘培光,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207-2208.

[2]伍伏英,周建耀.糖尿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检测[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4):1057-1058.

[3]刘冬舟,褚爱春,洪小平,等.白塞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08,25(6):403-404.

[4]芦璐,吕涌涛,高阳.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 6(2):114-117.

[5]徐兆训,于金华,李俊.东菱迪芙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疼痛53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1):3967-3968.

[6]王鸿利,王学锋.D-二聚体检测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71-173.

[7]Cohn DM,Roshani S,Middeldorp S.Thrombophilia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implications for testing[J].Semin Thromb He⁃most,2007,33(6):573-581.

[8]华智强,王滨.东菱迪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6):133-134.

猜你喜欢
抗凝血浆注射液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