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蚕种场减少不结茧蚕发生的技术措施

2014-01-23 22:50章建华吴礼萍陈永红
中国蚕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蚕室海安县蚕种

章建华 吴礼萍 陈永红

(海安县蚕种场,江苏海安 226634)

海安县蚕种场减少不结茧蚕发生的技术措施

章建华 吴礼萍 陈永红

(海安县蚕种场,江苏海安 226634)

海安县蚕种场最近几年的蚕种生产中不结茧蚕发生较严重,其原因主要来自环境因素和家蚕的病理生理因素2个方面。针对诱发不结茧蚕发生的不良因素,实施了合理布局春、秋蚕期,减少大气污染桑叶;加强桑园管理,采用适熟优良桑叶养蚕;精心饲养管理,增强家蚕的抵抗能力;合理使用桑园害虫化学防治药剂,避免微量农药污染桑叶造成家蚕的慢性中毒;严格消毒防病,避免蚕病蔓延危害;更新蚕室加温设备,创造良好的上蔟环境;适当使用蜕皮激素,促进熟蚕上蔟整齐等技术与管理措施,使不结茧蚕的发生率从15%下降至5%。

蚕种场;蚕种生产;不结茧;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海安县蚕种场是集母种、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生产于一体的综合型蚕种场,桑园面积90 hm2,年生产一代杂交种40万盒以上,以优良的蚕种质量为江苏省的蚕桑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然而,在最近几年的蚕种生产过程中,不结茧蚕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蚕种的产量与生产效益。已有的研究认为不结茧蚕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2],环境因素和家蚕的病理生理因素皆有之。但是,不同的环境因素引起的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最终都是由于家蚕丝腺生理机能丧失所致[3]。为了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我们在分析海安县蚕种场蚕种生产中不结茧蚕发生的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使不结茧蚕的发生率从15%下降至5%,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 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

1.1 环境污染

1.1.1 工业废气污染 近10多年海安地区的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尽管地方政府加强了对化工园区的环境监管,但化工生产与蚕桑生产的矛盾仍然未能化解,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在桑树叶面积累,家蚕食下被污染的桑叶后重则导致死亡,轻则导致不结茧等慢性中毒症状,海安蚕区丝茧育生产上发生大面积不结茧现象时有报道[4],蚕种场桑园的桑树遭受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污染也在所难免。

1.1.2 农药污染 蚕种场周围的农业环境和桑园内使用农药防治害虫对桑叶的污染,也是造成家蚕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害虫抗药性增强后,蚕农加大农药使用量更是增加了对桑叶的污染程度。即使家蚕食下微量农药污染的桑叶不会出现急性中毒死亡,但会出现慢性中毒症状,如家蚕在5龄中后期食下微量的杀虫双等有机氮类农药后,导致中枢神经麻痹,造成蚕吐丝机能发生障碍不结茧等,就是常见的慢性中毒症状之一[5]。

1.1.3 蚕室空气污染 上蔟期高温多湿及上蔟室通气不畅的情况下,熟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蚕体排泄物分解产生的氨气,或遇低温多湿天气使用木炭加温产生的一氧化碳等等,造成蚕室或上蔟室内空气污浊,也是导致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之一。

1.2 蚕病发生

由于家蚕幼虫期感染了病原性微孢子虫、病毒或被蝇蛆寄生等,使蚕体组织器官病变,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尤其是高温闷热的夏蚕期病原微生物在蚕座的反复传播感染,造成病害在5龄期暴发,更是导致了大量不结茧蚕的发生。

1.3 不良叶质

饲喂过嫩桑叶或者老化的桑叶,尤其是在5龄中后期丝蛋白合成与分泌阶段饲喂过嫩、过老桑叶,使蚕体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抵抗能力下降,易暴发蚕病,因而也成为不结茧蚕发生的一个诱发因素。

2 不结茧蚕的预防措施

2.1 合理布局蚕期避免大气污染桑叶

根据与海安县蚕种场桑园毗邻的化工企业的位置、生产期间的风向,进行养蚕布局,确定收蚁时间,主动规避风险。如在海安县蚕种场东南方向分布有许多化工企业,春蚕生产又以东南风为主,秋蚕生产以西北风为主,所以遵循“春蚕期生产宜早不宜迟,秋蚕期生产宜迟不宜早”的策略,将春蚕的收蚁时间确定在5月1日至5月3日,秋蚕的收蚁时间确定在9月5日至9月7日。

2.2 选择合适的桑园杀虫药剂避免微量农药对家蚕造成的慢性中毒

目前桑园专用杀虫剂的品种较少,不能满足控制桑树害虫暴发危害的需求,通常还需要选择常规的农用杀虫剂。因此,我们对常规农用杀虫剂的选择与使用要十分谨慎,兼顾桑园治虫和蚕作安全。首先是根据残毒期严格选择杀虫剂的种类和严格控制使用浓度,绝不使用对家蚕毒性大的菊酯类和有机氮类杀虫剂,尽量选用桑园专用农药,如维桑、炔螨特、乐桑、桑虫清等;其次是根据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和需要采叶养蚕的时间,合理安排桑园治虫时间,在养蚕期间尽量不使用杀虫剂防治桑树害虫,而是采取人工捕捉和物理防治的方法,如果必须使用杀虫剂时,则严格进行桑园划片轮治,并在大量用叶之前采叶试养;第三杜绝在蚕房、贮桑室和上蔟室中存放杀虫剂等。另外,在5龄期第5天或第6天添食硫酸阿托品[每支药剂(2 mL)加0.5 kg的水,再喷洒在5 kg桑叶的表面],对食下微量农药的家蚕能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

2.3 养蚕过程严格消毒防病避免蚕病蔓延危害

蚕病的控制重在预防。为此,我们不但要严格做好养蚕前和养蚕后的蚕室、蚕具和周围环境的消毒,更要严格做好饲养过程的蚕体、蚕座消毒,即将消毒防病贯穿在养蚕的全部过程。此外,还应选择广谱、优质的亚迪净、亚迪康、熏烟灵等蚕用消毒药剂,确保消毒效果;发现病死蚕除及时淘汰外,还要立即消毒防止蚕座被病原物污染造成病害蔓延。

2.4 加强桑园管理采用适熟优质桑叶养蚕

桑园实行划片用叶,保证家蚕在各龄盛食期良桑饱食。由于春蚕期收蚁提早,桑叶的成熟度不够;因此,对稚蚕用桑园的桑树,采取提早摘芯的方法,收蚁时间即为摘芯时间,摘芯后喷施质量体积浓度为1.5 g/L的KH2PO4溶液,经过4~5 d后再第2次喷施相同浓度的KH2PO4溶液,促进桑叶成熟,提高桑叶质量。

2.5 精心饲养操作增强家蚕的抵抗能力

小蚕期饲育做到蚕室内适温适湿,给予适熟偏老的桑叶,并注意提前扩座、匀座,重视提青分批和淘汰迟眠蚕、弱小蚕,杜绝蚕座污染;大蚕期防止高温闷热,加强蚕室通风换气以及蚕座稀放、良桑饱食、勤除沙切断各种污染源等。通过精心饲养,增强家蚕的体质,提高蚕体抗病能力。

2.6 改善加温设备创造良好的上蔟环境

熟蚕上蔟营茧,除使用方格蔟外,还应尽量注意上蔟室的通风、干燥、透气和光线的均匀,保持良好的上蔟环境。饲育和上蔟期间如遇低温天气,则使用自动加温补湿器加温,以有效减少蚕室和上蔟室的不良气体产生。

2.7 正确使用脱皮激素促进熟蚕上蔟整齐

在蚕见熟5%时,添食1次蜕皮激素(每克蚁量的家蚕用0.6 mL蜕皮激素添食),能促进熟蚕上蔟的整齐度,加快家蚕吐丝营茧速度。通常种茧育不宜使用脱皮激素,但我们认为只要严格控制添食剂量,还是有利于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

[1] 吕鸿声.养蚕学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60-161.

[2] 胡升峰,谢云南.不结茧蚕的发生与防止[J].江苏蚕业,2009,31(1):33-34

[3] 章文东,张建,马冲,等.不结茧蚕的组织形态学观察[J].广东蚕业,2012,46(1):33-34.

[4] 杭春燕.东台海安等地晚秋蚕受损事件原因基本查明——两大因素导致晚秋蚕不结茧[EB/OL].新华日报,2009-11-27(A1).http:∥xh.xhby.net/mp2/html/2009-11/27/content-79635.htm.

[5]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中国养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12-614.

2014-09-28;

:2014-09-30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编号 SXGC(2013)123]。

章建华(1966—),男,江苏通州,硕士,高级农艺师。 Tel:13338084858,E-mail:wlpzxh@qq.com

S881.2

B

1007-0982(2014)04-0082-02

猜你喜欢
蚕室海安县蚕种
综合活动:等等,绣球花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沼气养蚕的技术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可爱的小山羊
又叫“下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