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旅游发展现状差异研究

2014-01-24 02:35潘柳榕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因子旅游水平

李 丽 潘柳榕

(广西大学 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我国省域旅游发展现状差异研究

李 丽 潘柳榕

(广西大学 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我国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并不仅仅局限于旅游经济领域,还涉及到社会等其他方面。论文突破旅游经济的局限,选取旅游经济和其他方面的指标对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论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各地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类。以统计结果为依据,不仅给出了各地区的综合名次和属类,阐明目前我国各省旅游发展差异,从而得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旅游发展;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并且旅游业关联带作用明显,已被认为是经济进步的推动力。研究各区域旅游发展现状是旅游业持续发展、蓬勃发展的关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旅游经济总量和旅游发展整体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有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31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等条件的不同,旅游发展现状的地区差异也较为明显。因此对我国各地区的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对于缩小区域间旅游发展差异,提高我国旅游发展的整体竞争力有重要意义[2]。

在国内学者对旅游发展综合评价的文献中,虽然着重分析省际旅游发展的差异,但是主要研究的是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比如王凯,李华,贺曲夫[3]和李琪,唐光海[4]分别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董锁成,李雪等[5]和王琪延,王湛春[6]从不同角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彭丽粉[7]和卿圆圆等[8]分别采用聚类分析和熵值法对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上述研究有基于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人数等指标分析区域旅游经济的差异情况,有从旅游竞争力的角度来评价区域旅游发展情况,但并不全面。因此,笔者在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市为研究单元,在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的原则上,综合选取指标,对各地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建议。

二 分析过程

(一)因子分析

本文使用SPSS18.0对上述11个指标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检验得出KMO值为0.720,大于0.7,适于做因子分析。此外,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Sig.=0.000(<0.05),可见球形原假设被拒绝,因此各变量并非各自独立。此外,因子分析的11个公因子方差基本上大于0.878,说明所有因子能够解释各变量的总变异的比例较高。

经最大方差旋转,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处理,本文最终选取因子的固定数量,要提取的因子数量为4,使得这4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累积达到了93.087%(>85%),表明这4个因子较好地保留了原始数据中大部分信息。也就是说,提取的4个因子能够充分反映我国旅游发展现状的评价信息。从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特征值的解释变异量为55.396%,第二个特征值的解释变异量为17.276%,第三、四个特征值的解释变异量分别为12.874%、7.542%。

从旋转成分矩阵中,可得出以下结果:旅游景区总数(A3)、旅行社总数(A4)、旅游总人次(A8)、旅游总收入(A6)、星级饭店数(A5)在F1上有较高的载荷。这5个指标代表了旅游业的经营规模,因此F1可以成为规模因子。类似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A7)、入境过夜游客人数(A9)在F2上有较高的载荷,这2个指标反映旅游业国际化程度,所以F2可以成为国际化水平因子。旅游院校学生数(A2)、旅游院校数(A1)在F3上有较高的载荷,F3可以称为旅游教育水平因子。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A12)、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A13)在F4上有较高的载荷,所以F4可以称为产业结构因子。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评价我国旅游发展现状主要从经营规模因子(F1)、国际化水平(F2)、旅游教育水平(F3)和产业结构因子(F4)。

为了对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因子综合得分和按得分大小的排名,见表1。从该表可知,旅游发展现状比较高,排名前10名的地区主要有:山东、江苏、浙江、广东、辽宁、北京、河南、安徽、湖北、河北;紧随其后的四川、湖南、上海、云南、黑龙江、陕西、福建、江西、山西、广西;而旅游发展现状实力较弱的地区有新疆、内蒙古、重庆、贵州、吉林、甘肃、天津、海南、青海、西藏和宁夏。

表1.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因子得分及排名

(二)聚类分析

为了对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的类型进行划分,我们以表4中得到的4个主因子得分为变量进行聚类。将原有的11个指标转变为4个综合指标,按照4个主因子来进行分类。见图1。

图1.以4个主因子为变量的聚类过程树型图

三 结论与建议

山东、江苏、浙江在经营规模因子上表现突出,说明这三个地方在旅游景区数量、星级饭店数量、旅行社数量、旅游总人次、旅游总收入上表现突出,辽宁、河北、河南、湖北、安徽、北京、湖南在经营规模因子上排在全国前列。广东在国际化水平因子上表现突出,与上海、北京的差距比较明显,但是相较于其他地区,上海和北京表现还是蛮强势的,江苏、浙江、福建在国际化水平上相对于余下地区来说,名列前茅。在旅游教育水平上,表现比较的突出的是四川,而广东次之,但是与四川的差距是有较大差距的,但是四川在国际化水平因子上确实处于全国最后。在产业结构因子方面,表现突出的是贵州,说明贵州的旅游发展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辽宁和北京在产业结构因子方面表现也较之突出,但是与贵州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因此,在进行聚类分析的时候,把广东、四川、贵州各分为一类。因为他们在某些主因子表现特别突出。

通过各地区4个主因子的分别得分可以看出,山东、江苏、浙江的旅游经营规模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表明这三个地方在旅游景区数量、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占有一定优势。广东、上海和北京在旅游国际化水平上占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广东省。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四川和广东在旅游教育水平因子上表现强势,说明这两个地区在旅游教育或者说旅游科研发展方面比其他地区更有优势。贵州,辽宁和北京在产业结构方面占有优势,说明这3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旅游带动的效益比其他地区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在第三产业和GDP收入中,旅游收入所占比重比较突出。

根据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结果,我们最后得出江苏、山东和浙江的旅游发展现状表现突出;北京、河南、安徽、湖北、辽宁、广东旅游发展现状表现良好;重庆、贵州、内蒙古、新疆、广西、福建、江西、陕西、黑龙江、陕西、吉林、甘肃、河北、四川、上海、湖南、云南旅游发展现状表现较好;西藏、青海、海南、天津、宁夏旅游现状表现一般。

进一步分析具体地区可以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单从旅游经营规模来看,贵州、天津、青海、宁夏、西藏和海南得分较低,海南在其他3个主因子的得分处于全国中上水平,贵州省在产业结构得分处于全国第一,说明在一定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这些地区的综合实力。根据经营规模因子对综合实力的贡献率占55.396%,因此对于这些地区来说,应该加大对资本的投入,丰富旅游资源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使其旅游整体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从旅游国际化水平来看,重庆、湖北、河北、安徽和四川在这个因子上得分较低,而从全国各地区的旅游发展综合实力来看,这些地区的旅游发展现状表现较好,而在旅游国际化水平上表现比较差,说明这些地区在入境旅游开发上还不够。该因子对综合实力的贡献率占17.276%,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地区在全国旅游发展综合实力排名,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大对外宣传,吸引境外游客,增加国际游客的在本地区的停留时间和旅游花费。从旅游教育水平来看,对综合实力的贡献率为12.874%,对旅游的综合实力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内蒙古、贵州、新疆、西藏、北京和上海在此因子得分上较低,而从旅游国际化程度来看,北京和上海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在旅游教育水平上却是处于全国末端,说明在培养旅游人才方面还比较欠缺,边远地区如内蒙古、贵州、新疆和西藏也是如此。因此,应该加强旅游业的基本建设和人才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综合实力的提升。

[1]司光南,何昭利.新疆各地州旅游发展水平差异的综合评价[J].生态经济,2008,(1):318-320.

[2]张广宇,简王华,付艳.广西市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院(自然科学版),2009,(4):59-64.

[3]王凯,李华,贺曲夫.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63-67.

[4]李琪,唐光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其核心竞争力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9,(15):95-96.

[5]董锁成,李雪,张广海,金贤峰.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探讨[J].旅游学刊,2009,(2):30-36.

[6]王琪延,王湛春.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J].统计研究,2012,(7):49-53.

[7]彭丽粉.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聚类分析[J].商业时代,2009,(24):110-111.

[8]卿圆圆,欧向军,叶磊.江苏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4):62-65.

F590

A

1673-2219(2014)06-0130-03

2014-01-26

李丽(1989-),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管理研究。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因子旅游水平
张水平作品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做到三到位 提升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