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临床救治

2014-01-25 13:14刘春艳向翠平宋洪仙薛顺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产道胎盘出血量

刘春艳 向翠平 张 瑾 宋洪仙 薛顺青

(山东省沾化县人民医院,山东 滨州 256800)

产后出血的临床救治

刘春艳 向翠平 张 瑾 宋洪仙 薛顺青

(山东省沾化县人民医院,山东 滨州 256800)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与防治方法。方法在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产科分娩中产后出血患者92例,回顾分析9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结果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较乏力,除此之外,还有软产道损伤与胎盘等因素造成的,全部患者经及时补充血容量与改善其微循环等救治措施,患者预后良好,没有1例死亡,患者的出血状况均得到控制。结论加强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围生期的保健工作,及早筛查出高危因素,针对产后的出血原因,给予积极预防与治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孕产妇的病死率,提高产科的质量。

临床救治;产后出血;措施

对于我国产妇来说,产后出血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死亡原因中,产后出血约占87.7%[1],引发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凝血机制障碍及胎盘因素等,为了有效防治产后出血病症,我院对9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分娩产妇中,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92例,孕周为33~43周,年龄为23~38岁,均龄为28.7岁。其中,剖宫产患者38例,阴道分娩患者60例;49例初产妇,43例经产妇患者;78例流产或引产史患者,流产次数为1~5次,由于胎盘因素引发的产后出血患者均存在流产或引产史。

1.2 诊断标准

产妇产后出血所指的是胎儿分娩后24 h内,产妇失血量在500 mL以上的患者。产后24 h之内,患者阴道出血在1000 mL以上为严重的产后出血。而失血性休克所指的是低血容量引发的血压下降,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及头晕等症状,严重患者还伴有心慌与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在我院92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其出血量在24 h以内均超过了500 mL,有患者甚至高达了3000 mL。

1.3 测定方法

产妇产后的出血量测定可采取面积法、容积法与目测法。①经阴分娩的方法:当胎儿娩出时,将专用的弯盘安置在产妇的臀下,一直到分娩结束,并用量杯对弯盘中的血量进行直接测量,同时,目测其余的出血量,等分娩结束之后,对产后2~24 h的总出血量进行计算[2]。②剖宫产的分娩方法:产妇子宫壁切开之后,先要将羊水吸尽,并对负压瓶中的羊水量进行记录,手术之后,要记录负压瓶中的液体量,通过刻度差与面积法来计算纱布及布类的出血量,也就是手术中的出血总量,其余出血的测量方法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方法相同。

1.4 出血原因与出血量

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较乏力,除此之外,还有软产道损伤与胎盘等因素造成的,其中,子宫收缩乏力的患者65例(70.65%),软产道损伤的患者7例(7.6%),胎盘因素的患者17例(18.48%),而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3例(3.26%)。患者出血量在500~800 mL的患者67例(72.8%),而失血量在800 mL以上的患者25例(27.2%)。

1.5 临床救治措施

患者产后出血的救治关键为纠正休克,经及时输血及补充血容量,改善患者机体的微循环,确保患者的主要脏器血液供应,患者出现宫缩乏力时,要及时进行子宫按摩、米索前列醇及宫缩剂注射等治疗[3];患者由于胎盘因素出血时,要给予清宫、胎盘剥离、缝合或者子宫切除等处理;对于产道损伤患者则给予裂伤缝合处理;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则输入新鲜血与血小板的处理。产后出血量在800 mL以内,没有休克现象,全身状态较量好的产妇,可仅给予平衡液及对症处理,没有输血。产妇出血量在800 mL以上,并伴有休克现象的,可给予400~800 mL及以上的输血,且注意纠正酸中毒,同时,给予抗生素,避免患者感染状况的出现。

2 结 果

92例产后出血患者经及时输血与补充血量等救治措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机体微循环,患者预后良好,没有1例死亡,患者的出血状况均得到控制。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已成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分娩总数中占2%~3%,而引发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有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凝血机制障碍及胎盘因素等,除此之外,还有多胎、产妇体力衰竭、羊水过多及妊高征等原因,在我院92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其出血原因要相对单一些,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与凝血障碍等因素,并且子宫收缩乏力比率是最高的,占据了70.65%左右,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妇产后出血原因较多,除了婚前教育、高危因素的筛查、孕期的保健、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等因素的治疗外,还要仔细观察产妇的产程,对每个环节均给予及时处理,并采用综合的防治干预措施,增强产科的质量,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4]。在我院92例产后出血患者中,通过及时输血与补充血量等临床救治措施,改善了患者的机体微循环,没有一例死亡,患者预后良好。

总而言之,产后出血作为产妇死亡首要的原因,其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的裂伤、胎盘及凝血障碍等成为主要病因,掌握好产妇产后的出血临床特征,并做好产前、中、后的监测与护理,对出血量进行准确评估,可及早发现患者有无产后出血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抢救,以降低产妇产后的出血发生率与患者病死率,从而提高产科的质量。

[1] 张珂.产后出血临床救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3(28):47-48.

[2] 刘改英.产后出血的临床救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9): 89-90.

[3] 李力,易萍.产后出血及其临床救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14(2):99-102.

[4] 韩燕,赵崇伟.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救治策略[J].当代医学,2012, 16(24):31-33.

R714.46+<1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7-0109-011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17-0109-01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7-0109-01

猜你喜欢
产道胎盘出血量
牛产道疾病治疗刍议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7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