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补肾治遗尿108例临床观察

2014-01-26 07:58姚献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遗尿脊柱膀胱

姚献花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郑州 450000)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5周岁以上儿童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笔者运用中医健脾补肾法治疗小儿遗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8例观察对象均为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其中男63例,女45例;年龄5~1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108例中做X线摄片检查者35例,其中有隐形脊柱裂19例。根据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1](WHO1993,中文版)确定诊断标准:①儿童年龄与智龄至少5 岁;②不自主地或有意尿床或尿湿裤子,7 岁以下每月至少2 次,7岁以上每月至少1 次遗尿;③不是癫痫发作或神经性疾病(隐性脊柱裂除外)引起,也没有泌尿道结构异常或任何其他精神障碍;④不存在符合ICD-10 类别标准的任何其他精神障碍的证据;⑤病程至少3个月。

患儿就诊时均有遗尿症状,多数表现为熟睡时不易唤醒,睡中遗尿,反复发作;部分患者手足发凉,白天小便频数,或者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纳呆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无力等,中医辨证符合脾肾虚弱表现,本文不包括肝经湿热型遗尿。108例患儿均经过尿常规或尿培养检查,部分患者做腹部超声(肾、膀胱、输尿管)以排除尿路感染、慢性肾脏疾病等器质性疾病,部分患者(家属同意)做脊柱X线摄片以了解有无脊柱裂存在。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采用益气健脾、补肾固摄治则选用自拟方:黄芪、菟丝子、益智仁、桑螵蛸、石菖蒲各15 g,茯苓、白术、山药、山茱萸、 金樱子、鸡内金各10 g,麻黄、甘草各6 g。手足凉者加淫羊藿、巴戟天;有脊柱裂者加川断、补骨脂。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提醒患儿家长注意要水少浓煎,晚上服药要在睡前2 h以上。

在服药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教育引导,为患儿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掌握夜间排尿规律,定时唤醒或使用闹钟,使患儿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自行排空小便,并逐渐形成时间性的条件反射,培养排便和控便的能力。晚饭以及临睡前少给流质饮食、少喝水,父母不应责备和歧视患儿。

2.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2 ]。痊愈:治疗后未再遗尿,半年内未复发;显效:治疗后遗尿次数明显减少,偶有遗尿者,睡眠中能叫醒排尿;有效:治疗后遗尿次数减少;无效:治疗后遗尿未见改善。随访期为半年,总有效为痊愈+显效+有效。

3 结果

108例患儿治愈72例,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2%。经临床观察发现,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明显。随访半年未发现复发或加重,也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受大脑排尿中枢控制的反射性活动,反射中枢位于骶髓。在3岁以上的小孩和成人,大脑排尿中枢已发挥作用,既能在一定程度内控制尿意,又能在想到排尿时就能排尿(称随意排尿),因此认为小儿遗尿的发生主要是大脑皮质对各级排尿中枢及排尿反射的控制尚未健全所致。近10年来,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病因多与遗传、睡眠障碍、膀胱功能容量不足或睡熟后逼尿肌功能紊乱、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先天性隐性脊柱裂以及大脑发育不全、心理因素、卫生习惯不良等有关。Hunskaar 等[3 ]研究显示,遗尿症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与8q、12q、13q、22q 等染色体有关。Nevéus[4 ]的研究表明,睡眠觉醒障碍是导致遗尿症的原因之首。西医治疗遗尿症常用盐酸丙咪嗪、遗尿丁、弥凝等,但停药后易复发,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行为干预为主[5]。

中医自古便有“遗尿”、“遗溺”的记载。最早在《灵枢·九针论》就有“膀胱不约为遗溺”。《诸病源候论》:“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不约”是指不能约束节制,“有冷”是指寒邪。《针灸甲乙经》指出“虚则遗溺”。《幼幼集成》认为:“此皆肾与膀胱虚也。”《金匮翼》又有:“肺脾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不禁者”,均阐述了遗尿的发生多与虚、寒及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有关。中医理论认为,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可以引起遗尿的发生,而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小便的排泄储存有赖于膀胱的气化作用,而膀胱的气化功能发挥又必须依赖于肾阳的气化,肾的气化有常则开关有度。因此,历代医家认为肾气不足、肺脾气虚、膀胱虚寒是导致遗尿发生的病机。采用自拟方健脾补肾之法治疗遗尿、固本涩遗,疗效显著。方中黄芪、茯苓、白术益气健脾,山药、 山茱萸、菟丝子补肾益精,益智仁、桑螵蛸、金樱子、鸡内金固涩止遗,石菖蒲化湿开窍醒神,麻黄具有宣发肺气、散发津液、调节水道的作用。据现代药理研究,麻黄能刺激大脑皮层,使中枢神经兴奋从而提高患者睡眠中的觉醒状态[6],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补肾固遗之功。

[1] 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心理行为发育学组. 遗尿症的诊断与治疗常规[J]. 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7,5(3):20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86 - 87.

[3] Hunskaar S, Burgio K,Diokno AC, et al. 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UI) [M]//Abrams P, Cardozo L, Khoury S, et al[M]. Paris:Health Publication, 2002:165- 201.

[4] Nevéus T. The role of sleep and arousal in nocturnal enuresis[J].Acta Paediatr, 2003, 92 (10):1118- 1123.

[5] 吕麟亚,李旭良,何大维,等.小儿原发性遗尿症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评价[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24(4):326-328.

[6] 翁维良,房书亭.临床中药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8.

猜你喜欢
遗尿脊柱膀胱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膀胱镜的功与过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温肾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34例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