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三伏贴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2014-01-26 15:3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伏贴我院中药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中药三伏贴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吴丰枝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目的对中药三伏贴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患者2310例作为对照组, 2236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总结患者皮肤损伤的病因,并对两组皮肤损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预防中药三伏贴引起皮肤损伤而实施的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可显著降低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

中药三伏贴;皮肤损伤;病因分析;护理干预

三伏贴为一种中药饼穴位敷贴,可在三伏天治疗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及反复感冒等冬季寒性病症。中药三伏贴的原理主要是在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夏季三伏天于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这样可以鼓舞人体正气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也可以预防旧病的复发及减轻疾病症状。但是进行三伏贴敷贴的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损伤等情况,症状轻者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紫红等情况,症状较重者出现水泡破裂,浆液渗出等情况,若不及时治疗和处理,将影响整个治疗过程。本院对三伏贴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31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10例,女1100例,年龄21~64岁,平均(46.5±2.1)岁;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236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其中男1211例,女1025例,年龄21~65岁,平均(46.1±2.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原因分析 患者产生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大类:①药物因素。敷贴药物的浓度,用量,酸碱度,渗透压和对细胞代谢功能影响可能导致皮肤损伤;②患者因素。患者本身皮肤情况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如老年人皮肤敏感度低,抵抗力弱,婴幼儿药物耐受性差和皮肤比较娇嫩;③感染因素。患者有慢性炎症,而且反复使用抗生素,这些药物微粒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炎性病变,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从而增加皮肤损伤发生率;④其它因素。患者敷贴时间过长,敷贴量过大,环境温度过高等情况均可导致患者皮肤损伤。

1.3 护理方法 对于这些有皮肤损伤的患者,我院给予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护理干预:①选择合理的药物比例。减少白芥子等渗透压较高,对皮肤刺激性强,可导致皮肤充血发泡药物的用量,可将白芥子的比例降低至35%左右;②减少皮肤损伤和刺激。患者在敷贴时可穿着柔软宽松的棉质衣衫,禁止穿着化纤紧身衣服,以避免刺激皮肤,导致皮肤损伤。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剧烈运动和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应呆在阴凉及自然通风地方,以避免太阳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以加重损伤;治疗期间患儿需时刻保持皮肤清洁,一般可用38~40℃左右温水擦洗皮肤,擦洗皮肤时切莫过于用力,需动作轻柔[1],而且在洗澡时不宜使用碱性过强肥皂,不宜用热水烫洗且避免过度搓洗皮肤,随时注意并修剪指甲,避免划伤皮肤。若患者在敷贴时局部皮肤产生瘙痒和疼痛时,切勿用手指甲进行刮擦,应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瘙痒感和痛疼感,若患者实在难以忍受瘙痒和疼痛,则可适当使用止痛剂及镇静剂,但不可对皮肤损伤处进行摩擦,热水烫及搔抓等方法止痒。患者在敷贴时需控制贴敷时间和贴敷量,儿童敷贴时间控制在0.5~1h,而成人贴敷时间控制在2~4h,而且每个穴位贴敷量保持在花生米大小。若在敷贴处皮肤有疼痛和灼热感时,需及时去药,并用清水轻柔洗净,严禁抓扰[2]。③护理人员对患者贴敷期间进行药物和饮食指导。这些患者多数合并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较弱,故需补充营养,以提高免疫力和增强体质。患者在敷贴时不可进食辛辣油腻食物,嘱咐患者多饮水,并注意皮肤清洁。

1.4 观察指标 以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皮肤损伤14例,发生率0.6%;对照组皮肤损伤79例,发生率3.4%,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26,P<0.01)。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1。

3 讨论

三伏贴贴敷皮肤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有用碘伏液消毒局部皮肤,在过敏部位涂抹湿润烧伤膏,用无菌注射器从水疱下方边缘抽出水疱内液体等,虽然这些方法对已发生的三伏贴贴敷皮肤损伤确有相当大的作用[3],但不能显著降低皮肤损伤发生率。我院自2013年起对贴敷三伏贴而导致皮肤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有诊断性的护理,主要有合理选择药物比例,嘱咐患者穿着合适衣服,对患者治疗期间进行饮食和生活指导等。通过这些护理,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有显著性下降,从2011年至2012年的3.4%下降至2013年的0.6%。

总之,为预防中药三伏贴引起皮肤损伤而实施的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可显著降低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

[1]赵莉,李玲,胡春华,等.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皮损内注射治疗神经性皮炎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3):33.

[2]郭金梅.中药三伏贴引起皮肤过敏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医临床研究,2012,4(6):105-106.

[3]廖玲菲.中药三伏贴引起皮肤过敏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2013,7(4):35.

吴丰枝(1967-)女,汉族,大专(本科在读),主管护师。

R248

A

1007-8517(2014)05-0099-01

2013.12.28)

猜你喜欢
伏贴我院中药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警惕诊疗问题生活化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
一起聊聊三伏贴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