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

2014-01-26 04:01潘翠媛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疼痛满意度

潘翠媛

广州新海医院外一科,广东广州 51030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一些由不良生活方式或暴露因素增多引发的疾病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骨科常见疾病之一[2],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纤维环破裂、椎间盘变性、髓核突出,进而导致刺激和压迫周围神经根引发的一系列综合征[3]。该病多出现于中青年,临床表现为腰痛反复发作、下肢麻木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4],也给医疗系统极大的负担[5]。目前,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会选择保守治疗,且有研究认为,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积极作用的[6],为了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该研究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患者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6.69±5.57)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及MRI确诊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将患有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严重慢性病的患者排除在研究队列之外,要求所有患者神经精神正常,发病前生活可以自理。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等方面无差异,有可比性。该研究方案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干预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就诊时,根据患者对疾病认知的实际情况,就患者的认知薄弱处和患者十分有兴趣的健康内容进行规划,采用适宜患者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患病初期,会产生包括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问题,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舒缓患者心理的不良情绪,同时应教会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的态度,使之能够快速的适应疾病治疗的需求,尤其是对有长期卧床要求的患者,更应该做好心理护理疏导。另外,还应做好环境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患病治疗阶段,行动多有不便,应给患者提供便利的设施,尤其是在厕所等位置,一定要考虑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身体情况。此外,有研究显示,进行有规划的护理康复训练,也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1.3 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

该文研究指标包括四部分,首先是对两组患者疼痛水平和下腰痛水平的比较,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价表(VAS)和日本骨科学会发布的下腰痛功能评价表(JOA)进行,分别统计患者就诊时和治疗1个月后的疼痛水平并比较。该研究第二部分是对两组患者心理症状的比较,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3个方面,比较时点选择为患者接受治疗后1周时。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该研究第三部分是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主要包括躯体症状、情感体验和社会功能三部分,使用骨科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该研究第四部分是对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认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使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自我护理评价量表和我们自制的骨科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表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如上指标间的差异。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指标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水平和下腰痛功能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疼痛水平与下腰痛功能得分均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疼痛水平有所降低,下腰痛功能有所提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水平低于对照组,下腰痛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水平和下腰痛功能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水平和下腰痛功能的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疼痛水平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下腰痛功能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 4.43±1.24 4.32±1.18(2.18±0.48)*(3.14±0.54)*11.12±3.28 11.08±3.97(24.38±4.37)*(18.67±3.07)*0.41>0.05 8.40<0.05 0.05>0.05 6.76<0.05

2.2 两组患者心理症状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情况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症状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症状的比较(±s)

组别 焦虑 抑郁 人际关系敏感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 2.11±0.38 2.57±0.36 1.95±0.31 2.54±0.29 1.75±0.27 2.36±0.30 5.56<0.05 8.79<0.05 9.56<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躯体情况、情感体验和社会功能3个生活质量评价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s)

组别 躯体情况 情感体验 社会功能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 83.27±3.9581.26±4.9685.47±3.49 78.47±3.2575.59±5.5780.58±4.47 5.93<0.05 4.81<0.05 5.45<0.05

2.4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s)

组别 自护能力 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 89.57±4.4091.17±3.31 80.16±5.5184.37±4.48 8.44<0.05 7.72<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7]。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研究尚无权威结论,但普遍认为,与运动量减少、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有关[8]。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为中青年,所有该疾病造成的社会危害极重,不仅严重影响到患者和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也极大干扰了社会的正常发展。在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采用保守治疗[9],不到情况十分危重时不会选择手术,但保守治疗的问题在于患者的康复周期十分长,且在这期间患者会经历较大的痛苦[10]。针对这种痛苦,该院使用了目前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开展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疼痛水平与下腰痛功能得分均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疼痛水平有所降低,下腰痛功能有所提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水平低于对照组,下腰痛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个性化护理方案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水平,并提高患者的下腰功能。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情况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认为,这是因为患者的疼痛有所缓解,运动功能得到一定恢复后,使其心理症状得以降低,进而提高了其心理健康水平。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躯体情况、情感体验和社会功能3个生活质量评价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直接证明了观察组患者通过个性化护理,提高了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认为,这是个性化护理效果的重要体现,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意识,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而此两者,在现阶段的医疗环境下,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疼痛及心理症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1]刘畅,孙宏,申捷,等.39865例急诊外科就诊病例的疾病谱构成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83-1284.

[2]张斯钰,黄鹏,黄昕,等.湖南省农村居民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11):1152-1155.

[3]陈新用,梁裕.系统评价方法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32(1):46-47,53.

[4]邓强,李盛华,杨宏武,等.2009年度甘肃省中医院骨科住院患者(兰州市居民)病种调查分析[J].甘肃中医,2010,23(6):62-64.

[5]陆军,WANG Yong-chao,陈欣杰,等.中国南方航空广州地区空勤人员腰椎间盘突出患病情况调查[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8,19(1):62-63.

[6]李丹凤,邱沈虹,刘惠霞,等.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311-3312.

[7]薛力,查莉,李康仁,等.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住院患者疾病及费用构成现状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11):1296-1301.

[8]孙正明,凌鸣,常彦海,等.北方五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危险因素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1):2488-2491.

[9]张建华,李新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10):1528-1531.

[10]关健,张震宇.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的进展与回顾[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5):132-133.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疼痛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疼痛不简单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