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4-01-27 12:39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患侧康复训练肢体

乔 丽

(项城市中医院,河南 项城 466200)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乔 丽

(项城市中医院,河南 项城 46620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患者行临床护理诊治,依据病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参与实施临床护理并观察病情发展,做好患者的护理。结果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训练后患者肢体功能疗效情况,痊愈5例,显效24例,有效7例,进步4例,无效5例,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率88.9%。结论正确判断患者运动模式所处的不同阶段,因人施治,早期开展从心理支持、良肢体位摆放、体位变换,床上运动训练,逐渐到坐位的训练、站立及跨步训练等相关训练,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早期康复训练;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70%~80%脑梗死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我们科对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住院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炼,并认真观察评价早期康复训练,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45例,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并伴有偏瘫、失语症状。入院时病程2 h~6 d,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9~72岁,平均61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者27例,高血压病史31例,主要表现一侧肢体功能障碍、失语、无意识障碍及精神疾患。

1.2 方法

①心理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因言语及肢体功能障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对疾病预后的担忧,情绪极度恐惧、焦虑,做好心理护理,是早期康复的第一步,主管医师护士应主动热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关心、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其消除负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讲解、示范、协助训练,将各项康复训练措施落实到位,对患者要多赞扬,多鼓励,不断增强其康复的信心。②良肢体位摆放及体位变换:正确的姿势、体位可以减轻患肢的痉挛、水肿。患者取平卧位,床头不宜过高,患手自然张开,不在足部放置硬物,避免足趾屈畸形。从患者入院开始,立即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早期良肢体位摆放对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及早期康复训练开始的时间,缺血性脑卒中只要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 h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并分别对平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时,肢体如何摆放进行示范,协助患者2~3 h变换体位1次,a.患侧卧位:肩关节向前伸展并外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手掌向上放于高位,患腿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b.平卧位:因受颈牵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增强,尽量少用。c.健侧卧位:患肩前屈,手平放于枕头上,伸肘,下肢患侧膝、髋屈曲、髋稍内旋。加强患侧肢体刺激,如帮助患者洗漱、进食、排便与患者交谈均站于患侧,引导偏瘫患者头转向患侧。③床上运动训练:正确的运动训练有利于缓解痉挛及改善异常运动模式。a.Bobath握手:双手相握,十指交叉,患侧拇指位于上面,然后上举至头上。指导患者每天多次练习。b.桥式运动:指导患者抬高臀部,使骨盆呈水平位,护士一手下压患侧膝关节,另一手轻拍患侧臀部,帮助伸展患侧髋部。c.关节被动运动:进行各个关节多方向的被动运动,可维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硬及肢体挛缩畸形。d.起坐训练:鼓励患者尽早坐起,床上坐稳后,可训练床沿独坐,坐位时保持上身直立,髋关节屈曲90°,双下肢下垂,为站立及跨步训练做好准备。④站立及跨步训练:当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达到2~3级时,便可进行站立训练,协助患者下床。刚开始,由专人扶助站立,逐渐练习患者自己扶着床栏站立,当独站达到平衡后,即可开始跨步训练。以改善步态为主,注意起步、抬足、落足、步幅、步基、方向、节律、停步和协调动作情况。由专人陪护,确保患者安全,训练过程中如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立即报告医师并暂停训练。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最具有共性的活动,包括运动、自理、交流及家务活等。从卧床时就开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进食、洗漱、大小便、梳头、更衣等。重点训练手的精细动作,鼓励患者尽可能用患肢完成,不断巩固已恢复的功能。指导患者穿衣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进食时,健手持筷,患手持碗。强化进行拾物、扣纽扣等精细动作训练,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评价指标和结果

治疗12周后,采用运动功能状态积分量表(Fugl-Meyer)对训练前后疗效进行测评。从反射协同运动、关节角度等进行患侧肢体功能评定。上肢功能测定有33项,每项分值有0、1、2分。最高分为66分,表明上肢的功能活动完全正常,相当于5级肌力,最低分为0分,相当于0级肌力。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内容,从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行走(平地45 m)、上下楼梯十项内容进行评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测评,60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生活需要帮助;40分以下,大部分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护;20分以下,生活完全需要帮助。依据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总体疗效进行综合评定[3]。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偏瘫肢体肌力基本恢复,生活自理;②显效,肢体肌力基本改善,洗脸、刷牙、行走等需要帮助下完成;③有效,下肢功能基本恢复,上肢功能基本丧失;④进步,下肢需要手杖行走,上肢功能丧失,完全不能自理;⑤无效,上下肢功能基本丧失。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进步率。训练后患者肢体功能疗效情况,痊愈5例,显效24例,有效7例,进步4例,无效5例,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率88.9%。

3 讨 论

3.1 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现代康复医学认为,脑卒中的康复训练,主要是抑制异常生理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加强软弱肌肉力量的训练和功能活动[4]。肢体功能的恢复是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不过恢复速度较慢,如果不能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就会错过肢体康复的黄金时期,造成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康复训练应尽早实施,从心理支持、良肢体位摆放、体位变换,床上运动训练,逐渐到坐位的训练、站立及跨步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强化患者康复的信心,逐渐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脑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目前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是降低脑梗死致残率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早期康复训练措施的实施,12周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8.9%。

3.2 早期康复训练要因人施治。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及身体状态,正确判断患者运动模式所处的不同阶段,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消除恐惧焦虑情绪,使患者及其家属正确面对疾病,树立康复信心,充分调动康复训炼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5]。康复训练应遵循尽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多引导,多鼓励,使患者尽早达到生活自理,既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对于患者相应的异常状况要有一定的警觉性,盲目的追求早期康复训练如同拔苗助长的方式,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灾难。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61.

[2] 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代伟,赵英武.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1,11(9):1606-1609.

[4] 戴红.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4-65.

[5] 李留芝.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3):320-321.

R743.33

B

1671-8194(2014)28-0133-02

猜你喜欢
患侧康复训练肢体
更 正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