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

2014-01-27 12:39王翠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服药血压高血压

王翠些

(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

王翠些

(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

高血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疾病,其发病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我国就是一个高血压频发大国,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因此,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极为重要。

1 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指患者体循环动脉舒张压高于正常标准。成人高血压:收缩压≥16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95 mm Hg。正常人血压:收缩压≤130 mm Hg,舒张压≤90 mm Hg。临界高血压:血压在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

2 病 因

高血压的发病与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嗜盐等因素有关。患病率随年龄递增,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高血压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3 高血压病的症状

高血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肢体麻木、颈背肌肉紧张、酸痛等。头晕和头痛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沉闷不适感,头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纯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时引起恶心、呕吐,疼痛的部位可在两侧太阳穴或后脑。患者常有情绪不稳定,如压抑、敌意、攻击性或依赖性矛盾性格,心情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时,必须尽早检查治疗,以防止靶器官损害以及预防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4 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病程长、见效慢、反复发作,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情绪及血压波动大,身心疲惫,多数患者潜在着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的心理。因此,家人应做好心理疏导,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解除恐惧、焦虑心理。建立安静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减少心理刺激。稳定患者情绪,改变不良性格和生活习惯,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高血压病患者,常有情绪不稳定,如压抑、敌意、攻击性或依赖性矛盾性格,心情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等。少数患者甚至会出现兴奋、躁动、忧郁、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家庭成员要体贴照顾,减少其精神上和工作上的压力,也可通过解释、说服、鼓励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和压抑心理。要经常跟患者闲谈聊天,有的放矢地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往往多疑,顾虑重重,家人要针对病情对患者讲解医学治疗和护理知识,解除患者的顾虑之忧。引导患者自觉地戒除烦恼和不良情绪。贴心的语言使患者心情舒畅,振奋精神,增加食欲。鼓励患者参与文体活动,从而转移注意力,避免患者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疾病方面,减轻抑郁,以达到心情愉悦,喜笑颜开。只要患者能够保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作用。

5 饮 食

饮食要清淡,高血压患者应多吃粗粮、杂粮、高纤维素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食物,少吃动物油脂和油腻食品,少吃糖、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物。适量吃一些能降低血压的食物,如黑木耳、芹菜、葫芦、绿豆、莲子心等。忌烟酒、辛辣、肥腻及过甜食物,要避免大量饮水,适当控制体质量,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吃饭以七八分饱为宜,合理搭配,保持营养需要。坚持低盐饮食,将盐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5~6 g。戒除不良嗜好,烟、酒不仅可升高血压,同时还可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而且烟、酒还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改变对病情不利的生活习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给治疗带来极坏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6 高血压患者运动

①散步:散步有利于防治高血压,是简单、易行和有效的运动方法。进行较长时间的步行后,舒张压可明显下降,症状也可改善。散步的时间及速度可按每人身体状况而定。②慢跑:适用于轻症患者。患者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0次,血压略有上升,但运动结束后血压及心率会回落。跑步时间可由少逐渐增多,以15~30 min为宜。③太极拳:太极拳动作柔和,能使全身肌肉和血管放松,用意念引导动作,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因素对人体的刺激,改善高血压患者动作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做过分低头、弯腰的动作,不要做大幅度的快速动作,也不要随意停止药物治疗,运动训练的降压效果具有可逆性。所以,运动锻炼必须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7 合理用药的用药

高血压患者,一要坚持服药治疗,且主张联合应用;二要尽可能选用长效降压药,1天1次用药便可维持血压24 h稳定,减少波动;三要与生活方式改善及饮食调理紧密结合,特别注意低盐、低脂、控制体质量和体育锻炼戒烟酒保持心理平衡。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包括利尿药(氢氯噻嗪)、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钙拮抗药(硝苯地平)等。每个高血压患者病情不同,对降压药物反应也不同,要在医师指导下,合理选用降压药物。高血压病的治疗通常需要很长时间,要有长期坚持,规律服药的心理准备。治疗要强调平稳降压,理想的降压药物其疗效要持续、平稳、有效。不可根据自己感觉来增减药物;服药要准时,也不可忘记服药或以下次服药时补上次的剂量,更不能自行突然撤换药物。治疗的目的既要降低血压,又要强化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保护作用,综合干预高血压带来的危险。其原则为:安全性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价格合理。

8 自我监测

教会患者家属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时要注意:一般患者需静卧20 min,常规选择早晨清醒但未起床前及晚上睡觉前,血压计要定期检查,以保持其准确性,并应平稳放置,切勿倒置或震荡。打气不可过高、过猛,用后驱尽袖带内的空气。如发现血压计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新测量。须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在测量血压时,血压计“0”点应和肱动脉、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卧位时,和腋中线平。服降压药后2~6 h测血压,短效制剂一般在服药后2 h达到最大限度的降压,中效及长效制剂降压作用高峰分别在服药后2~4、3~6 h出现,此时段测压基本反映了药物的最大降压效果。如患者换用其他药物时,除了以上这些时段外,应该每隔数小时测量1次,或进行24 h血压监测,以确认降压效果帮助治疗。自我监测并记录血压是患者了解病情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同时也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信息。

9 其 他

高血压病患者平时要十分注意避免血压剧变的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如精神创伤、过度疲劳、过度兴奋、寒冷刺激等很易引起复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季节、气候、情绪及体力负荷强弱的变化,避免受寒,注意保暖。用温水洗澡,水温在40 ℃左右,泡澡时间不宜过长。防止便秘,高血压患者切忌久蹲用力排便,否则使腹压增加,突然血压上升。如血压突发升高,应全身放松,静卧休息,立即舌下含服心痛定1片或口服其他降压药,稍觉缓解后即送医院就诊。

另外,还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因某些降压药物有些不良反应),如出现头昏、眼花、恶心、眩晕、昏厥等。预防方法是要避免久站不动、突然下蹲或头部朝下的动作,改变姿势时动作要缓慢,如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要立即平卧,抬高脚部,就可得到缓解。高血压的并发症主要是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尿毒症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如注意头痛性质、精神状态、视力、语言能力、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痰、一侧身体麻木、突然胸骨疼痛及尿量的变化,如发现以上情况异常立即送医院治疗。

以上就是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的主要部分,患者及家人必须有持之以恒的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最终达到防治高血压的目的。

[1] 冀秀芳,高秀峰,吴润梅.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的家庭护理[J].家庭护士,2008,6(2):372-373.

[2] 潘媛.浅论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12):41-42.

[3] 王国霞,侯开云,鲍玉梅.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24):22-23.

R544.1

B

1671-8194(2014)28-0310-02

猜你喜欢
服药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