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自主探究”的有效性

2014-01-27 01:29向君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有效性小学数学

向君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与传统教学相比,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为学生开展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自主探究已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有效性

自主探究式学习其含义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动手实践或者验证探讨解决问题,得出有效结论,从而达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性呢?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首要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入手,用游戏、小故事、实际事例等完成课程的导入部分,课程刚开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的环节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学习。

例如,小学低年级数学中乘法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形象的磁扣在黑板上进行演示,通过之前基础知识的学习,找出几个相同数字相加和乘法之间的转换关系,然后再进行验证。教师也可以采用小故事来串联课堂学习的内容,一节课结束,故事正好也结束,保证学生快乐学习。

二、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问题

数学的学习是从质疑开始的,问题是研究数学的依据。所以教学中,教师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还要会提问题。例如,在学习“圆”的第一节课,从学校的圆形花坛入手,让学生说出实际生活中的圆,通过基本的学习之后,引导学生:圆都有什么特征?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会利用已学的知识展开探讨研究,并得出结论。

三、实际生活和理论知识结合

小学数学每册教材的书后都有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和实际结合,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例如:学习“条形统计图”,可以组织学生把每家每年每月的用水量制成条形统计图,然后做出对比。通过探究学生不但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实际应用,而且通过观察用水量的多少,还有助于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中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陈君芳.试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J].现代教育,2012(7).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有效性小学数学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