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学,生本课堂,让语文充满生命的活力

2014-01-27 01:29郑旦璐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讨论开放学习方式

郑旦璐

摘 要:生本课堂下的语文教学,必须营造开放式学习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多元化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设计多种作业形式使学生乐于做作业,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成为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开放;合作;讨论;学习方式;评价;作业

开放教学,生本课堂与传统教育的师本教育模式是相对的。师本教育体现的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宰者,往往呈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成为皮影戏里的小木偶,教师牵一下学生才会动一动。而生本教育下的开放教学则是以学生为学习语文的主体,教师起到的仅仅是“穿针引线”的作用,角色也从原来的主宰者转换成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简单地说,生本理念下的开放教学就是“教少学多”。

如何有效地融入生本理念,开放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满生命的活力便成了众多教师摸索的一条道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生本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努力营造开放式学习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一、课堂教学的开放

当面对新的教学内容时,可能一部分学生已通过自学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下掌握了全部或部分的内容。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当起同学们的小老师来,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学生能回答的,教师绝不作答,学生不能回答的,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作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课堂参与更为强烈,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学生自然乐于接受。

综上所述,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突破性转变就是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有指导的义务,没有包办、代替的权力。基于这样理念,笔者对《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课前布置了前置性作业,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上课时让学生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所画的句子并分享你的感受,接下来小组交流。然后请学生说一说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以下是师生间的互动片段:

生1:“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我喜欢这一句,因为我觉得这一句写得很美,写出了夜晚星空的美。

师:请你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生读)

生2:“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我喜欢这一句,因为我觉得这一句有“坐、靠、仰、指、数”几个动词。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动词也找得很准,请你带着动作读一读这句话。(生读)

生3:“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我喜欢这一句,因为这一句说明张衡数星星数得很认真。

师:那你能把张衡的认真劲儿读出来吗?(生读)

生4:“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我喜欢这一句,因为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张衡善于观察,发现了星星的运动规律。

生5:“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我喜欢这一句,因为我从这句话中学到了天文知识,而且它还是一个比喻句,把北斗七星比作勺子。

师:你真会读书!那你能说出一个比喻句吗?(生说比喻句)

生6:“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我喜欢这一句,从这句话中看出了张衡坚持不懈的精神。

生7:“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我喜欢这一句,从这句话中看到了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不仅说出了自己对句子的理解,还说出了张衡是一个善于观察、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笔者在抛出学生感兴趣且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研究,最后你会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研究出来的答案就是教师想让他们知道的,有时甚至会更丰富,会给老师带来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这种课堂教学的开放使学生不仅自己收获了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正是语文开放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二、学习方式的开放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教师扮演着“春蚕”、“蜡烛”的角色,为了防止孩子走弯路,便很少让学生自己探究,而是每天辛勤地上课,繁琐地分析,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长此以往,学生便成了知识的奴隶,毫无灵性可言。

如今,生本理念下的教育中的事情大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由学生自己来做——本体在行动中。而讨论就是普遍地让学生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的一种良好方式。

在我们的教学中,即使是原来必须由教师“告诉”学生的识字课,也可以讨论。如:在上《乌鸦喝水》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讨论如何很好地记住“喝”和“渴”。经过几分钟四人小组热烈讨论,一名学生说人口渴了要用“口”喝水,因此,喝是口字旁,人缺少水时会口渴,要补充“水”,因此,渴是三点水。通过这种人人参与的讨论,学生不仅很轻松地学习了相关的知识,而且增强了合作精神和民主意识。

三、教学评价的开放

评价是向学生反馈他们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并不是一项单一的内容,有的学生可能识字本领强,有的是口语交际能力好,有的是写作能力强,而评价则是教师通过对其某一优点的赞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步使学生热爱语文。

1.分层评价

所谓分层评价,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比如每天的作业,根据学生上、中、下三个水平层次,采用A、B、C三个由难到易的题目,只要学生完成基本学习目标就给予表扬,这样,就能真正实现“评价促发展”的根本性目的。

2.在评价主体上,从“一言堂”走向“多元化”

开放的评价体系,一改教师的单向评价,采用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制,即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增加评价的交互性。

3.在评价方法上,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

(1)口述式

在孩子们有进步或表现优异时及时鼓励。

(2)文字式

除了口头上的表扬,笔者还习惯在他们的书上或本子里写下一两句由衷地赞美,如:你真棒!你那工整的字就像你那清秀的脸等等。这样孩子们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肯定,从而激励他们更主动地去学习、去表现自己。

(3)评阳光成长之星

笔者一般一周评一次阳光成长之星,把学习主动、乐于助人,有进步的孩子授予阳光成长之星,并把他们的照片贴在阳光成长卡上。

(4)称号式

教师可以授予学生称号的方式来表扬学生。如:可以给写字好的学生一个“书法家”的称号,给朗诵好的同学授予“播音员”的称号等。除了以上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主动评价,如他们常说的我们一起交流交流,谁来评评我等。从这些日常的用语中就能体会学生之间这种互评互学的氛围是多么浓厚。总而言之,这种开放多元性的评价让学生在自由的评价中爱你的课堂。

四、作业的开放性

传统教育下的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局限,要求“一刀切”,这种现象必然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了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发展。那么,开放性作业就是相对于传统作业而言的。

1.设计差异型作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时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

体验。

如:教完《桂林山水》后,笔者根据所学课文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要求背诵课文,抄写并听写词语;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要默写第二、三小节,并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

2.设计生活型作业,给学生体验的机会

若教师老是把学生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文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到的,我们的思想也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因此,设计应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把语文作业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观察性作业。

如:在教《我们的校园》这篇习作时,笔者先带学生参观了整个校园(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建筑物、植物等)之后,让他们记录下来,这样的开放性作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合作性作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

如:教学《西门豹》这课时,笔者让学生将课文改为课本剧,让学生选最喜欢的角色扮演,其余学生做“群众演员”,让学生投入合作性的作业中。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在合作中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开放性作业让学生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学习从被动到主动,真正开发了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样的生本课堂,开放教学下学习,孩子们如鱼得水,如鸟翔空,使生命绽放,让语文充满生命的活力,让一朵朵生命之花开遍整个神州大地。

参考文献:

[1]方蓉飞.小学语文开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宁波出版社,2013-01.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4]常华锋,朱莉.生本教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9.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南小学)

猜你喜欢
讨论开放学习方式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