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2014-01-27 01:29陈琴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传统课堂网络课堂作文教学

陈琴

摘 要:传统作文课堂教学存在许多缺点,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探究新的作文教学模式,从多方面阐述多媒体网络课堂作文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可取之处。

关键词:作文教学;传统课堂;网络课堂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既令人发愁,又无法摆脱的难题。在对中职学生作文心态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的厌烦心理和畏难情绪十分严重,他们对作文所持的消极态度和由此导致的低下的写作能力,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职作文教学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

一、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存在很多缺点

1.传统课堂作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

它往往在限定的时间内规定内容规定篇幅,从而把学生的创作思维限制在一个个框框格格里而无法自由延展。

2.传统课堂作文教学

用同一标准来要求作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把高度个性化的习作活动约束成高度统一的集体活动,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总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练习,部分学生为了完成练习也只能是匆匆落笔,这样忙于应付甚至连应付都感到困难的课堂作文训练,却要让学生去感兴趣、去喜欢,学生很难做到。

3.传统课堂作文教学,学生创作的主体意识受到严重的压抑

教师永远是权威者,从课堂作文技法指导开始,到发布作文练习指令,一直到最后的作文评析,教师在讲台上以权威者的身份喋喋不休,而讲台下的学生呢,却听得昏昏欲睡。在作文评析中,学生更是没有发言权,面对教师那几条冷冰冰的评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毫无申辩的自由。在这样的作文课堂上,不是“我要写”而是“要我写”。学生没有了自由空间,没有了写作的主体意识,学生感受到的只能是一种沉重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压得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乖乖地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毫无创作的快乐可言。

4.传统课堂作文教学无法解决学生写作的最大困难——材料的匮乏

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学生们“三点一线”的生活限制着他们直面社会的机会,简单的人生经历使他们的生活储备单薄,缺少写作素材;而且由于学习紧张,学生阅读时间相当有限,针对性往往不强,效率不高。

5.传统课堂作文忽视作文教学的交际功能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统作文模式基本上表现为信息的单向传播过程,读者这一环节十分薄弱,不能引起足够的反馈效应,出现只有作者缺乏读者的尴尬,形成只有信息支出缺乏信息收入的不健全的信息传播体系。而且,以纸质作文本传播媒介,也缺乏再生力,只有一个文本,只能让单个的读者作历时性的阅读,无法大面积共时性阅读,从而使信息传播发生障碍,使作者和读者无法正常沟通信息。

6.传统课堂作文教学的弊端还体现在反馈的滞后性

一次课堂练习之后,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逐本批阅,等到下一次讲评,通常要历时两周左右,当初学生完成作文期待反馈、渴望肯定的热情早已被时间冲淡,甚至有可能有学生已经忘了上次作文练习的主题和自己文章的内容,这样的费时低效严重影响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根据成就动机学理论,当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不能及时得到公众的认可,得到的反馈只是一个读者的一个分数、一个“阅”字或一些无关痛痒的空洞的评语,甚至是泥牛入海无声无息,这种期待心理成了学生心里“永远的痛”,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如上所述,传统课堂作文教学存在的很多缺憾,这使得作文教学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当我们仍然处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定调子,学生填格子”的写作教学困境中时,当学生面对传统的稿纸或作文本兴味索然时,我们却发现他们在另一片天地里大展身手。

二、网络课堂作文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化,网络对于我们新生一代来说早已不再陌生。尽管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我们仍然可以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视频聊天问候;可以购买到自己喜欢的物

品;可以工作;可以发表评论;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丰富的资源信息;可以接受远程教育……

1.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课堂作文教学提供了基本条件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目前相当多的学校都配备了电脑及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备,并且有一部分学校已拥有自己的局域网或已同因特网连接,为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的应用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2.教育理论为作文教改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们用力把船划向前。”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扮演着“顾问、参谋、设计者”的角色,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学和做的主人,学生必须具有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探索精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些教学理论给我们提供重建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新课标中关于中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要求方面明确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拓展运用语言文字交流的途径,学会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交流,如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版面设计、制作个人网页和演示文稿。”“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这些给我们进行网络作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人格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总之,社会给教育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改观,教育理论又为教改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网络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习作的一种新型作文模式。

三、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课堂作文教学的可取之处

1.网络作文一定程度上更多关注学生“自我”

学生作什么文,不是教学一言以蔽之,更多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动机;他想什么,想了解什么,想思考什么,最终在他“内心”存底,给了他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因为有自由,他更有动力,更想自由习作。不受约束,“我行我素”,才会写出自己的个性。

2.网络作文关注学生习作的点点滴滴

教师可通过电教控制终端,发现每个学生创作中的哪怕微弱闪光点,予以及时鼓励,学生尝到“习作过程”的愉悦,而非一棍子打死的“不行”。这样,就使得学生进入习作过程的愉悦之良性循环,而非“我写不好”而惧怕,不敢写,以不会写的最终沮丧结局。

3.网络习作摒弃了结果重视过程

学生根据自己能力习作,可同老师、同学,甚至任何读者交流。他们愉悦在创作过程和创作结果之间。

4.网络习作给了学生更加广阔的自由选择空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更大的自由权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是“学生不会什么,而非学生会什么”。网络习作就是关注学生会什么,因而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

5.网络习作正充满着“愉悦及欢乐”

学生写作自己喜好的东西,它饱含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他的喜、怒、哀、乐、惊、恐、悲无不展现在他的习作中。他可以把他的这些情感和他的读者进行交流、分享,以此来更加丰富他的个人情感体验。

6.网络习作不受外在规则和主动参与的限制

网络习作少有规则,只要有你的读者群,文可长可短,可大可小。在习作者和读者的你来我往的交流中,增强学生习作的积极主动性。因为有读者的赞誉、批评,习作者自然就有他的回应,在不知不觉中,他便知晓于习作——习惯成自然。

参考文献:

[1]祁正飞.职高对话型作文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3).

[2]顾连梅.新课程背景下中职生生活写作研究与探索.华东师范大学,2006(4).

[3]张良金.新课标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上海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 苏州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传统课堂网络课堂作文教学
再续华教使命,网络课堂传佳音
疫情背景下 网络课堂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解读我校“五字高效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