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原的一朵奇葩
——彝族舞蹈撮泰吉初探

2014-01-28 13:44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3
大众文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彝族舞蹈文化

吕 婧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3)

贵州高原的一朵奇葩
——彝族舞蹈撮泰吉初探

吕 婧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3)

彝族是贵州特有的少数民族,彝族文化以其特有的舞蹈魅力、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少数民族这块宝地上熠熠发光。而撮泰吉作为彝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与彝族舞蹈相结合,彼此促进日臻完美。本文从彝族舞蹈撮泰吉的文化生境、舞蹈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彝族舞蹈背景下 撮泰吉的发展现状、民族形态特征,并对撮泰吉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彝族;撮泰吉;舞蹈

彝族是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属于本民族自己的音乐和独特的舞蹈形式。舞蹈撮泰吉作为彝族人世代相传的一种独有的艺术形式,因民间信仰和祖先祭祀的功能而成为当地民众祭祀祖先、护佑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重要方式,深深植根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及文化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舞蹈撮泰吉作为区域文化历史交流中多民族间交流团结互助的重要纽带,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价值、巨大的精神和文化价值。

一、文化环境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有一个叫“板底乡裸嘎寨”的村寨是撮泰吉这种古老的戏剧形态的发源地。板底乡裸嘎寨,海拔两千八百多米,从地理位置上看,近似一块八卦形的宝地。这里山高箐密,气候寒冷,霜冻期长,阳光辐射强。主要作物有玉米、洋芋、荞麦等,单产量很低。村里只有几十余户彝族人家,以种植土豆荞麦玉米为生,生活十分清苦。崎岖的山路,偏远的村落,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却孕育着流传千百年的独具民族风格特色的傩戏撮泰吉。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撮”字意为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游戏,通译为“变人戏”或“人类变化的戏”。据当地传说,远古时,连年大旱,庄稼枯死,人也死了大半,后又天降大雪,种子也没有了,人们正绝望之时,天神派“撮泰阿摩”(祖先的魂灵)送来粮食、种子并帮助人们耕种,解救了人们。从此,凡遇年景不好或天灾人祸,人们便在古历十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彝族古历为十月太阳历),扮为撮泰阿摩,表演此过程,以此驱除邪祟,祈求人畜兴旺,风调雨顺。撮泰吉由此成为板底乡裸嘎寨人禳灾祈福以获得心灵慰藉的一种主要方式,又因其历史悠久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人类的祖宗戏”“舞蹈中的活化石”。

二、民族形态特征

自古以来,彝族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万物有灵的崇拜,使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宗教文化。彝族人通过自己的智慧将这种文化融入戏曲舞蹈,使应运而生的撮泰吉蒙上一层原始神秘的面纱。日积月累,撮泰吉形成了独具风格特色、经久不衰的民族文化。

1.表现形式

在撮泰吉的编演当中,人们通常以佩戴面具的方式示人,通过面具的大小、形状、纹饰来区分人们所扮演的角色。撮泰吉有演员、有角色、有道具、有剧情,演出通常在夜间进行。在深夜神秘恐怖的气氛下,火把灯笼闪亮发光,交相辉映,十分壮观。传统的撮泰吉表演,包含驱灾除邪,迎祥纳福,可分为祭祀、正戏、喜庆、扫火星几个部分,其中“扫火星”仅限正月十五举行。演出通常有十至十七人参加,三人演狮子,两人扮牛,二人击打锣鼓,四人打灯笼火把,六人扮角色。角色分别是,热嘎阿布(山林老人或山神)、两千岁(自然与智慧的化身)、不戴面具(用正常人的语调说话)、青布包头(用玉米棒插于头上表示金角义为古老)、戴细绳或麦草制作假须(象征长寿)、戴着两个生鸡蛋壳连绑而成的眼睛(象征透视混沌与朦胧,看清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扮演者多为世袭,一般不能改变)、阿布摩(老爷爷,一千七百岁,戴白须面具,起面具最宽大厚重加白纹饰,黑头巾包头呈圆锥状,象征苍老)、阿达姆(老婆婆,老奶奶,一千五百岁,是阿布摩的配偶,戴无须面具,面具大至呈圆盘脸状上端画螺旋的白线纹,脸庞部位画下斜波浪白纹饰,用黑布包头为圆锥状,初上场时背婴儿阿安)、麻洪摩(苗族老人,男性,一千两百岁,戴黑须面具,画直式波浪白纹饰)、阿安(小娃娃,是阿布摩阿达姆之子,戴无须白色纹饰小面具,在正戏下半场方才入场)。整个表演中,耕作和喜庆是全戏的核心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

耕作为撮泰吉的正戏,内容是反映先民创业、生产、繁衍、迁徙的历史,主要通过惹戛阿布与阿布摩的对话完成。在表演过程中,山神惹戛阿布对其他戴面具的撮泰们进行一些劳动技能的培训,譬如:犁地、撒种、驯牛、薅锄、收割、脱粒等,同时在劳动休息的间歇还穿插了给小孩喂奶的一系列动作,充满生活气息。而喜庆主要表现的是丰收后的欢庆。阿安在阿达姆的怀中吃奶,场上一派丰收景象。在锣、钵声中,舞狮人和狮子登场,几个演员挥舞棍棒逗耍狮子,以庆祝粮食丰收,场面喜庆、气氛十分热烈。

撮泰吉演绎的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寄托,表现彝族人在艰苦的生存环境和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赖和畏惧。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具有灵性的,因此,人们将天降甘露,山川树木,季节变化,自然灾害,生殖繁衍等自然变化规律视为神灵的产物,都通过舞蹈演绎得淋漓尽致。

2.宗教信仰与舞蹈

宗教祭祀的舞蹈形式常常出现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不同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崇拜信仰的对象,每逢盛大节日,人们都会用各式各样的仪式来祈祷神灵的庇佑。彝族又被称为火的民族,这个身处大山之中民族,地理环境的恶劣使“火”在彝族人民心中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如烙印般深深印在自己的思想里并创造出异彩纷呈的舞蹈艺术。因此,不少彝族歌舞以“火”为题材来表现其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火把舞”“火龙戏珠舞”“接火把”等等。这类舞蹈其动作夸张大胆、粗狂豪放、动感十足。熊熊的烈火,热情的民族,多样的舞蹈种类,彝族人民将生活的智慧融入舞蹈。在撮泰吉的表演环节中,最后的一个大项目是扫寨,也叫“扫火星”,时间限定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彝族人认为火有二重性,即吉火和凶火之分,要扫除凶火才能保证安宁。

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精神寄托,彝族人通过撮泰吉舞蹈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彝族的艺术文化得以流传不断发展延续至今的原因。

3.文化与精神价值

作为彝族文化的遗产,撮泰吉深深地蕴藏一种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从文化价值看,撮泰吉的表演中有很大部分是作为神灵、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山神老人惹戛阿布对其他四个撮泰老人们进行一些劳动技能培训的内容深含浓厚的农业文化意味;山神老人惹戛阿布领诵的关于驱邪、讲史、祝福等一些祭祀用的祝词和祈愿表现出深重的祭祀文化色彩。而且,撮泰吉的整个表演过程已经具备了戏剧的基本要素,对研究人类戏剧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精神价值看,撮泰吉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气魄雄浑、情节拙朴、动作原始粗犷,特别是长途跋涉的迁徙过程中,体现了先民不畏艰险、勇敢地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精神和求生存的顽强意志。同时,在声声纳吉祈福中,也凸显了先民祈求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以及积极的生活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撮泰吉体现的是彝族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种积极向上具有凝聚力的民族意识。

三、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撮泰吉因在一个偏远的区域流传并较少受到外界影响而一直延续下来,但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受现代交通的拓展和延伸、信息化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只被少数人掌握和传承的艺术显得十分脆弱,正面临被慢慢汉化并逐渐消亡的危险。而撮泰吉原始戏剧样板戏本身,受地域时间(撮泰吉只在特定时间表演)的限制极大。众所周知,彝族舞蹈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其稳定的农耕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造成人们长期有序的固定在某一村寨生活,这样,群体性舞蹈队的建立才能够稳定,排练才有条件展开。而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者日渐增多,人员流动性很大,导致不少村寨都很难组建舞蹈表演队,即使勉强组建起来,也难以经常排练舞蹈。再则,由于人员外流和经济结构的改变,使得传统的民俗活动也相对减少,因节日民俗活动的主体是青年和舞蹈队,青年都不在村寨,节日民俗活动就无法正常举行,这就从根基上动摇了其生存与发展,致使撮泰吉的传承与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地保存撮泰吉这种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遗产,彰显其本身的价值,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作为撮泰吉仅存地的毕节地区,有关部门应组织专门人员将这古老的民间艺术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整理出具体的文字图像资料。县乡级行政单位建立研究培训基地,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技艺交流与比赛,并借此开展文化宣传、知识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使撮泰吉能够较好完整地保存下来。

第二,将彝族舞蹈撮泰吉纳入音乐课堂,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更多具有贵州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开拓视野,达到对自己本民族事物的认识和传承的目的,又可以让撮泰吉这类稀有珍贵的艺术文化得以流传、创新,使之更富生命力。在今后全国的文艺汇演中,我省也会因为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资源而占领先机,获得更多的荣誉,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

第三,政府应尽快制订保护撮泰吉的措施,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和财政资金的投入。撮泰吉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非物质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舞蹈艺术,而且是了解彝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威宁县板底乡政府为撮泰吉提供了专门的文化活动中心用于撮泰吉的排练,并每年都组织其到省内外进行表演,以扩大知名度。但这远远不够,在县政府方面,应筹建一支专业表演队,便于随时表演。关于表演队的费用,省、市、县应投入一定的经费,让演员有固定的收入,免其后顾之忧安心排练,避免他们外出打工,导致人才的外流。

总之,保护和传承撮泰吉对彝族地区的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保护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政府的大力扶持,为其营造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外,更需要人们不断寻求新途径、新方法来传承弘扬撮泰吉的文化魅力。只有这样,彝族舞蹈撮泰吉---这朵贵州高原的奇葩才会更加绚烂。

[1]顾朴光.变人戏产生年代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8.(3).

[2]顾朴光.彝族古戏“撮泰吉”浅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89.(4).

[3]陈世鹏.《撮泰吉》文化现象溯源[J].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2(2) .

[4]陈英.陈英彝学研究文集[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5]庹修明.威宁彝族“撮泰吉”[N].中国民族报,2004- 01- 09.

[6]潘朝霖,中原律子.彝族变人戏— —“撮泰吉”的情况调查[J].彝族文化,1989(年刊).

[7]王明贵.《撮泰吉》与彝族寻根哲学观[J].民族文学研究.2006.(2).

猜你喜欢
彝族舞蹈文化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舞蹈课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谁远谁近?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