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寓言书
——试析《乡村医生》的不确定性与隐喻性

2014-01-28 13:44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大众文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罗莎卡夫卡不确定性

廖 娟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现代寓言书
——试析《乡村医生》的不确定性与隐喻性

廖 娟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卡夫卡被誉为“现代主义小说之父”,其作品充满了荒诞与不确定性。他的著名小说《乡村医生》中人物,时间和场景等的不确定性更是揭示了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状况的不确定性。同时他的小说也被称为“寓言小说”具有强烈的隐喻性。《乡村医生》更是把这种隐喻性发挥到极致,影射了现代社会人类孤独无助,人情冷漠的精神困境与危机。

卡夫卡;乡村医生;不确定性;隐喻性

有人曾说读卡夫卡的作品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卡夫卡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迷宫般的世界,一切看似合理,却又充满不确定性和荒诞性。人物在各种异己力量的压制中,苦苦找寻出路,却只是在做无助挣扎,最后陷入深深的绝望中,孤立无援。

一、不确定性——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状况的不确定性

卡夫卡的小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似乎所有简单的抽象概括都显得捉襟见肘,难以自圆其说。令人很难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和人物的语言等有个深刻的理解。

(一)人物身份和行为的不确定性

《乡村医生》开篇出现的医生身份模糊,我们只知道他有个侍女罗莎,至于其他信息一概不知。他自诩是个“尽心尽责,甚至都有点过了分”1的医生,但是这个职业也让人生疑。他给少年看病,只把头贴在少年胸口上一听,就得出诊断结果:这男孩是健康的,但之后他又说少年有个巴掌大的伤口,前后结果偏差之大,其敷衍态度不是正规医生应有的表现。人物身份的这种不确定性,在《城堡》中也有体现,K一直称自己是土地测量员,但他看到两个助手时,也没有很熟悉他们的感觉,反而像是他和助手们的初次见面。卡夫卡在此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生存状况的危机,在重重异己力量的压制下,人们的个性和自我身份认同逐步散失,失去定位,丧失特点。医生的某些行为也是非理性的,无法用正常思维来断定。当他觉得借马匹已经“毫无希望”,就“下意识地抬起脚来踢了一脚那几年来没有使用的破旧了的猪圈门”2,居然真的出来了两匹马。他的这种意识不是基于某种缘由,有点神经兮兮的,好像他就知道会有什么藏在猪圈里。这一切是如此荒诞、神秘。这种荒诞、神秘的非理性主义色彩无疑带来了不确定性。猪圈中凭空出现的马匹和马夫究竟来自何方?马夫的行为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一方面他非礼侍女罗莎,另一方面他又帮助医生,让人猜不透其目的。总之,文中人物行为离奇,不合常规,甚至扭曲变形,令人疑惑,不过正因为这些不确定性让我们看到现代社会人们的迷茫、困惑,以及人情的冷漠。

(二)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个体语言的不确定性

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个体语言来看,人物常常思想混乱,言语矛盾,不知所云。病人家属殷勤替医生脱大衣、献酒。医生初步诊断男孩身体健康,正准备回去时,他们却很失望,“于是我有几分准备在某种情况下承认这少年也许确实有病”。3病人家属的怪异行为反映出现代社会人们的信任危机严重,医生的心理活动表明信任的缺失会使人们选择相信谎言,赢得某种“信任”,而当真相摆在面前时,他们反而不相信了,医生就曾挑明他们就算知道了,也不会相信,这是何其的讽刺!在初步确诊男孩身体健康时,医生就抱怨“全区的人都利用我的夜铃之便来折磨我”4,这看上去是情有可原,但之后他却发现了男孩的大伤口,在匆忙逃离中痛呼:“受骗了!受骗了!”5既然有病患,那夜铃就不算是虚假的,他说的话同事实相矛盾。所以这里的夜铃声也变得不确定,而是别有所指。在雪原上,医生耳边回响童谣:“高兴吧,病号们,医生已躺下床去陪伴你们!”6这里高兴的原因实在是让人不知所谓。他们不去了解病人是否高兴,(实际病人还抱怨医生缩小了他临终的床的面积呢),也不在乎医生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唯一目的就是利用医生治愈少年。现代社会中人们各自思维,偏安于自己的世界,他人只是通向目的的途径,整体生存空间缺少协和。除却人与人间的距离感,个人面对外在世界也充满着无法摆脱的孤独感。虽然文中人物话语和心理活动有着许多模糊、不确定的意指,造成了诸多阅读难度,但这迷幻般的魅力也吸引我们去阅读,并揭示了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状况的不确定性。

此外,正如孙坤荣所分析“作品是在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之外展开的,所描述的故事没有具体的时间,也没有确定的地点,更没有加以说明的背景”。7比如医生只一刹那功夫就到了十里外病人的家,当医生从病人家逃离时,马车在雪地里磨蹭着,却永远回不了家。场景变化显得荒诞突兀,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医生家与病人家的距离就已经千差万别。同样,故事发生的时间也让人疑惑不解。开篇医生的马在冰天雪地冻死,故事发生在雪夜看似是无疑了,但是按照生活经验,老师雪夜带着学生合唱队站在病人家门口唱歌的行为是不会存在的,那这样看来,故事就不会是发生在雪夜里。不过很多时候卡夫卡的作品都是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事物常常相互矛盾,混乱离奇,让人无法理解,不能全面把握的,这种不确定性也是他的作品能够深深吸引众多读者的原因之一。

二、隐喻性——现代社会人类的精神困境与精神危机

《乡村医生》是卡夫卡视为自己最满意的少数短篇之一,8也被认为是最难理解的作品之一。之所以难以理解,有诸多因素,如小说的梦幻性、隐喻性、象征性等等,而《乡村医生》更是把卡夫卡作品的隐喻性发挥到了极致,影射了现代社会人类孤独无助,人情冷漠的精神困境与危机。

(一)医生与罗莎关系的隐喻性

医生对于侍女罗莎的态度令人费解。医生多年来几乎没有留意过她,而当马夫对罗莎无礼时,医生却立即跳出来保护她,就连他去看病时,也为罗莎的处境担忧。这里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不像雇佣更像恋人。但是,当医生明知把罗莎一个人丢在家里,必遭马夫的欺辱,他还是牺牲罗莎,去履行医生的职责。在此,医生的行为揭示了家庭与事业难以均衡,一旦偏重一方,另一方势必会有所忽略,所以人必须在这两者中有所舍弃。当男女面临家庭与事业的抉择时:女人视男人为惟一依靠,把家庭美满当做生活的中心,所以罗莎成全了医生。可是男人却视女人为附属品,将工作当做生命,因此,罗莎注定是牺牲的对象。同时这也隐喻卡夫卡一生中3次订婚,最后都以分手告终的奇特经历。而医生的出诊象征着卡夫卡写作。这也就解释了卡夫卡对待事业与婚姻的矛盾态度,以及他关于写作必须以牺牲婚姻为代价的认识。

(二)两匹马的隐喻性

这两匹马在文中占据着重要作用。有评论家认为“这两匹马象征着帮助医生摆脱困境,去从事正当的事业的力量,寄托着卡夫卡冲出禁锢,反抗压抑,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9但仔细想来,马在不同场合的出现对应医生复杂的心理活动。猪圈里突兀跑出的两匹马是医生当时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即希望有马出现,理智上又知道是不可能的。虽然社会人情冷漠,但卡夫卡没有绝望,马匹的出现就象征着希望。医生驾着马车只一刹那就到了病人的院门外,这既表达出医生医治病人的迫切性,也表明他离开罗莎时忐忑不安的心理。然后不久医生萌生了回去救罗莎的想法,这两匹马也理解他似的,把头从窗户里探进来。这体现了医生想要逃离,却又孤立无援的状态,所以把马匹看成是他重获自由的帮手。当医生再次给男孩检查时,两匹马同时嘶鸣,好像是上帝特地安排来帮助他检查病人的,结果医生真的发现了少年的伤口。马的嘶鸣就如同医生心中的悲鸣,牺牲罗莎的痛苦和不得不承认少年有病的无奈。最后医生驾着马车狼狈出逃。

(三)伤口的隐喻性

“在少年的右侧敞露着一个巴掌大的伤口,像朵玫瑰……一如露天矿的矿石”,10伤口的蛆虫也是玫瑰色,在血污里蠕动着。爬满蛆虫的丑陋伤口被描述成美丽的玫瑰色,透露着一股诡异,让人想到“恶之花”。此外,伤口被比喻成矿石,也是很新奇的。不过联系到《乡村医生》的写作时代背景,我们就不难从中找到答案。当时正值一战期间,人们饱受心灵创伤,采矿业却欣欣向荣,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棘手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这里少年的伤口也警示我们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否则将难免遭环境报复。男孩把伤口看做他在世上“全部的装备”,而医生也说这是别人想要得到的伤口,这看来虽可笑,却折射出现实社会中,人们正在被各种异己力量吞没,逐渐失去了自我,更悲哀的是还要靠着那邪恶力量造成的伤害来让自我身份被人识别。病人家属和村里的长者脱光医生的衣服让他紧挨着男孩的伤口躺着,然后离去。巴兹尔•布萨卡称“这种奇特的治疗方式与男孩伤口的发现过程一样,颠覆了日常经验和理性……它给人的印象不是在治病,倒是像一场婚礼”。因为玫瑰色的伤口与人名罗莎近于谐音,这也暗示了医生与罗莎关系的不平常。这里的伤口不仅是表面的生理伤口,也是心理伤口。隐喻着现代社会每个人身上都有个“伤口”(心理疾病),有的显而易见,有的却不易察觉出,这种“伤口”不是单靠医生和药物能够治愈的。医生与病人同躺一张床上,本身就具有讽刺性,连医生都有病、有“伤口”,需要卧床治疗,还能指望少年获得救赎?医生从少年家仓皇逃出,更说明了少年伤口的无可救药,透露着一种令人绝望的气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那件挂在车尾拖行的皮大衣,皮大衣代表着医生的灵魂,虽然他“赤裸的身体”得救了,但灵魂已经在尘世中被蹂躏得千疮百孔,最后得到的不是释然,而是一种更深刻的空虚、迷茫、和缺乏归属感。这显示出群体对个体生存的挟制,人对环境的无能为力、逆来顺受。病人中那些“心灵手巧的家伙"不肯帮忙取皮大衣,更隐喻了现代社会人情冷淡,连举手之劳的事情都不愿做,更加重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孤立无援之感。

三、结语

卡夫卡的小说不能简单的用常规经验来解释,里面充满了怪诞与不确定性,让人难以把握,深入揭示了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状况的不确定性,《乡村医生》同时也是一部带有强烈寓言色彩的小说,通过医生治病的荒诞故事影射了现代社会人类孤独无助,人情冷漠的精神困境,预言了随之而来的深重精神危机。

注释:

1.卡夫卡著,张荣昌、叶廷芳译,《卡夫卡小说精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70页.

2.同上,第269页.

3.卡夫卡著,张荣昌、叶廷芳译,《卡夫卡小说精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371页.

4.同上,第371页.

5.同上,第373页.

6.同上,第373页.

7.卡夫卡著,孙坤荣选编《卡夫卡短篇小说选》,北京:外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8.叶廷芳编,《论卡夫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9.卡夫卡著,玲子、陶然编《卡夫卡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10.卡夫卡著,张荣昌、叶廷芳译,《卡夫卡小说精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371页.

11.叶廷芳,乡村医生—— “内宇宙”幻化的现代神话,北京: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2).

[1]孙坤荣选编.卡夫卡短篇小说选[M].北京:外国文艺出版社,1987.

[2]鲁迅.彷徨.自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马克斯.勃罗德.《诉讼》第一、二、三版后记[A].叶廷芳编.论卡夫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卡夫卡.卡夫卡文集〔M〕.玲子,陶然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5]叶廷芳.乡村医生—— “内宇宙”幻化的现代神话〔J〕北京:外国文学研究,2002(2).

猜你喜欢
罗莎卡夫卡不确定性
随机不确定性影响下某航炮发射动力学仿真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两次阅读和讲授卡夫卡作品的体会
学术卡夫卡
城堡里的卡夫卡
神秘邮件
两只羊的故事(上)
卡夫卡向父亲示弱
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不确定性与希望并存
两英亩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