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乐鉴赏谈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融合

2014-01-28 13:44张金星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文化

张金星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基于音乐鉴赏谈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融合

张金星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音乐与文化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依附、促进与融合,音乐促进着相关文化的不断发展,而文化的不断进步也衍生了更多好的音乐鼓舞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音乐鉴赏;音乐;相关文化

音乐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如是说,音乐的伟大力量在于它丰富的是人们高深莫测的精神领域以及心灵世界。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从那些拥有纪念意义和催人奋进的曲子来讲,它们往往都是某个时代的象征,它们容易被人想起、记起,但也容易被人遗忘。因此,人们久而久之有了有了不同的音乐鉴赏眼光和情操,再而将个人对音乐的认知和鉴赏乃至思考融合到生活中和社会中,音乐也就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了社会的相关文化中,形成一种不可忽视的艺术。

一、音乐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音乐是特殊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文化是博大精深和高深莫测的,但是音乐可以作为载体将之转换成通俗易懂的东西,通过音乐的传递和渲染,我们可以感知一种文化,了解一种文化,进而体会一种文化。反之亦然,了解和熟知一种文化,方可真正领悟音乐所表达的意义和其独特的的魅力,人类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喜怒哀乐,表达生活中的林林种种,久而久之,音乐与文化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息息相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期形成的音乐各具特色并形成时代的标志,独有的音乐标志与独有的时代特征是紧密相关的,它一同记录这悠久的文化,表达着深刻的思想情感。

《十送红军》是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的歌曲它那种凄凉中略带柔情,悠扬婉转的歌声,给让每个人的脑海里都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表达了村民对红军的深厚情谊。《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表达中国人民在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都会努力的捍卫我们伟大祖国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威信力,而且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顽强的意志力和永远不向困难屈服的精神。这些让人无法忘怀的音乐都是时代的不可抹去的印记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由中国十分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衍生而来,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单单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同样的相互关系使得民族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就这样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结合。具体的讲从音乐鉴赏中我们看到了音乐与相关文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音乐和文学就如同一根树上的枝桠,本是同根生,具有着许多相通和相似的地方。

一直以来,中国的文学与音乐就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从最起始的《诗经》到后来的唐宋诗词、元代名曲都是可以用曲子来表现,并让人们将其唱出,音乐课堂教学中往往也需要通过文学的辅助作用来对课堂所需要的情境和气氛进行烘托,这样不单单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情感。

曾经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说过“音乐与诗的契合是一种最天然的艺术”。不难发现,许多歌曲的在作词时就仿佛作诗一样,因而歌词都像是一首首婉转动听的诗,因而通过让学生解读、理解和感悟歌词中独有的美,也会使他们产生文学的灵感。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曾经让学生试着将一首歌词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并且进一步加深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利于老师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出最佳的情感。例如,一节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的音乐欣赏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慢慢回想、细细回味首子中独有的旋律和优美的乐章,然后对乐曲的情绪进行感知后的基础上再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乐曲搭配上一首自己认为与其意境相符合的古诗词,这样把听觉上的感受转化成一种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艺术,切实提高了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文学素养。

二、音乐与文化的相互依附

音乐艺术一直以来都不曾单一的存在,它的产生时期都一般为某一个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各地区的特色,任何一种音乐都是文化的产物,二者相互依附,如果音乐离开了文化,那么音乐就变成了没有源头的泉水,没有根的木头。

音乐作用于诗词歌赋、文学、绘画等文化方面。根据文学作品而演变出来的音乐不胜枚举。《梁山伯与祝英台》《新白娘子传奇》《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音乐如今依然朗朗上口。虽然音乐这种文化形式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再现,但却能让作品中所蕴藏的情感感情和意义得到升华并能很好的让人们领悟。音乐在影响绘画方面也同样如此。从画面内所使用的线条、画面的整体构图和画面所使用的色彩中可以感受和领悟到跳动的音符以及音乐的旋律、节拍及曲式,是人们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画面。正如那句话“声音是一种可以被人们听得见的色彩,色彩又是一种可以看得见的声音”。

三、音乐与文化的相互促进

音乐源于文化但又高于文化,音乐不单单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一种浓缩。音乐记载着社会文化,也引导着人类历史文明不断发展,音乐与文化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我党“三个代表”中明确提到代表先进的文化,而推进文化的发展,音乐是其最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音乐可以鞭挞、揭露社会的阴暗,颂扬社会文明,进而达到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革命时期很多艺术学院的建立也培养除了一大批革命文艺骨干,文艺精英们创作出了一批批鼓舞人心的令人精神振奋的革命歌曲。《黄河大合唱》等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当然,音乐不仅在革命时代对文化和社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当今的社会和当代的人来说,每个人都怀有微妙的音乐心理,音乐的神奇作用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心态。试想:“音乐能带给你什么?”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快乐、幸福、悠闲的感觉。其实,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这些,如果我们用心听那些美妙的音乐,不难感受出那份宁静、满足、安详、舒适等。

四、结论

音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人们跳动的心脏、跳动的脉搏、均匀的呼吸、有节奏的走路步伐、健美和跑步都带有音乐的节奏;大自然的鸟鸣声、河流风雨声、都带有音乐的旋律;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蕴藏着音乐的节拍。人们需要音乐这一艺术形式来刻画自己的美好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如果某一天我们将音乐这一要素撤离人们的生活,也许生活这张色彩斑斓的图画瞬间会变成灰白色,而作为生活主角,我们也会瞬间觉得乏味与不安。总而言之,音乐是文化的音乐,文化是蕴含着音乐的文化,二者相互融通并继续传承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地传承我们的文化,尽情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1]董学文.艺术教育是灵魂的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2000(4):119-120.

[2]陈小奇.新世纪出版社[J].世纪教育,2008(11):66-68.

[3]威廉.安德森.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70-71.

[4]颜建国.音乐文化产业与执政效能[J].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6):77-78.

[5]余开基.音乐文化修养与赏析[J].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10):123.

张金星,出生年月:1984年1月23日,性别:男,籍贯:陕西靖边,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