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

2014-01-28 13:44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乐曲钢琴

冉 茜 (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论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

冉 茜 (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钢琴演奏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而决定演奏者是否有娴熟演奏技巧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其是否具备丰富的乐感。那么,钢琴教学就应该以此作为理论指导,针对当前钢琴教学中学生缺乏音乐美感和情感魅力的问题,重视对于学生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工作,从而使得钢琴教学能够在富有乐感的学生群体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钢琴教学的实效性。

钢琴教学;学生乐感;培养策略

一、引言

我们现有的钢琴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利的教学情况与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也较为熟练,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感受到钢琴音乐的美妙,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学生在进行钢琴演奏的时候,只是注重了钢琴演奏技巧,而对于钢琴演奏所需的乐感体验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使得钢琴演奏效果不佳,无法给听众带来极大的音乐感染力与吸引力。即使有少数学生能够表现出一定的乐感,但是,他们的乐感程度显然不够。这是因为乐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与充足的功夫才能够逐渐培养并提高起来。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有效培养策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乐感,改进当前钢琴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鉴于当前我国钢琴教学过程中学生乐感不强的现状,我们充分意识到了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乐感。具体来说,学生乐感培养的必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激发出学生学习钢琴的原动力

钢琴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乐感,其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钢琴的兴趣与激情,让他们在学习和练习钢琴的时候,能够从内心里迸发出一种较大的冲动与激情。否则,仅仅依靠钢琴教师与其他外部条件的压制来让学生学习和练习钢琴,效果显然是不够好的。我们必须让学生从内心里有着学习钢琴的主动积极性。而乐感的培养则是促进学生迸发激情的有效手段之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2.提高学生练琴的整体效果

钢琴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娴熟的演奏技巧以外,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乐感,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钢琴演奏与练习的音乐效果。因为只有当学生的乐感变得丰盈的时候,学生才可能真正陶醉于钢琴的练习与演奏当中去,才能够获得美的音乐享受,并进入到钢琴演奏的美妙境界当中去,并能够以较为独特的视角来审视乐曲特点与精华部分,让整个钢琴演奏变成一次完美的精神之旅。

3.满足学生潜在内心的练琴渴望

钢琴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与提高,将使得整个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内心里对于钢琴音乐的深切渴望与更高精神层面的追求。事实上,一些学生对于自己的乐感不够强也有所认识,但是,他们并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培养与提高。因此,我们说,学生本身也已经意识到了乐感培养的重要性。作为钢琴教师来说,更应该创造各种条件来培养学生乐感,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对于乐感提升的强烈渴求。

三、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

应该来说,一个人的乐感并不是完全靠天赋得来的,虽然说我们必须承认一些人对于乐感的感知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乐感仍然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与培养来造就的。它是一种全面的音乐素养与才能的集中体现。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出类似“贝多芬”“莫扎特”这样的顶级人物,而是说要想把钢琴演奏效果推向一个高潮的话,就应该重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与训练。钢琴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培养,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让他们内心对音乐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让他们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能够使得自身的乐感成为表现音乐的灵魂所在。因此,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应该是每一位学习钢琴学生的愿望和追求。然而,现实的钢琴教学情况却表现的差强人意,很多钢琴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仅仅把关注点放在对学生钢琴演奏技巧和其他基本功的训练方面,从而使得钢琴演奏显得缺乏必要的音乐感染力。那么,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学生乐感培养策略,尽快提高学生的乐感。具体培养策略如下。

1.重视对于学生听力能力的培训

钢琴教学的乐感培养,首先就要从听力方面入手,它是培养学生乐感的基础所在。这是因为钢琴教学乐感的最基本能力就是学生的听力能力。所谓听力就是指学生接受声音、分辨声音的一种能力。那么,钢琴教师就应该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其主要表现在对声音、音色的追求以及曲调感、节奏感和多声部音乐感等。这就要求钢琴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能够辨别出自己琴声的好坏,找出一些问题和毛病。钢琴学生就应该同时重视视唱练耳课,全面加强乐理知识的同时,更为系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因此,我们说,钢琴教学中必须以听作为手段来切实培养学生的乐感,使学生达到一种忘我的演奏意境。

2.重视对于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

这就是说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学生的乐感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当然,我们这里的所说的音乐欣赏能力,并不指单纯的欣赏钢琴乐曲,而是说钢琴教师应该给学生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听听各种音乐作品。如果说课堂上的音乐欣赏课的时间不够充裕,钢琴教师还可以督促学生家长配合起来给学生创造有利的音乐欣赏环境,让学生课内课外都有充足的条件浸润在音乐熏陶的良好环境中,让学生通过长期连续的音乐欣赏来提升自己对于音乐语言以及音色的认知能力,并慢慢把这些认知能力提升到乐感的层次上去。如果有条件的话,钢琴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去参加各种现场的音乐会,让他们切实投入到各种音乐艺术的实践当中去,在其他高水平演奏家的实践演奏中汲取经验和精华,逐步的把对乐感的培养由量变实现质变。

3.重视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

钢琴教学既然属于音乐性质的教学课程,其当然离不开音乐专业知识的教授与体验。那么,作为钢琴音乐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乐谱教学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钢琴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从而切实提高与培养学生的乐感。事实上,乐谱是音乐传达与表现的重要载体,钢琴演奏者必须准确把握好乐谱,从而更好的了解乐曲的音乐内涵。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钢琴教师必须重视对于学生读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尤其要引导并帮助学生读懂乐曲中的指法、乐句及各类表情记号等,让学生精心研读乐谱,仔细分析音乐,使学生避免练琴的盲目性,逐步实现钢琴演奏技术与音乐内容的完美统一。这就是说钢琴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浏览乐谱, 看清所有符号并理解其含义,分析曲式结构和调性、和声,查阅有关文字资料,了解作品的创作风格及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等,从而让学生具备较高的读谱能力,为培养并提高他们的乐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4.重视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钢琴教学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艺术类课程,其教学过程中除了以上几点以外需要着重进行培养与提高以外,钢琴教师还应该重视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与激发。这是因为学生在表现出一定音乐乐感的时候,必须配备相应的想象力作为条件。否则,学生的乐感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果离开了丰富的想象力,将变得无法言表。因此,钢琴教师必须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于学生在演奏每一首乐曲时,其脑海中所形成的对这些乐曲的整体认识和感悟力。钢琴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启发的方法来让学生增加音乐知识面的同时,丰富自己的音乐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主动把这些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钢琴演奏练习当中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甚至可以把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看作是培养并提高学生乐感的必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其对于音乐的感知力就越丰满,对于乐曲的理解力就越深刻,对于音乐意境的感知就越鲜明。

5.重视学生对乐曲作品的分析能力培养

钢琴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师不应该盲目的从抽象的角度入手,也应该对于学生钢琴演奏基本技术的培养与提高,引导学生对乐曲进行深入且准确的分析,增强他们提高乐感的技术保障。这就是说,任何一首音乐作品,其创作者都是拥有一定的思想情感与丰富想象力在作品当中的。那么,演奏者就应该在演奏之前,深入分析这些乐曲中所包含的各种内涵与外延。一般来说,乐曲的创作手段主要包含了作品的分句、层次、和声、调性、速度和力度等。我们必须对这些技术手段加以深入且细致的分析,从而为学生提高乐感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性保障。比如说,在分析乐句的呼吸方面,钢琴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句头、句尾及乐句的高点处理技术,从而体现出合理的音乐发展倾向。在分析作品声部层次方面,钢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视对声部层次概念的理解与把握,要让钢琴演奏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对各个声部做将合理讲究的,恰到好处的位置处理,并分析作品的和声与调性,使音乐更为动听和具有吸引力。此外,在速度与力度和节拍与节奏方面来说,钢琴教师应该灵活自如的处理这几个方面,从而让钢琴演奏更富音乐魅力。

6.重视学生情感投入的培养

钢琴演奏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活,还是一项需要丰富情感的音乐艺术活。因此,钢琴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意识到情感的投入是培养音乐感觉的决定因素。这是由于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本身就是要体现出人类的情感世界。因此,钢琴教学必须基于此理论认识,将对音乐的理解与心灵的感受和激情相结合,把对乐曲作品的理解升华到音乐艺术情感意境的领悟与体验层面上来,从而让学生在进行钢琴学习的时候,能够把娴熟的技术与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让钢琴演奏显得更有音乐韵味和艺术气息。久而久之,它将大大增强学生的乐感。

总之,钢琴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乐感欠缺已经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钢琴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钢琴教学必须重视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与提高,我们必须秉持着一种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态度,培养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读谱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对乐曲作品进行分析,并重视学生对乐曲作品的情感体验与投入,从而让学生在这些漫长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乐感,进而提高对钢琴音乐作品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演奏出富有感染力的琴声。

[1]陈旭.钢琴弹奏乐感谈[J].钢琴艺术,1996(2).

[2]刘纪敏.谈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的培养.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3]麦美生.钢琴演奏的歌唱性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朴阳.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音乐感培养的几点感受[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02).

[5]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6]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冉茜,1981,女,四川成都人,教育学硕士,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师钢琴。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乐曲钢琴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纸钢琴
钢琴
悲伤的乐曲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