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改善的评价

2014-01-28 09:27李玉姣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清创负性心率

李玉姣

(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桂林 541199)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改善的评价

李玉姣

(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桂林 541199)

目的 研究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的改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体表创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采取相同的清创缝合治疗手段,实验组在清创缝合的同时,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肾上腺激素含量,并分析讨论;术后24h对患者进行总体效果的评定。综合以上信息,分析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是否有改善效果和具体原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状态良好,但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肾上腺激素含量时,对照组数据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数据逐渐朝向正常生理指标(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在术后24h内进行患者的总体效果评定时,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具有优势(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将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在急诊清创缝合术中,临床上有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的优势。

个性化心理护理 急诊 清创缝合术 负性情绪应激反应

紧急送入急诊科室进行清创缝合手术的患者多为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意外情况造成的非致命性体表创伤,需及时进行镇定、止血、消毒、缝合、包扎等治疗。这些患者往往意识较为迷糊,情绪激动甚至可能会行为失控,对医生和治疗手段的陌生、恐惧以及对刚刚发生意外的惊吓,患者可能会产生非自主性负性情绪应激反应,对其本身产生恶劣影响,给医生的治疗带来阻力,更有甚者,会对医院医疗设施、医务工作者及其他就诊患者造成安全威胁隐患。所以,本次实验研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在急诊清创缝合术中的作用,观察能否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应激反应。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室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为(32.5±1.2)岁。在120例患者中,头部创伤36例,肢体创伤84例,120例患者均无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传染病等。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及伤情不对本次实验最终目的产生影响(P>0.05),实验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每例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常规检查,测量血压、心率、肾上腺激素值,包括血常规检查,测量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从而确定肾上腺激素的含量。之后对患者伤口进行处理、清洗、消毒等,擦伤进行包扎,开放性伤口进行缝合术。实验组在医生处理过程中由专业的心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处理。术后在告知患者并同意的情况下,再次进行血液分析检查,测定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及确定肾上腺激素的含量,并且测量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对术前、术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疗效,得出结论。

1.3 效果评价标准 患者术后检查数据较基础值无明显波动,记为显效;术后检查数据波动超过基础值的10%,记为有效;术后检查数据波动超过基础值的20%,记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加有效率。基础值为各项数据的正常生理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压、心率、肾上腺激素的变化情况(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压、心率、肾上腺激素的变化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血压、心率、肾上腺激素术后趋近正常值,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情况(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的比较情况(例,%)

从表2中可以看出,心理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3 讨论

急诊科室需清创缝合手术的患者通常是由于意外情况导致的创伤,精神、情绪往往处于激动、紧张、恐惧、易怒的状态,并且对与手术中的剧烈疼痛和对未知医疗手段的恐惧[1],往往会造成患者处于一种负性的情绪应激状态中,通常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出血现象加重,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多,当患者处于这种应激状态时,不利于麻醉效果和手术的正常进行,也会影响术后的病情恢复,甚至会在精神层面留下阴影,既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可能会对紧张的医患关系产生影响。所以,本次试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个性化心理护理角度,探讨其能否有效的降低、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应激状态。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由于应激源的存在而导致的各种心理、生理、行为等发生变化[2]。所以我们认为,解决应激反应的根源在于对应激源的消除和对患者注意力的转移。而这需要专业的心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心理疏导,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放松身体,有助于患者恢复体内正常的激素水平,使麻醉剂发挥正常的作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在术中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平缓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使机体内分泌系统正常工作,从而保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防止机体意外出血或凝血不良等现象,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同时,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手术中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更为深刻的吸取教训,这对于患者今后的生活和思想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于急诊清创术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应激反应,使手术顺利进行,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心理健康。本次实验样本容量尚小,更为细节的因素可能存在忽视,所以我们接下来会继续实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信息。

[1]胡艳莉.心理干预对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1):2839-2840.

[2]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9.

Individu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Emergency Debridement Negutive emotions emergency response

R473.5

B

1002-6975(2014)09-0862-02

李玉姣(1971-),女,大专,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2013-12-10)

·调查报告·

猜你喜欢
清创负性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