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中采用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4-01-29 10:47董成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7期
关键词:孕囊征象肌层

董成宽

长春圣心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中采用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分析

董成宽

长春圣心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中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分析证实,给予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征象特点与超声辅助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征象具体表现为瘢痕部位肌层内孕囊型24例、瘢痕部位及宫腔孕囊型10例、包块型26例。6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51例,检查正确率为85.0%,确诊后于超声监测下给予对症治疗,疗效较佳。结论超声检查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推广应用。

剖宫产;瘢痕妊娠;超声检查;诊治;应用价值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具体指妊娠组织种植于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的异位妊娠[1]。国内外临床关于剖宫产瘢痕妊娠个案报道较多,民众对其认知相对较弱。随着剖宫产手术发生率的增加,剖宫产瘢痕妊娠逐渐增多,备受关注。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后因孕囊种植于子宫下段瘢痕部位,该部位组织收缩力差[2]。妊娠危险性极高,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指导提升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诊治效果,本文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超声检查于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3~45岁,平均年龄为(32.5±2.9)岁,4例患者有2次剖宫产史,55例患者有1次剖宫产史,1例患者剖宫产信息不详。患者本次妊娠与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长1~13年,本次妊娠后25例患者停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3例患者下腹伴坠胀感或隐痛感),25例患者来院前行清宫术或药物流产且术后伴有阴道出血症状,10例患者无典型症状经早孕产检发现异常。本组患者来院后行常规检查拟确诊为剖宫产瘢痕妊娠,经手术或病理分析证实。

1.2 检查方法

本组60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采用PhilipsHDI5000超声诊断仪器行临床检查。将仪器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5~7.5 MHz,腹部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3.5 MHz,指导患者充盈膀胱,先采用腹部超声探头检查,观察腹腔后针对存在异常的区域给予经阴道超声检查,着重观察妊娠组织大小、妊娠部位、妊娠组织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灯,确定妊娠组织与剖宫产瘢痕间的关系,通过征象测定子宫前壁下段瘢痕部位的肌层厚度。彩超血流显像检查以彩色增益调整至刚好未出现噪声为准,着重观察病灶及其周边血流频谱,测定收缩期峰值阻力指数(RI)与血流速度(PSV)。

2 结果

2.1 超声表现分析

6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征象具体表现为以下3种类型:(1)瘢痕部位肌层内孕囊型:本组患者中24例患者超声征象可见瘢痕部位肌层内孕囊,孕囊未突向宫腔但生长于子宫前壁下段瘢痕部位肌层组织,孕囊直径达0.5~4.8 cm,孕囊附着部位组织变薄;彩超血流显像可见孕囊周围血流信号低;(2)瘢痕部位及宫腔孕囊型:本组患者中10例患者超声检查可见大部分孕囊附着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宫腔,瘢痕部位肌层厚度为0.2~0.6 cm,肌层组织明显变薄,孕囊直径为1.6~3.9 cm,孕囊有向瘢痕部位生长趋势;(3)包块型:本组患者中26例患者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前壁下段中有直径达2.2~10.1 cm的混合回声包快,实性回声中有蜂窝样或不规则状的小片状囊性回声,超声检查还发现部分肌层组织变薄,厚度仅为0.1~0.5 cm,其中18例患者彩超血流显像检查发现包块周边组织伴有明显的动脉血流信号,收缩期峰值阻力指数(RI)达0.2~0.6,血流速度(PSV)为35~90 cm/s。

2.2 各类型超声表现患者病史状况

3种超声征象类型中瘢痕部位肌层内孕囊型(13例)、瘢痕部位及宫腔孕囊型(6例)多伴有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包块型(22例)患者多伴有清宫术治疗史。

2.3 超声检查结果总结

6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患者中51例患者诊断正确,检查正确率为85.0%,其中9例患者为误诊,具体包括2例瘢痕部位肌层内孕囊型,分别误诊为1例宫颈妊娠,1例宫颈囊肿,1例瘢痕部位及宫腔内孕囊型被误诊为正常宫内早孕,6例包块型患者误诊为3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1例子宫肌瘤病变患者、1例宫颈粘连性包块、1例宫腔积血患者等。

2.4 治疗效果

60例患者中23例患者于超声监测下给予清宫术治疗,7例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病灶局部甲氨蝶呤注射治疗,其他30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或介入术、全身化疗治疗等。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行5次超声检查。

3 讨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一种特殊化的异位妊娠,发生率较低。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后如未及时治疗极易发生子宫破裂等危重并发症[3],但是因发病后病症轻微且非典型,无法引起医生足够重视。本次选取的60例患者中25例患者停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3例患者下腹伴坠胀感或隐痛感),25例患者来院前行清宫术或药物流产且术后伴有阴道出血症状,10例患者无典型症状经早孕产检发现异常,患者临床症状多具有非典型性,增加了患者临床诊断难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超声检查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准确率高达85.0%,确诊患者瘢痕部位肌层内孕囊型、瘢痕部位及宫腔孕囊型、包块型分型清晰,各征象特点具有典型性,对于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效、可靠的信息指导。本组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后于超声监测指导下进行对症化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忠新,郑艳莉,刘曼华,等.超声检查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2):1350-1352.

[2]方秀丽,李云华,温兰玲.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3(25):152-154.

[3]刘波,王芙霞,刘雪皎.腔内探头经腹探查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3,16(06):153-155.

R445.1

B

1674-9316(2014)17-0151-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7.101

猜你喜欢
孕囊征象肌层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1.5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研究⋆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种植部位的孕囊型疤痕处妊娠与清宫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