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探讨

2014-01-31 12:29秦小茅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5期
关键词:臭氧层酸雨能源消耗

秦小茅

(吕梁市环境保护局 山西吕梁 033000)

这几年,我国经济不断的向前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能源消耗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日益突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费量也俱增,步入了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的行列。能源消耗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但是过分依赖能源消耗也让我们付出了环境污染严重的代价。

1 能源消耗是引起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

人类不仅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在与自然环境斗争之中,不断的改造着自然。但由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在改造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煤炭、石油天然气是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到现在,随着现代科学快速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急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基础能源的需求量与使用量也开始大幅度增长。

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会造成地面下沉和地下水污染;水能的开发与利用,则会导致地震、地面沉降、生态系统变化等。在诸多能源当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的是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大量能源的消耗,使得由于能源消耗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1 以我国煤炭为例,因为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煤烟型污染成为了我国破坏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大气中,约87%的二氧化硫、60%TSP、71%的二氧化碳以及67%的NOx都来自煤炭的燃烧。煤炭燃烧时排放出的大量NOx二氧化硫也是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继北美、欧洲之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出现大片酸雨区的国家。长江以南、四川盆地以及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的很多地区,降水年均pH值已经小于5.6,华南、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也是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在北方酸雨污染交轻。据统计某一年我国由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造成的森林、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等三方面的经济损失达1100亿人民币之多,约占那一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左右。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还会伴随着大量的煤层气和煤矸石的排除,这些物质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出10倍以上。

1.2 一臭氧层的破坏为例,在距离地面30km左右的大气层集中了90%的臭氧,虽然其浓度很低,但是却吸收大量的紫外线,是保护地球生物的一道天然的屏障。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被广泛当做制冷剂而使用的氯氟烃化合物,在分布到大气中后,大量破坏臭氧分子,使得臭氧层浓度严重降低,甚至出现臭氧空洞等现象,进而导致地球上的生物收到紫外辐射的危害。氯氟烃的大量产生是因为氯氟烃广泛用于制冷剂和空调制冷系统,由此可见臭氧层的破坏与人类的能源消耗密切相关。

对臭氧层的破坏还有用作清洁剂的四氯化碳,以及用作灭火剂的哈龙类化合物等物质(统称ODS)。我国在1986年到1994年间消耗DOS量以每年12%增长率增长,1995年达到10.5万消耗臭氧层潜能值的峰值,可见这几年对大气中臭氧的破坏非常严重。

2 能源消耗导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2.1 能源消耗导致温室效应以及全球气候变暖

在地球大气中期到温室作用的气体主要有甲烷、二氧化碳、臭氧、氟利昂、一氧化碳以及水汽等。由于大气运动是没有国界,是全球性的,所以大气污染所造成的危害都是共同的。当进入到大气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了大气的自我净化的能力时,就会对各方面造成污染。

2.2 能源消耗导致酸雨污染

在大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有认为和自然两个来源。例如,二氧化硫的自然来源主要包括火山活动和微生物活动,以及含盐的海水飞沫也增加了大气中的硫含量。自然排放大约占大气中二氧化硫的一般,但是由于自然有循环过程,所以自然排放的硫基本上是保持平衡的。这几十年来虽然各个国家都采取了种种措施,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使得燃料单位质量的矿物燃料所排出的二氧化硫量有了一定量的减少,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与工业的发展,矿物燃料的总消耗量还在不断增长,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也在不断增长。

2.3 能源消耗导致荒漠化的加剧

荒漠化石由气候变化和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等因素,导致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能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应该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加大力度发展循环经济,使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使能源消耗与环境的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杨旭,万鲁河,王继富,王宝健,徐洋.基于VECM模型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关系研究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05:75-79.

[2]童彦,朱海燕,关海波.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环境科学导刊,2010,04:28-31.

猜你喜欢
臭氧层酸雨能源消耗
衢州市酸雨时间变化特征及降水对其影响分析
南极臭氧层空洞2060年有望恢复
近25 a杭州市酸雨变化特征分析
空中杀手
车辆动力系统能源消耗的VTool计算方法
为什么要保护臭氧层
模拟酸雨大气环境中Cl-浓度对镀锌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南极上空臭氧层破洞扩大 接近历史最高纪录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