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文明的永恒主题

2014-02-01 01:53祝光耀
中国生态文明 2014年3期
关键词:驱动文明转型

□ 祝光耀

创新,生态文明的永恒主题

□ 祝光耀

从启蒙到觉醒,生态文明在当代中国已经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历程。在我们这个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泱泱大国,遍地开花的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改善生态环境为诉求的各种绿色公众行为等,使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提升为公众的意识和行为规范,正在催生成一种全民生态自觉。可以说,中国社会向生态文明形态的转型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新的时期有新的高程。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遇到瓶颈,原有的要素驱动能量已经释放,持续发展亟待寻求新的驱动力的特别时期,必然要与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同步,在以科技为核心的创新中获得驱动能量。其实,从“生态文明”这个概念的提出,到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执政理念和基本国策,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引导中国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型,这本身就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举目向“洋”看世界,即便是高度关注全球生态环境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从未将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上升到社会文明形态转型的高度。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这条前无古人、现无借鉴的开创性道路上,从始至终都充满着“创新”这个词汇。无疑,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

回瞻中国生态文明由启蒙到觉醒的既往历程,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从生态文明的理念到生态自觉的行为,从环境污染治理到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无不在创新中探索、积累,在创新中发展前进。全国各地各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布局下,因地制宜制定生态规划,在实践中摸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方式,各种创新层出不穷。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浙江从“宁要青山绿水”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以“生态红利”催生“生态自觉”的华丽转型的可贵经验,才有了诸如浙江杭州、湖州、江苏苏州、南京江宁、上海青浦、四川成都等一大批在创新中崛起的生态文明典范。典型的经验诚为可贵,但并非是“依葫芦画瓢”照搬即可的模板注型,在汲取经验的同时,还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的创新发展。即便是这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也只是刚刚开始起步,还需要在新的时期不断地探索创新。毫不讳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创建中,有半途而废的,有名不副实的,也有付出了努力成效甚微的。无论怎样,在这个从启蒙到觉醒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迈过了最艰辛的哺育期,创新与发展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旋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已不能拘泥于个别的、小范畴的示范。生态文明的种子已经播下,破茧化蝶更期待在总结既往经验基础上以创新破题,以创新形成新的驱动力。

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者而言,这种创新涵盖了体制改革、制度完整化、指标体系科学化,包括了生态文明社会形态的变革、生态文明理念创新、生态文明社会行为规范;包括了实践路径、建设模式、实现方法创新等等。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步都是一种创新之举,每一个创新都会让我们登上一个新的高程,每一个创新,都是破茧驱动的力量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创新驱动。

(作者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猜你喜欢
驱动文明转型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请文明演绎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漫说文明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中国生态文明2014年3期

中国生态文明的其它文章
新闻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