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眸

2014-02-01 01:53
中国生态文明 2014年3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部文明生态

新闻回眸

李克强部署推进生态环保等重大工程建设 以调结构促发展推升级

据新华社8月2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生态环保养老服务等重大工程建设,以调结构促发展、推升级;听取政策措施落实第三方评估汇报,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会议确定,今明两年抓紧推进以下工程:一是实施大气污染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推动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加快建设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康复医院等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养老院、农村养老设施等养老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基层群众能力。建设公众健身活动中心等,推动便捷体育健身设施在城乡广覆盖。三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工建设一批风电、水电、光伏发电及沿海核电项目。会议要求,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改革投融资机制,更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中央批准设立“中国生态文明奖”

7月2日, 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复环境保护部申请报告,“经中央批准,同意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项目中增设子项目‘中国生态文明奖’”。

自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在全国开展以来,截止2013年底,已有16个省、1000多个市县进行了试点示范,以“样板”为引导,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的高程,去年以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环保部建言设立“中国生态文明奖”。环保部经过反复论证,向中央相关机构提出立项申请。

“中国生态文明奖”是我国第一个最高级别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奖,由环保部主办,研促会承办,将重点奖励一线和基层对生态文明创建实践、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目前,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受环保部委托,正在调研、提出该奖的标准、评选办法等。

我国或将建立管理自然资源的国资委

据中国新闻网9月21日报道,在莫干山会议·2014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的生态文明体制,具体阐释为四块:产权制度、开发保护制度、使用制度和环保制度。他认为,这涵盖生态文明的源头、过程、后果整个过程,构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在表述整个生态文明体制的基础——产权制度时,杨伟民透露,将建立一个管理自然资源的“国资委”,具体建设过程仍在研究和讨论过程中。

周生贤率团出席中俄环保分委会

中国环境报莫斯科讯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环境保护合作分委会(以下简称分委会)第九次会议于9月10日~12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分委会中方主席、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和俄方主席、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部长东斯科伊分别率团出席了会议。双方相互介绍了两国政府一年来的重大环保举措,共同回顾了9年来的中俄环保合作历程,肯定了分委会的重要作用。周生贤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将站在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

李干杰会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9月4日在北京会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双方就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交换了意见。李干杰表示,长期以来,工发组织与环境保护部在国际环境公约履约、清洁生产以及国合会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愿意与工发组织一道,在当前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拓展双方合作,为促进中国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实现绿色转型做出积极贡献。

吴晓青出席第十届环境与发展论坛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9月16日开幕的第十届环境与发展论坛、第六届中国(国际)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展览会暨2014中国国际生态环境技术与装备博览会上强调,要把握形势、坚定信心、科学施策,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吴晓青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在指导思想上,要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从再生产全过程着手,从形成所有污染物严格监管制度和一体化污染防治管理模式着力,主动遵循、准确把握生态环境特点和规律,维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在改革目标上,要致力于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深化改革,使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不断提高环保部门的履职能力和社会各方参与能力。在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上,要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污染防治监管体制、生态保护监管体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以及配套的环境影响评价体制、环境执法体制和环境监测预警体制。

潘岳出席2014年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研讨会上

据环保部网站9月22日报道,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9月22日召开的2014年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研讨会上强调,新修订的《环保法》贯彻了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各级环保部门要以实施新《环保法》为抓手,加紧制度创新,推动国家绿色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潘岳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环保系统要进一步加快制度创新。

联合国气候峰会引关注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9月23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落下帷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峰会主旨发言中明确表示,中国将尽快提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碳排放强度要显著下降,非化石能源比重要显著提高,森林蓄积量要显著增加,努力争取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尽早达到峰值,确保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中方还宣布,将提供600万美元资金支持联合国秘书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最大经济体美国同样备受关注。美国总统奥巴马称,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新的全球协议,包括来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合作,不再以贫富划界。“奥巴马要做气候总统,”德国《明镜》周刊24日表示。但眼下,奥巴马更关注的是空袭“伊斯兰国”,而不是气候。绿色和平、国际行动援助等环保组织对此表示失望。

京津冀水资源环境严重超负荷 水利一体化亟待破冰

据《光明日报》9月22日报道,按照现状用水水平,京津冀平水年份生态环境用水年均赤字近90亿立方米,年均挤占河湖生态用水量15亿立方米,枯水年份挤占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来自水利部的最新消息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在紧张编制,随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三地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调控、水环境监管等方面的标准将逐步实现并轨。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文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

据中国环境报9月9日报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省(区、市)结合实际,调整污水、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提高收缴率,实行差别化污染收费政策,利用经济手段、价格杠杆作用,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促使企业主动治污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通知》规定,2015年6月底前,各省(区、市)要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至不低于每污染当量1.2元,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和5项主要重金属(铅、汞、铬、镉、类金属砷)排污费征收标准不低于每污染当量1.4元。国家鼓励污染重点防治区域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制定高于上述标准的征收标准。各地要建立差别排污收费机制,对超排放限值或超总量指标排放污染物的,以及列入淘汰目录的企业,要实行较高的征收标准;对治污效果较好的企业实行较低的征收标准。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部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环境保护部公布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前十名,河北占据六席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