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纷飞下渚湖

2014-02-03 15:53李治钢
浙江国土资源 2014年12期
关键词:竹楼芦苇丛芦苇荡

李治钢

芦花纷飞下渚湖

李治钢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一年芦花绽放的深秋季节。眼下,德清下渚湖湿地的芦花开得正旺、正美。

下渚湖又名风渚湖、防风湖,不仅是湿地的世界,更是芦苇的世界。芦苇丛中有沙渚,土墩周围尽生芦,一处一地,水隔其间,星罗棋布,苇风芦影,宛若一个“水上迷宫”。

芦花尽开后的下渚湖,山环水抱,充满着原生态的山野之趣,在天高气清的晨霭里,白茫茫地一片。长在芦苇枝头的芦花,近看像整齐的羽毛,远观像冬天的薄雪,秋风乍起,上下起伏,芦絮飞舞,落地似雪,就像少女摇摆着曼妙的手臂翩翩起舞,素净而美丽。

芦花,虽有个“花”字,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花,而是一种择水而生的草本植物。芦花初开时,粉红一片,如梦如幻,然后渐渐转白,形似或羽毛、或棉花、或长矛状等,形态各异,别有风情。

到下渚湖赏芦花,可顺着沿河栈道步行,一路走到芦苇荡深处,像进入“迷宫”一般,颇得乐趣,运气好的话还能拍到野鸟与芦花“齐舞”的画面。

最适宜的还是乘船,在河道上欣赏芦花,轻松便捷。上船进入湖中,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缓缓前行,穿梭在漫无边际的芦苇之间,可近距离地观赏到大片野生的芦苇荡,除了芦苇,还是芦苇,一簇挨着一簇,不留一点缝隙,把湖面遮掩的严严实实。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洁白无暇的小雪花,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生姿,“芦花似雪”的意境油然而生。

湖面时宽时窄,窄的地方,狭窄如港,仅能容纳一条船通过,宽的地方,开阔如漾,水天一色。当船从碧波荡漾的宽阔水面进入河汊曲折的深处,水道如巷,一弯连着一弯,每当在无路可走时,都会陡然出现相通的水道,好似在“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两重境界中不停地轮转。

风起芦摇,突然有人惊叫:“看,野鸭!”一只色彩如鸳鸯般绚丽的野鸭扑哧扑哧地掠过水面,飞进了芦苇丛中。而一只正在岸边觅食的小黑鹭,对满船人发出的惊叫声却充耳不闻,胜似“闲庭信步”。在此繁衍生息的飞禽已是下渚湖的一大景观,野鸭、白鹭、沙鸥、苍鹭、鹬鸟等随处可见,平时隐秘在芦苇丛中,像精灵一样成群出没于湖上水草间,与芦花、河道相映成趣,交织成一幅美丽和谐的精致画卷。

水道渐宽,只见前方有一排矮矮的竹篱,当游船缓缓滑过时,中间的则靠着韧性弯到了水里难觅踪影,而船旁的竹篱却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感觉好像被船身撞坏了,然而船过无痕,依旧静静地仡立在河口,不由得让人惊叹。

下渚湖还是竹的世界,岛上走的是竹子铺的路,住的是竹子筑的房。当游船逶迤靠岸,来到竹楼岛,弯弯绕绕的竹桥搭建在茅草丛中,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渚墩平地上建有十余幢吊脚竹楼,精巧别致,颇具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

坐在竹茶楼歇息,一边可以喝杯热腾腾的“烘青豆茶”,这是下渚湖特有的一道风味茶。青花瓷碗里除茶叶外,还有烘好的青豆、橙皮、笋干和芝麻等,色泽淡绿中泛红,闻其茶香,略带橘皮清润的香味。浅啜一口,茶的甘,橘的甜,豆的咸,咸香适宜,色形俱佳,回味无穷。同时,一边还可以优哉游哉地欣赏江南丝竹表演,在吹拉弹唱中,感受“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情画意,不失为一种惬意享受。

竹楼喝茶小憩片刻后,继续前行,踩着长长的竹廊,一路吱呀吱呀地作响,沿途满是枯黄的高高的芦苇。在“迷宫”尽头,登上三层高的观景塔,夹着田园气息的丝丝凉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登塔瞭望,湿地全貌顿时映入眼帘,一览无遗。望着湿地中大片芦花随心所欲地在风中飞扬,万种风情,令人浮想连翩,不由自主地陶醉在了这无边的美景之中。对于久坐电脑桌前的人,最适宜到下渚湖来洗洗肺、净净心,做做有氧呼吸了。

在夕阳的映照下,纷飞的芦花与远处郁葱的树木、翠绿的湖水互相交融,其绝色意境如一帘油画,尽得下渚湖幽深野逸之神韵,真是美不胜收。

猜你喜欢
竹楼芦苇丛芦苇荡
芦苇荡里的鸟儿
芦苇荡
鹤鸣
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
用竹竿撑起的竹楼
南方的河流(外一首)
风从芦苇丛中划过〔外一首〕
芦苇荡里藏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