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三个规律”加快县域发展

2014-02-03 19:39廖克全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县域陶瓷发展

廖克全

(中共夹江县委 四川 乐山 614100)

今年7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三个规律三种发展”,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发展的深刻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我国今后加快发展、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推动全国县域快速发展的行动指南。现结合夹江县发展的实践,谈一谈学习“三个规律三种发展”的体会。

一、遵循经济规律,打造升级版新瓷都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不平衡发展战略。因为县域资源有限、资本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应该“小而全”、“弱而杂”,什么都发展;必须突出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和全面发展。夹江陶瓷业经过二十多年“无中生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已形成百亿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创造出6 万多个就业岗位,成为夹江县的主导产业,夹江也因此享有“中国西部瓷都”的美誉。但由于初始阶段是粗放式的发展,造成陶瓷产业低档次、同质化现象严重,加之全国各地陶瓷产区的不断兴起,“西部瓷都”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正逐步下降。面对困境,我们始终坚信“只有夕阳的产品,没有夕阳的产业”,瞄准产业高端,落实产品高端,坚定不移地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奋力打造西部瓷都升级版,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在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遵循经济规律,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当前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处理好壮大主导产业与转型升级的关系

作为主导产业的陶瓷业,不仅要追求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要在升级中壮大,要在创新中发展。我们坚持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要求,牢固树立“小政府、大市场”理念,突出发挥政策的刺激作用和规划的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自主发展。在政策刺激上,制定了《西部瓷都产业转型升级保障行动计划》,县财政滚存安排5000 万元发展基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今年4月集中向33 户企业和14户要素保障单位兑现奖补资金552 万元,在全县形成了转型升级的新热潮。近两年,全县陶瓷企业投资46 亿元,技改和新建陶瓷生产线50 条;直燃煤企业全部改为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劳动生产率提高40%,生产成本、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0%、7.9%、8.1%,增加了效益,推进了低碳发展。在规划引领上,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总占地6.5 平方公里的“乐山市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区”,搭建高端产业集聚平台,并配套出台《支持高端陶瓷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意见》,引导分散布局和城市规划区内陶瓷企业入园发展,首期总投资17 亿元的10 条高端陶瓷生产线已入驻园区,正逐步形成集约集聚发展态势。同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实行领导干部挂联服务企业和项目制度,一企一策、一线攻坚,全力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服务,为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二)处理好主导产业与多点支撑的关系

发展主导产业,并不是单兵独进,而是要使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业为主、多点支撑的布局,从而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夹江县在坚定不移地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同时,坚持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发展,主动承接成都高新产业辐射,积极培育新增长点,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打造主导鲜明、多点支撑的新瓷都。充分发挥夹江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依托乐山市唯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成都高新产业链条延伸基地和产业配套基地。目前,新万兴碳纤维、银河圆通钕铁硼、中油能源、康宁医药等项目正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正逐步显现。2013年,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 亿元,同比增长1.6 倍,热塑性碳纤维预浸料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预计2014年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将突破30 亿元。

二、遵循自然规律,建设山水人文新夹江

谋划发展,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遵循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崇拜型”的关系,也不是“征服型”的关系,而是“和谐型”的关系。人与自然要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把发展美与自然美紧密结合起来。夹江资源丰富,县境内河流众多,青衣江、金牛河、马村河等江河四季长流,水源充沛;青山重叠,大旗山、鹰咀山、任山等起伏蜿蜒,林木清秀。夹江人文厚重,拥有“手工竹纸制作技艺”和“夹江年画”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书画纸之乡、全国武术之乡、全国秧歌之乡、全国中小学生书画用纸产业基地。夹江区位优越,作为乐山北大门,是乐山融入成都经济区的桥头堡、乐山“双百”大城市的组成区,与乐山、峨眉形成旅游“金三角”。基于这些优势,我们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发展思路,就是突出同域发展,建设成都高新产业的辐射区;突出同城发展,建设乐山中心城区的辐射区;突出同景发展,建设峨眉度假旅游的辐射区,推进同城化、新型化、园区化、生态化、一体化的“五位一体”发展,打造山水人文、宜业宜居、美丽繁荣的新夹江。在实践中,我们努力通过用好三大资源来实现发展美与自然美的有机统一,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培育资源节约型产业

国土资源是有限的,必须优化开发、合理利用,用最小的资源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培育产业、招引项目中,我们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通过设置单位面积投资强度、产出比例等条件,着力招引一批用地少、投资大、效益好、前景广的项目,严格限制占地大、能耗高、效益低的项目,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2013年,全县成功签约200 亿元投资项目,其中每亩投资强度在200 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占70%。同时,加大对低效利用和闲置土地清理整合力度,建立健全退出补偿机制,盘活土地存量,促进土地高效利用。

(二)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建设山水园林型城市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夹江因青山夹绿水而得名,山水是夹江城市建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们坚持融入乐山、拥江发展,沿青衣江向乐山方向规划建设“滨江”、“焉江”、“甘江”三大新城区,串联形成10 平方公里“青衣水城”,致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开门见山”、亲水近水的宜居环境。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净空、绿地、亮水”工程,加快创建省级生态县,努力为广大群众和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环境。

(三)保护传承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型发展

文化是城市之根、旅游之魂,文旅产业是夹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夹江人文资源丰富,又处于乐、峨、夹旅游“金三角”的有利区位,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文旅产业发展中,我们一方面依托乐峨大旅游,借势发展;另一方面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主打陶瓷、书画纸、绿茶、美食等文化牌,加快推进陶瓷艺术博览馆、手工造纸博物馆、天福观光茶园扩建、美食文化长廊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与乐峨旅游遥相呼应、功能互补、独具魅力的“峨眉前山”综合旅游度假区。2013年,夹江共接待游客215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亿元,增长都在30%以上,彰显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遵循社会规律,形成治理现代化新县域

发展,除了经济发展、绿色发展外,还有社会发展。社会发展要遵循社会规律,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村、社区自治,不断民生改善,营造法治环境,从而构建成一个和谐稳定的包容性发展的社会,形成治理现代化的新县域。

(一)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努力形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我们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解决党员干部“四风”问题,倡导“光盘行动”,弘扬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传统;开展结对帮扶、挂牌承诺,树立执政为民、诚实守信的社会公仆意识;整治庸懒散、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培育爱岗敬业、勤政廉政的职业操守,有力促进了党员干部队伍作风转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带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以村、社区自治为基础,居民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社会生活多元化、有序化

村、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县域的基础,做好村、社区工作是治理现代化的基础。要通过民主程序建立社区组织,充分发挥村、社区组织的引导和治理职能。目前,全县各社区、村已经建立起了居委会、村委会,现在一方面要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另一方面要按照章程有效运转,发挥职能,使居民在自治和法制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发展事业,稳定社会。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我们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高度重视民生事业,积极推进灾后重建和各类民生项目建设,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加快推进青衣水厂建设,分类推进465 户棚户区改造。今年上半年,全县财政用于社会事业投入达5.74 亿元,同比增长39.3%,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8.4%。开工“4.20”地震灾后重建住房建设、农村建设等五大类民生项目36 个,开工率达75%,已累计完成投资2.06 亿元。

(四)以依法治县为保障,着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在推动县域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最关键的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依法办事。一方面,在坚持依法行政、阳光行权的基础上,使广大干部不越权、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坚决查处党员干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对幕后煽动唆使、组织策划阻工堵路、漫天要价、强揽工程等违法行为,深挖细找,一查到底,扬正气、肃法纪。今年上半年,全县批准初核各类违纪线索43件,立案32 件,结案27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4人。另一方面,在加强法制宣传、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基础上,依法严厉打击无事生非、无理取闹、缠访闹访等违法行为;狠刹“信访不信法”、“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等不正之风,大力推行诉访分离制度,引导涉法信访案件走司法途径,努力营造全民信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县域陶瓷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陶瓷艺术作品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对县域卫生管理要特别关注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