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组织动力

2014-02-05 05:44张必丽鲁小玲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党团组织先进性载体

张必丽,鲁小玲

(遵义医学院研究生院,贵州遵义563002)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党新时期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和战略性部署。高校对这一永恒课题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践行的原则、对策和措施。如高祖林探讨了群众路线的意义与“为民、务实、清廉”的时代主题;[1]张雪梅针对实践主体的分化、精英化、阶层固化等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等价值理念的实践对策;[2]贺祥林讨论了群众路线与实践哲学和逻辑思维、形式思维的关系,提出群众路线运作的路径。[3]从运作机制看,高校如何整合内部组织体系来践行群众路线形成组织动力也是当下需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践行群众路线的组织载体及其潜存动力

高校作为一种相对独立且有系统的社会组织结构,具有的非营利性、趋同性以及管理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高校自身特殊结构要素和系统功能。[4]它的教学、学术和管理组织具有一套系统的运作框架和行事程序,并具有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等组织机体功能。因此,高校在群众路线实践中具有组织、管理、文化和环境上的内在动力。

(一)高校基层党团组织体系蕴含了群众路线的践行动力

1.高校党团组织为践行群众路线提供了组织载体。

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立在教学、科研、管理、医疗、后勤等组织系统中,时刻与教育管理和服务密切联系,其价值诉求、工作作风和教育形象时刻彰显着群众路线的践行效果和作用。基层党团组织的教育功能和运行模式,以及它的领导监督和保障职责,要求他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中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这与践行群众路线的精神内涵相一致。

首先,基层党团组织职责和运行机制蕴含了教育实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基层党团组织的行为职能、权责配置、任务调整和行动实践等均依靠一定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它的领导机制包含了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它的运行程序和执行过程具有系统组织机体的健全功能和效能。

其次,党团组织的行为理念和组织制度指向教育实践的先进性方向。基层党组织的学习理念和服务理念是把教师和学生放在第一位,为本单位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提供便利,它的组织作用和系统运行依靠民主集中制作为制度保障。因此,基层党团组织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具有创先争优的先进理念和客观基础。

再次,党团组织的自我考评和内外监督激发着群众路线践行的内生动力。基层党团组织在任务式工作之余,也配套有科学民主的考评体系和完善的考评制度,整个基层组织及成员个体具有自我激励和自我监督的系统功能。在这种考评、监督和激励机制下,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可自然内生出践行群众路线的动力。

2.党团组织及其成员的价值取向提供了精神动力。

党团组织作为先行者和主体实践者,在践行群众路线活动中要时刻坚守一切为了群众。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学习为先,实践带头”。做到“五带头”: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做到“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高校党团组织的运作机制和井然的体系在践行路线方面具有天然的组织优势。

(二)高校各级行政组织自身具有践行群众路线的行为机能

高校各级行政组织是为了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构建的组织机构,具有求真务实和自觉行动的组织行为。它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发挥组织管理职能,保障大学功能的发挥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这种组织机能就决定了各级行政组织以教学、科研、传承文化和社会服务为职责来处理行政事务。在组织架构上,各级行政组织的民主管理、集中决策和协调运行等系统运转,均以教育实际和教育服务为前提性条件,一切以教育为本,践行高等教育的终极价值要求。

(三)高校各类学术组织自身蕴含了群众路线的先进性精神

在“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科研活动中,各类学术组织及其成员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为目标,这种先进性正体现着群众路线的精神内涵。承担着教学、科研、咨询服务功能的教研室和研究室以学术工作和学术事务为工作中心,构成高等学校最基本的组织细胞,是承担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任务的前沿阵地。高校的发展和存续需要学术和科研来支撑,因此,各类学术组织自觉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把学科的发展与科技发展相结合,把科研任务与前沿需求相衔接,发挥学术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基本功能。高校组织系统内的学术队伍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任务,他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求善务爱的人文精神本身就与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

(四)高校的自我寻求发展践行着群众路线

当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国内的竞争压力,这迫使高校教育和管理者需要积极寻求发展路径,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提升教育,创新教育,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此,高校的发展路径设置需要根据群众的社会需求来制定教育政策和战略措施,需要在教育实践中挖潜自身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吸引优质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的飞跃发展。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发展思维方式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具有科学性和战略性。

因此,高校践行群众路线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内生动力,不过这些潜存性组织因素需要设计好制度和机制来激发和培育。

二、高校践行群众路线的机制性措施

激发和培育践行群众路线的内生动力需要从不同层面和组织结构中入手,进行切实的设计和推进,构建自主自生的长效内生机制。

(一)改进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能

实践需要理论学习和指导,这是群众路线的思想保证。毛泽东指出“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5]然而,高校践行群众路线的主体多样,动机需求不一,主体能动性和实际效能性不是自生自有的,需要改进学习方式和策略。

1.项目式的主题学习。任何团体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及成员的执行力和创新力,都需要科学的理论学习和不断的教育实践来激发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如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学习,可提高基层成员的理论层次和思想觉悟,但多元化的主体、精英化的官僚和固化的社会阶层使得群众路线面临时代挑战。[2]因此,需要创新组织载体,重新优化组合原有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要素。以项目式思维来组织主题学习,不断调整和更新学习内容,形成善于学习、团队学习、自觉学习的理念,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

2.效能性的践行措施。群众路线实际效能的发挥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寻找解决教育问题的着力点和发力点。高校基层党组织、行政组织和学术组织在面临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发展制约瓶颈时,要勇于探索、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求效能性的方法、措施和方案。群众路线要努力做到把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全国性目标具体化为地方性目标,把教育规划纲要的思路细化为本地的政策措施,把别人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本地的有效举措,激发出整个组织体系主动实践的内生动力。邓小平也指出:“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6]因此,在群众中寻求效能性教育发展战略和措施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

(二)创新组织载体,培育践行动力

基层组织的先进性和创造性虽具有自源性,但需要不断创新组织载体,形成激发和培育群众路线践行动力的载体和平台。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要素进行临时性的重新优化组合,形成新的组织团队进行主题性学习和项目式实践具有践行的实际效能。

1.主题化的路线活动。高校基层组织应以开展主题活动为契机,积极主动地为群众路线搭建实践平台。如通过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五先进一满意”、“四帮四促”等各种争先创优的主题活动,强化服务和责任意识,把政风、行风、学风建设作为教育系统群众路线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2.团队化的群众实践。践行群众路线需要有活动载体,通过建立项目团队,以项目的形式推进基层组织定期学习制度和长效学习机制,可保证群众路线的实践实效。团队化的项目实践借鉴了现代管理理论,通过项目及其管理方式,创新践行群众路线的活动方式,使群众路线的实践主体个体化为项目成员,激发鼓励项目成员践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通过实施教育发展、科研规划、环境建设等项目,在教师全体中寻求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部署。

(三)建立管理机制,保障践行实效

改进学习方式,创新践行载体,可达到践行群众路线的实效性。此外,激励和约束性也不可或缺。

1.激励性机制。践行群众路线的关键在于取得实效和长效,激励机制的激发作用必不可少。首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激发践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先进性为标准要求,搭建发挥模范的践行平台,尊重基层组织的首创精神,挖掘基层成员的工作潜力。其次,建立健全选人用人长效机制,保证践行群众路线优质人力资源。再次,落实权责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和保护好践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约束性机制。通过督查评估、业绩考评、内外监督和信息反馈等约束性机制,来监测教学实践、管理行为、学术规范和组织领导等。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实行廉政承诺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通过纪律监督,充分发挥党纪政纪的刚性约束和震慑力,净化党内风气,纯洁党的队伍,维护党的先进性。通过督查、巡查制度,及时汇报情况,反馈信息,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

三、余论

高校自身积淀的组织优势和活动载体,具备践行群众路线的组织机能和内生动力。因此,需要利用、组织和发挥好组织机能,通过践行群众路线,不断提升教育和管理水平。践行群众路线不是短期性、任务式和表面化的,它是高等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需要整体统筹,做好组织和制度建设,搭建实践平台,培育践行动力,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1]高祖林.群众路线的意义、问题与时代主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6):12-15.

[2]张雪梅.群众路线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对策解析[J].求实,2013,(1):30-34.

[3]贺祥林.实践思维方式与党的群众路线[J].探索,2013,(3):157-161.

[4]李立国.大学组织特性与大学竞争特点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38-4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8-219.

猜你喜欢
党团组织先进性载体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篆刻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宿舍党团组织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初探
新形势下党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思考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