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多宅腾空1000余亩土地百姓乐享拆出的甜头
——桐庐县开展一户多宅清理整治纪实

2014-02-05 08:37桐庐县国土资源局刘曙辉
浙江国土资源 2014年8期
关键词:甜头乐享桐庐县

桐庐县国土资源局 尹 芳 刘曙辉

一户多宅腾空1000余亩土地百姓乐享拆出的甜头
——桐庐县开展一户多宅清理整治纪实

桐庐县国土资源局 尹 芳 刘曙辉

今年以来桐庐县以省“三改一拆”行动为契机,以创建全省“无违建县”活动为载体,坚持“源头治理、政府主导、拆用结合、为民惠民”的原则,全面动员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扎实有序地推动“一户多宅”清理活动开展。目前,全县共拆除农村非法“一户多宅”6973户,拆除一户多宅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695944平方米,折合土地1000余亩,且已初步规划,300亩可利用土地用于农民建房,350亩用于复耕,350亩用于村道、公园、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百姓乐享拆除的甜头。

一、分类施策,摸清底数

制定出台《乡村违法建筑处置若干规定》《“无违建县”创建工作违法建筑认定和处置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明确新《土地管理办法》实施以后建新未拆旧的“一户多宅”为清理整治对象,采取拆除、收回、调剂三种清理整治方法。同时,进一步细化出台农村“一户多宅”清理处置指导意见,明确哪些可以补办审批、哪些应没收调剂、哪些是必须拆除,使全县“一户多宅”清理和违法建筑处置有了明确具体的分类处置标准和程序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各项分类处置政策明确后,按照“身份清、地点清、面积清、用途清”的标准,对全县“一户多宅”情况开展了“地毯式”排摸核实。通过两个月的排查摸底,桐庐县共排查出“一户多宅”5235户,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

二、透明流程,阳光拆迁

按照“调查摸底、集体讨论、代表通过、上墙公示、集中拆除”等工作流程实施,对“一户多宅”中户的认定、宅的认定等一些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和明确规定的问题,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由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会议,对”一户多宅”情况进行讨论公示,形成各村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意见,并按“四公开一监督”要求,做到阳光透明,即清理范围公开,清量对象公开,清理时间公开,清理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的举报监督。在清理工作中一视同仁,一把尺子到底,确保了全县“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到目前为止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

三、拆建结合,凝聚合力

拆除之后,按照“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绿则绿”原则,对土地加强规划利用,制定拆后综合利用方案,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亮点。利用拆后实效,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拆违成果,带动群众理解支持并参与拆违。特别是针对农村用地指标少和农村宅基地少的实际,及时梳理各村住房困难户,对一批多年欲审批建房却无宅基地安排的住房困难户,加快农居点建设。此次清理整治中全县共解决900户申请审批建房的宅基地问题,基本解决了近年来矛盾较为突出的建房难问题。如富春江镇孝门村处置“一户多宅”62户,腾出土地18亩,可安排58户农建房,让一批申请了十多年的村民终于圆了建房梦。

四、有拆有保,传承历史

在“一户多宅”清理的热潮中,始终坚持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维护传统村落风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在不违法、不影响规划、不私有的前提下,确立了有乡土特色、有文物价值、有历史遗存“三个有”的保护原则,通过设立保护标志,对四类建筑进行保护。一是建于1911年以前,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二是建于1949年以前,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优秀建筑和名人故居;三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在册的历史建筑;四是建筑材料、建筑风格等具有一定乡土特色、具有一定文化记忆的历史建筑。对“四类建筑”进行合理保护和修复,作为美丽乡村景点、民宿点开发,让居民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记得住乡愁。

猜你喜欢
甜头乐享桐庐县
操场上真热闹
主题航班·乐享云端会客厅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主题航班·乐享云端会客厅
主题航班·乐享云端会客厅
小税改的大甜头
甜与腐
乐享台湾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改革初尝“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