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络学说对心脏疾病辨治的指导作用※

2014-02-05 14:43唐宏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经脉心包经络

唐宏智 陈 姣 李 瑛

浅谈经络学说对心脏疾病辨治的指导作用※

唐宏智1陈 姣1李 瑛2*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级博士研究生,成都610015;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610015)

目的通过对《灵枢经》经脉篇中经络内容的分析,结合各医学专家治疗心脏疾病的经验以及临床古代治疗常用方剂,探索中药治疗心脏疾病的经络理论支持。方法以经脉循行、经脉病候、络脉、络脉病候为研究对象,寻找与心相关的条文并结合古代常用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处方,寻找之间的关联。结果心脏疾病治疗处方与经络理论具有相关性。结论中医经络理论可以指导内科辩证论治心脏疾病。

经络理论;内科;心脏疾病

经络理论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人经过长期的临床和生活实践慢慢总结所形成的,到战国时期的《内经》的问世,其已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传统医学,经络理论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它构筑了中医外科治疗的理论体系,指导针灸的辨证论治,为中医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时医家往往针药并通,汉代的张仲景更将经络理论演变为六经辨证应用于临床,他的著作《伤寒论》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可见经络理论无论在外科理论体系还是内科理论体系都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但现今,经络理论极少作为内科治疗体系的理论而更多地是指导针灸,经络理论甚至已渐渐偏离了中医理论体系,更有学者欲将其排斥出中医体系,中医界渐渐分化成用针、药两派,用针不学药,用药不学针。经络理论揭示经脉“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所以笔者认为既然经络与脏腑是一个整体,那么在辨证论治上完全可以应用针灸的经络理论来指导内科用药。针灸理论不仅可以应用于针灸,其也能指导中医内治用药。心脏疾病临床用针用药皆有效果,但所用理论不同,笔者尝试运用经络理论来治疗心脏疾病,以期扩大经络理论的应用范围。

1 经脉理论中关于心的记载

足太阴脾经的循行中记载“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经脉病候记载“烦心,心下急痛”,脾经经气逆乱便会扰心;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复从心系…”,经脉病候记载经气逆乱会引起患者“心痛”的症状;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中记载本经“络心”、“络脉”“内注少阴”心经,经别“走心”;足少阴肾经经脉“络心”,经气逆乱会出现“心如悬若饥状”“心惕惕如人将捕之”的症状,络脉脉气逆乱患者会有“烦心,心痛”的症状;手厥阴心包经“出属心包”,络脉“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手少阳三焦经经脉“散落心包”络脉“和心主”;足少阳胆经经别“贯心”;督脉“贯心”。

可见心与脾经、心经、心包经(瘀)、肾经、三焦(痰)、胆(初阳)、督(老阳)有关,根据经络理论里的“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以上诸经皆可治疗心脏疾病。

2 心脏疾病的经络脏腑辨证分析

脾经内连脾脏,脾脏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生气血滋养心脏,若脾运化功能失调,则会使心阴心血衰弱导致心脏的疾病。现代著名中医专家杨少山[1]通过调理脾脏治疗心脏疾病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著名古方归脾丸,在治疗心脏疾病上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方中包括了大队的归脾经的药物,由此可见从脾入手可以治疗心脏疾病。

心包为心的外廓,清代著名医家张志聪认为心包为通行营血之处,即现代所说的血管之意,心血可以通行一身上下内外营养人体,一旦心血运行减慢或不畅便会形成瘀血,瘀血一方面阻碍营血营养心脏使心脏失荣,另一方面瘀血日久还会化热扰心,久则耗损心阴。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明确指出瘀血日久会导致心脏的疾病,主张运用血府逐瘀汤来治疗,现今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丹参片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防治,由此可见治疗心脏疾病可以从心包经来论治。

肾为人生命之本,居于下焦,为坎水,坎水宜升,上济于心,使心火不燥,肾居下焦,在济心降火上主要凭借两方面,即肾阳的升提作用和肾水的滋润作用,肾阴或肾阳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心肾不交的情况,从而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生,现代中医专家华明珍[2]善于通过补肾来治疗心脏疾病在临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著名处方交泰丸,交济水火,方中黄连苦寒,入少阴心经,降心火;肉桂辛热,入少阴肾经,暖水脏,心肾沟通而疗心疾。著名清代医家陈士译也十分注重心肾的沟通,其在《辨证录》中运用心肾两交汤治疗心肾不交所引起的心疾也是交济心肾思想的又一体现;由此可见心病可从肾经论治。

三焦遍布全身,为诀堵之官,通行一身上下之水气,一旦三焦不通水液运行受阻,导致气机运行不畅,久则产生痰湿,痰湿郁久化热扰心形成心脏疾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明确指出“(心)阳痹之处,必有痰阻其间”。现代著名伤寒学家刘渡舟遇心脏疾病时善用温胆汤治疗[3]并取得满意疗效,可见心脏疾病可以从三焦经论治。

胆经属少阳,胆经经气行于子时,子时一阳生,可见少阳为初生之阳,在《易经》中纯阳的乾卦中,阳气初生的第一爻爻词为“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即把初生之阳比喻为初生之龙,宜潜藏而不可过早飞腾耗损,可见初生之阳对整体阳气起到了奠基作用。少阳胆经为甲木,得春之气而和顺,所以少阳胆喜条达而恶抑郁,抑郁便生火热,火热一生便随胆性升腾而扰心。中医专家浦家祚教授[4]善于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黄连温胆汤治疗心脏疾病并在临床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督脉为阳脉之海,为一身阳气汇聚之处,起到蓄溢调节一身阳气的作用,一旦督脉失去温煦一身经脉便失去温煦,从而使心阳一蹶不振而产生心脏疾病。《伤寒论》中的桂枝龙骨牡蛎汤、真武汤都为大辛大热之剂,方中桂枝、附子、干姜等药大辛大热作用于人体起到温阳壮身的效果,心阳得温心脏疾病便不再作。

3 讨论

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理论,经络理论作为中医的基础理论不光服务于针灸这种外治法,它同样可以作为内科辨证的指导理论应用于临床,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采用的六经辨证方法,这一方法实际上也是从经络辨证演化而形成的,可见经络辨证指导临床用药并不是什么创新方法而是古人一种基本的中医思路,只是近代少有应用而已。一些中医学者喜欢把中医说成是一种经验医学,认为中医是通过臆测的方法得出的脏腑与疾病关系,这样一来,中医便成为了一种没有物质基础形而上的医学,这也是被现代医学所诟病的关键。但笔者认为这是十分荒谬的,中医理论奠基著作《内经》中的《灵枢经》在记叙经络时是十分清晰、确定的,现代的研究也反复证实了经络的确实存在,而且很多学者也把《灵枢经》作为整个中医理论的基础看待,可见中医是有物质基础的而绝非臆测得来的医学,只是现今的科学还无法找到经络的物质基础而已。

可见,在临床中我们可以运用经络理论来进行内科辨证,如心脏疾病由经络理论可知心与脾、肾这两脏腑密切有关,还与痰浊、瘀血这两种病理产物关系密切,而且与阳气的盛衰情况紧密相关。而在内科辨证上,我们发现五脏都可以引起心的病变,气血痰湿阴阳也可引起心的疾病,虽然这点也可以通过经络广泛相连来解释,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我们诊病时无的放矢,抓不住重点。如果把经络理论引入中医内科的辨证,情况就会大为改善,这样有侧重点地诊病无疑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诊疗效率、准确率,提升中医疗效。

[1]邵宏伟,丁学兵.消化道异物13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4):3754.

[2]华愫,华明珍教授从肾论治心悸的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15.

[3]闫军堂,刘晓倩,梁永宣,等.刘渡舟教授治疗心悸九法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5):1066.

[4]郭闫葵.浦家祚教授辨治心悸经验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243.

The meridian theory to guide the internal medicine dialectical treatment on heart disease

Tang Hongzhi1Chen Jiao1LiYing2✫
(1 2011 PhD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15,China;2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610015,China)

Objective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content of the〈LingShu〉,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experts experience in the therapy of heart disease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commonly used formula,to explore the support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rt disease on Chinese medicine and meridian theory.MethodsTake the meridians,and meridians symptoms,collaterals and collaterals symptoms as the research object,Looking for the articles related to heart combine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rt disease to find the association.ResultsMeridian theory were associated with heart disease treatment.Conclusion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theory can guide of TCM dialectical treatment on heart disease.

Meridian theory;Internal medicine;Heart disease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4.002

:1672-2779(2014)-04-0002-02

杨 杰 本文校对:王玉清

2013-11-08)

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No:2010513211000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经脉心包经络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胸闷、气短可能是心包积液惹的祸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经络考证
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包囊肿1例
经络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