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应穴三联法治疗银屑病的探讨

2014-02-05 14:43邵慧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银屑病气血药物

朱 力 邵慧峰

天应穴三联法治疗银屑病的探讨

朱 力1邵慧峰2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科,长春130021;2长春保元堂中医院,长春130021)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属于多基因遗传的疾病,可由多种激发因素,如创伤、感染、药物等都可能在易感个体中诱发该病。典型的皮肤表现是境界清楚的具有银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轻者可表现为几个银币大小的肘膝部位斑块,重者也可以全身皮肤受累。其病生理机制主要为表皮增生分化的异常和免疫系统的激活。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学称之为“白疕”,又有“松皮癣”、“干癣”等病名,以“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得名。隋《诸病源候论》云:“干癣但有医郭,皮枯索痒,搔之屑出是也。”清初《外科大成》“白疕”候:“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重肢体枯燥坼裂,血出痛楚,十指间皮厚而莫能搔痒。”《医宗金鉴》“松皮癣”候:“癣疮,其名有久,一曰干癣,搔痒即起白屑,索然凋枯……五曰松皮癣,状如苍松之皮,红白斑点相连,时时作痒。”[1]该病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以及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天应穴即阿是穴采用放血,艾灸,药物熏洗三联法治疗本病以缓解患者痛苦,降低治疗成本以及西药对人体的伤害。

天应穴;三联法;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属于多基因遗传的疾病,可由多种激发因素,如创伤、感染、药物等都可能在易感个体中诱发该病。典型的皮肤表现是境界清楚的具有银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轻者可表现为几个银币大小的肘膝部位斑块,重者也可以全身皮肤受累。其病生理机制主要为表皮增生分化的异常和免疫系统的激活。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学称之为“白疕”,又有“松皮癣”、“干癣”等病名,以“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得名。隋《诸病源候论》云:“干癣但有医郭,皮枯索痒,搔之屑出是也。”清初《外科大成》“白疕”候:“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重肢体枯燥坼裂,血出痛楚,十指间皮厚而莫能搔痒。”《医宗金鉴》“松皮癣”候:“癣疮,其名有久,一曰干癣,搔痒即起白屑,索然凋枯……五曰松皮癣,状如苍松之皮,红白斑点相连,时时作痒。”[1]该病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以及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天应穴即阿是穴采用放血,艾灸,药物熏洗三联法治疗本病以缓解患者痛苦,降低治疗成本以及西药对人体的伤害。

1 病因病机

银屑病不仅是皮肤的病变,它内达脏腑、骨髓,因此无论是分析病因病机,还是辨证诊治,都要以中医完整的内科理论为基础。

1.1禀赋特性中医有禀赋和禀受之说,两者概念不完全一致,禀赋即是单纯禀受父母的先天概念,又是与后天外界环境有关的概念。

1.2肝阴不足银屑病是禀赋肝阴不足,肝藏血主疏泻,藏血为阴,疏泻为阳。

1.3气郁化火银屑病患者的气郁原因是阴血不足,气郁不甚时,当以养阴血为主,气郁甚时既是气有余,当以散郁去火。

1.4木火刑金人体气机的运行是遵循动态平衡的规律,运行平衡的理论是“五运六气”,银屑病患者肝阴不足,肝火亢盛,此人若肺金不衰或木火不能刑金,其病变不会发展太甚,当金主令时也不会施加报复,肝木得养,病从轻化;反之,此人若肺金衰或木火烈,木火得以刑金,肺金伤,当金主令时必施加报复,肝木被扰,不得濡养,肝阴更需,肝火更旺,病从重化。

1.5肌肤百骸失气血津液濡养气血津液是维持机体存活的基本物质,它们的生成依赖于脏腑之间的相承共济,它们的作用结果,返还予脏腑,脏腑百骸得气之温煦、血之濡养、津液之滋润才得以存活,才能发挥其各自正常的功能。银屑病不是单纯的皮肤自身问题,银屑病是从皮到骨、从卫到营、从脉络到筋经的病谱,在这病谱中穿插着气血津液的病变。从银屑病病变部位看,初病者以皮肤四末最明显,久病者四肢百骸皆可受累,变病者可因气血津液所变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如气血郁滞成瘀、津液不化成湿,气行妄动成风等,所以临床所见除有主症外多有杂症。张景岳解释说:“脉气由此而出,如井泉之发,其气正深也”。以单位面积算,四肢末端的穴位更加密集,阴阳之气相接、金木之气相交多在于四末和头部。这些部位也是银屑病好发的部位。此外,指(趾)甲和眼也是银屑病常见的病变部位,这仍因于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之理,肝血不足以濡养筋肤,则肌肤甲错、爪甲失华、目涩不明。

1.6风邪同化 燥邪自生风邪有来于外者,也有生于内者,内生者多源于肝。清代《外科大成》曰:“白肤如疹疥,色白而痒,……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临床所见银屑病的证候虽然风寒湿热等邪皆可有之,但主要以风邪为主,这是因为银屑病禀赋肝阴不足所决定的。银屑病症状的多变性主要由风随人体阴阳偏差化变而成。肝阴不足,最怕肺金伐之,燥伤阴津可使肝阴更匮乏;燥邪易伤及肺卫,肺卫不固则风邪更易入侵,而使病情复发和加重;燥邪伤津,津伤则阴亏,故燥盛易动风生火;风燥易合而为患,使人心急意乱、烦躁欲狂,肌肤瘙痒难忍、干燥欲裂,鳞屑重生,层出不穷等。

2 治疗原则

《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08版)》[2]提出银屑病的治疗原则为:银屑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延缓向全身发展的进程,减轻红斑、鳞屑、局部斑片增厚等症状,稳定病情,避免复发,尽量避免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单一疗法效果不明显时,应给予联合、轮换或序贯治疗。遵循以下治疗原则:①正规:强调使用目前皮肤科学界公认的治疗药物和方法。②安全:各种治疗方法均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为首要,不能为追求近期疗效而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应使患者在无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长期应用对其健康有害的方法。③个体化: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全面考虑银屑病患者的病情、需求、耐受度、经济承受能力、既往治疗史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合理地选择制定治疗方案。各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案:①轻度银屑病:外用药治疗为主,可考虑光疗,必要时内用药治疗,但是必须考虑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②中重度银屑病:紫外线、光化学疗法、甲氨蝶呤、环孢素、维A酸类、生物制剂、联合治疗。③脓疱性银屑病:维A酸类、甲氨蝶呤、环孢素、光疗法/光化学疗法、生物制剂、支持治疗、联合疗法。④红皮病性银屑病:维A类、环孢素、甲氨蝶呤、生物制剂、支持治疗、联合疗法。⑤关节病性银屑病:非甾体类抗炎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环孢素、硫唑嘌呤、柳氮磺胺吡啶、生物制剂、支持治疗、联合治疗。

3 传统系统治疗

3.1环孢素推荐剂量为2.5~3mg/kg,最大为5mg/kg。诱导治疗结束后可进行为期8~16周的维持治疗,每14天减0.5mg/kg。治疗前应明确患者既往有无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肾脏和肝脏疾病等其它疾病,明确是否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并进行包括恶性肿瘤的排查、测血压、注意有无感染迹象的实验室检查和体检。患者需采取避孕措施,但含黄体酮的避孕药会减小环孢素疗效,应避免使用。同时患者需采取防晒措施避免过度日光暴晒。

治疗期间需仔细检查患者的皮肤黏膜情况,如有无体毛增加、牙龈增生等,有无感染迹象及胃肠道、神经症状,并对血压进行监测。反复强调避光和防晒。2.5~3mg/(kg·d)长期治疗时,实验室检查间隔期可延长至每2月一次,若患者具有危险因素,增加剂量可导致药物的吸收或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因此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间隔时间应缩短。间断或短期治疗的某些患者只需进行血常规和肌酐的监控。

临床研究证明环孢素对成人的银屑病治疗相当有效。在治疗12~16周后,50%~70%的患者可达到PASI减少>75%。环孢素主要适用于诱导治疗,长期治疗则要仔细和个体化衡量其风险/效益比值,不良反应有肾毒性、血压升高和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等。同时需考虑各种药物反应,环孢素治疗或与其他治疗联合使用疗效较好,但也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环孢素主要推荐用于中、重度成人银屑病患者的诱导治疗,也可以用于一些患者的长期治疗,但最长不超过2年,因为会增加毒性和减少疗效。与局部药物联合治疗,特别是与局部维生素D3类似物或糖皮质激素联用可减少环孢素用量但不降低疗效。

3.2甲氨蝶呤(MTX) 起始剂量为5~15mg/w,维持剂量可根据治疗效果调整为5~22.5mg/w,起效时间为4~8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酗酒者、对甲氨蝶呤活性成分敏感者、骨髓功能异常、严重肝病、严重感染、免疫缺陷、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血液学改变(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及肾衰竭患者禁用。不良反应有肝纤维化/肝硬化、肺炎/肺泡炎、骨髓抑制、可逆性脱发、恶心、呕吐、疲倦、转氨酶升高、感染、消化道溃疡、肾毒性。

治疗前应检查患者皮肤有无慢性肝病表现,若患者有肝炎病史或体检时发现病理性改变,应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应检测血清Ⅲ型胶原氨基多肽(PⅢNP)水平。治疗期间不论男女患者都应采取避孕措施,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当长期治疗后累积剂量达1.5g以上或怀疑有肝损害时,应请肝病专家会诊,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肝脏活检。当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绀等主诉时应行胸部X线检查,警惕有无MTX肺炎的发生。为了减小毒性,建议在不服用MTX的时候每天服用5mg叶酸。治疗期间应仔细记录累积剂量。治疗后需避孕3个月。

MTX推荐用于中、重度银屑病治疗,但它的使用受到禁忌症和治疗期间需进行较多检查和监测的限制。MTX起效缓慢,故不推荐用于短期诱导治疗,可用于长期治疗,且MTX是所有系统治疗中价格最便宜的药物。16周MTX治疗后,约60%~75%的患者PASI评分减少可达75%。临床经验也证明MTX长期治疗其疗效继续增加,因此,MTX成为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但临床应用受到严重不良反应的限制,特别是肝肾毒性、骨髓抑制、胃肠道溃疡和罕见但非常严重的特殊反应。

3.3维A酸类起始剂量0.3~0.5mg/(kg·d),4周后可改为0.5~0.8mg/(kg·d),维持剂量因人而异,起效时间一般为4~8周。有肾脏和肝脏损害者、妊娠/哺乳期妇女、酗酒者、糖尿病患者、佩戴隐形眼镜者、胰腺炎病史者、高脂血症患者均禁用。主要不良反应有维生素A过多症。与苯妥英钠、四环素类抗生素、甲氨蝶呤不能同时使用。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治疗前,必须告知该治疗有胎儿致畸的危险,需长期和有效的避孕并签署书面告知书。需询问患者有无骨痛和关节痛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长期治疗(约1~2年)后应对脊柱和关节进行放射学检查,排除骨化作用。育龄期妇女在治疗结束后2年内需避孕及戒酒。中、重度银屑病单一治疗时,剂量较低则疗效不令人满意,大剂量可增加疗效,但也相应增加皮肤黏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几率。阿维A与UV联合可产生协同效应,但这种治疗的资料较少[3-4]。

4 中医中药

采用循征医学的方法,将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和中医的辨证辨病相结合,归纳主要的几个中医症型、治疗原则和中药。①血热风盛型(寻常性进行期):治则为清热凉血祛风,方用凉血四物汤和消风散加减。②血瘀肌肤型(寻常性静止期):治则为活血化瘀,方用活血逐瘀汤加减。③血虚风燥型(寻常性消退期):治则为养血祛风,方用当归饮子和四物汤加减。④湿热蕴积型(局限或掌跖脓疱性):治则为清热利湿,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⑤火毒炽盛型(泛发脓疱性):治则为泻火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⑥风湿阻络型(关节病性):治则为祛风化湿、活血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和三藤加减。⑦热毒伤阴型(红皮病性银屑病):治则为清热解毒、养阴凉血,方用清营汤和生脉饮加减。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对寻常性、掌跖脓疱性和关节性银屑病具有可靠疗效。复方青黛胶囊(丸)、郁金银屑片、银屑灵、银屑冲剂等,主要为清热解毒,适用寻常性银屑病的治疗及其他类型的辅助治疗。丹参、蝮蛇抗栓酶注射液主要为活血化瘀中药;清开灵、甘草甜素、川琥宁注射液主要为清热解毒中药,黄芪注射液主要用于调节免疫[2]。

5 天应穴三联法治疗心得展望

5.1天应穴即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以病痛局部或病痛的反应点(有酸、麻、胀、痛、重或斑点、色变、硬变、肿胀等反应)作为穴位的一类腧穴。阿是穴的含义是由《内经》发展而来,但“阿是”这一名称首见于《千金要方》。它们是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主治功用也不十分明确,但对病症的治疗有效。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时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等而予以临时认定。阿是穴可以在全身任何地方出现,是一种临时腧穴现象。当疾病发生的时候,人体的某一部分就会发生相应的气血阻滞,造成气血的局部性、临时性的聚集,从而出现阿是现象。当这种疾病解除时,气血的临时聚集也随之解除,阿是穴现象即消失。可见阿是穴不是固定的、专一的穴位。阿是穴与“以痛为腧”的含义不尽相同。“以痛为腧”出于《灵枢·经筋》篇:“以痛为腧,燔针劫刺”,主要是针对经筋病的选穴及刺灸方法而言的。病变部位是经筋,主要临床表现是疼痛。

而阿是穴是以“快”、“痛”等多种综合感觉来确定穴位的。《内经》中多次提到穴位处的不同感觉,如《灵枢·五邪》说:“邪在肺……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刺腰痛论》说:“循之累累然乃刺之。”《素问·骨空论》说:“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这些都是阿是现象,归属于阿是穴的范围。阿是穴的内涵远比“以痛为腧”要丰富,所以不应以“以痛为腧”来代替“阿是穴”。阿是穴主治与之相关的疾病。早在《内经》就指出“以痛为腧”,告戒医者疼痛的点就是穴位。它即能反应疾病,也能治疗疾病。《千金方》说:“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玉龙歌》中说:“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取阿是穴一般以治疗各种局部性痛症为主,还可以治疗躯体病、脏腑病以及任何与之相关的病症。只要诊断正确,手法适当,往往收到立竿见影之功效。阿是穴是由于病理反射及病变部位的经脉气血不通而致。循经按摩是医者将力作用在体表经络上,通过经络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阿是穴在经、在穴、在络、在筋、在肉,都会影响经络功能,阻塞经气运行。人体只有在疾病的基础上才会出现阿是穴,这说明阿是穴本身就是疾病。它的出现反应某部有病,它的消失说明病就缓解。这里的天应穴主要指银屑病的发病部位。

5.2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用三棱针或粗而尖的针具,在患者身上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施以针刺,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刺络放血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主要是依据中医经络学说和气血学说。中医认为经络具有由里及表,通达内外、联络肢节的作用,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其“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的桥梁,具有灌渗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而气血是人体活动的根本。气血并行于脉内,充润营养全身,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均依赖气血的正常运行,并通过经络发挥其生理功能。气血与经络既为人体正常的生理基础,也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机转化所在。当人体内脏和经脉功能失调时,机体就会发生疾病,络脉也会相应地表现出充血、扩张,甚至变形等病理变化。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调整脏腑的功能紊乱,使气滞血瘀的一系列病变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络放血主要通过泄热解毒、调和气血、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泻热定惊、清热开窍等途径,来调整人体脏腑,使脏腑和谐、经脉畅通、气血和调、阴阳平衡、治病祛疾。其不仅可以治疗各种急慢性病,也可以治疗急症,对许多疑难病,沉疴痼疾,奇病怪病常有神奇疗效。

近年来对刺络放血疗法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颇多,其对机体的治疗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a、对血液系统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刺络疗法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代谢加快,并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改善微循环和血管功能,有利于排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并使机体的有益物质及时补充到血液循环中去,促使机体重新建立内环境稳态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通过改善微循环,还可以阻止炎症过度反应和促进炎症的恢复。b、有很好的镇痛作用。一方面因针具对血管壁的刺激,导致在低级中枢水平对疼痛信息产生抑制;另一方面局部放血后排出致痛物质,减轻疼痛。c、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激发体内的防御功能,增强免疫力。

《黄帝内经》中把刺血疗法分为络刺、赞刺、豹文刺三种。络刺就是用三棱针刺入络脉,使其自然出血;赞刺是用针在患处直入直出,多次的浅刺,使患处出血,进针和出针都比较快,是消散痈肿的一种针法;豹文刺是一种多针出血法,即在患处的前后、左右多出刺入血络,排除瘀阻血液,是古代治疗“心病”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多种多样,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出血、毫针散刺出血或刺络后配合拔罐、割治疗法等,均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代表性的刺络有点刺法、散刺法、挑刺法、丛刺法、顺刺法、逆刺法等。关于出血量的多少,古书记载不尽相同,或“出血如大豆”,或出血盈斗“。现代刺络疗法的放血量,主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新病、实证、热证、体质较强的病人,出血量较大,反之则较少。同样,针刺放血时机的选取,也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体质强弱酌情而定。治疗本病主要用梅花针扣刺相应天应穴,即发病部位和风市穴、肺腧穴起到治疗作用,并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疗效。风市穴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位于下肢的大腿外侧部。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瘙痒、脚气。风市穴名“风”,指风气、风邪也;“市”,指集市、集结也。意指该穴易为风邪集结之处,常主治下肢风痹、中风、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病,为治疗风邪的要穴,故名风市。治疗本病对止痒有很好的疗效。肺腧穴在改善红斑、浸润、鳞屑,减轻皮损程度及面积等方面,有良好效果,可避免药物治疗毒副反应重、耐药性大的缺点,经临床验证,该法疗效可靠,操作方便,易于推广,是治疗银屑病的较好方法之一[5]。

5.3灸法的运用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康殷认为在商周初期灸法、熨法已普遍流行。灸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而对其机制的认识,仍是一个未解的迷。目前认为灸疗作用机制与以下5个方面有关。

5.3.1局部刺激作用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5.3.2经络调节作用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a.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b.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c.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5.3.3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5.3.4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灸疗的用药情况,虽比不得内治法丰富,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窥灸疗辨证论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疗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艾,灸疗学就不存在了。

5.3.5综合作用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①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穴(特定选穴)、药物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②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灸疗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刺激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③人体反应性与治疗作用是综合的。治疗手段(灸疗)——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人体反应性)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相同的灸疗对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感传不一样,疗效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体的反应性各有差异。以上诸因素,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临证进行合理选择,灵活运用,方能发挥灸疗最大的效能。

用艾灸治疗银屑病的原理,扶正治疗,通过体内正气的逐渐回复,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主动工作来消除病邪占领机体的主导地位。促进皮肤有新鲜血液参与循环,用艾灸的方式祛腐生新。艾灸作为中医学的一种外治疗法,通过直接或间接施治于体表皮部,能有效缓解银屑病引起的瘙痒并减少其复发[6]。

5.4药物熏洗治疗银屑病选用的药物是花椒和透骨草。花椒其挥发油对11种皮肤癣菌和4种深度真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杀死作用,其中羊毛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最敏感,并能杀疥螨等[7]。《神农本草经》曰能逐骨节皮肤死肌。20%花椒挥发油有近似普鲁卡因的麻醉作用[8]。透骨草祛风除湿,该品辛温,辛能行散,温胜寒湿,入肝经,故能祛风除湿,如《本草纲目》曰:透骨草“治筋骨一切风湿疼痛挛缩。”若因风寒湿邪侵袭肢体经络而导致肢体疼痛,麻木,屈伸不利,可选用该品,祛风散寒胜湿,病邪去,则诸症自愈。解毒化疹,《灵秘丹药笺》曰:“疗热毒。”《杨诚经验方》选用该品,治肿毒初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则用该品,治阴囊湿疹,疮疡肿毒。故透骨草治疗疮癣肿毒,阴囊湿疹,一般多煎水外洗。因本药外洗还有引药透入经络、血脉,而祛风、活血、止痛的特点。因此二药和用作熏洗效果很好。

综上天应穴即发病部位加风市、肺腧,通过刺络放血拔罐5~10毫升左右后,在其周围艾灸至温热并发红并用花椒透骨草煎剂,每天熏洗20分钟,经临床表明有很好的疗效[9-12],三者结合起来即天应穴三联法。

6 总结与体会

银屑病的患者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年龄段也朝着扩大的趋势发展,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学习,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并且在治疗上费用都比较高,加重了患者和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现在在用药上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用药往往会让病情向复杂的方向发展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其操作方便、价格合理、显效快、副作用少,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前景。天应穴三联法治疗该病,经过我们多年的临床试验研究,其疗效显著,总有效率在89%以上,并且对人体伤害小、不容易复发,可以说是该病患者的福音。希望在这里得到推广造福患者,当然该疗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等待着我们去完成,来解决更多患者的痛苦。这只是本人的一点体会,希望能打开更多的思路,找到更好的办法。

[1]聂兆伟.历代医家论治银屑病[J].中医研究,2009,22(10):59-62.

[2]Brandrup,F.Psoriasis in monozygotic twins:variations in expression in individuals with identical genetic constitution[J].Acta Derm Venereol,1982,62,(3):229-36.

[3]Nast,A.German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vulgaris(short version)[J].Arch Dermatol Res,2007,29,9(3):111-38.

[4]唐隽,郝飞.德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07)解读(二)[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09,2(1):23-24.

[5]王远红.背部腧穴刺血拔罐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C].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2011.

[6]王家平.艾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研究概况[C].四川省针灸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72.

[7]高学敏.中药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47.

[8]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2-233.

[9]马胜,马军.针刺药艾灸治疗神经性皮炎[J].中国针灸,2000,20:9.

[10]何敬敏.TDP照射加梅花针叩刺及醋液外擦治疗神经性皮炎[J].中国针灸,2000,20:9.

[11]胡琼英,李金明.针刺加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性皮炎[J].中国针灸,2000,20:9.

[12]彭仲杰,陈艳林.梅花针扣刺加艾灸治疗神经性皮炎32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5.

Discussion tripl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on Tianying point

Zhu Li1Shao Huifeng2
(1 Affiliated Hospital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130021,China;2 Changchun Bao Yuan Tang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Changchun,130021,China)

Psoriasis is a common chronic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It belongs to polygenic inheritance disease and can be made of a variety of motivating factors,such as trauma,infection and drugs,those which can induce the disease in susceptible individuals.Typical skin performance clearly has silvery white scaly red patches.Light person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a few silver elbow knee a plaque size,the person that weigh can whole body skin involvement.The main diseas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as epidermis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bnormalities and activ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Psoriasis,commonly known as“psorias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lled“white bi”,and there was a“loose skin tinea”,“psoriasis”,such as name to“skin rash itch,color white and itch,scratch on white”name.Sui“on the pathogenic hou”cloud:“Psoriasis but have medical guo,itchy skin withered,scratching the crumbs of is also.”“The surgical dacheng”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White bi”syndrome:“dry itchy skin,such as rash itch and color white,scratch the crumbs of growing body dry bran blood out of pain,skin between the fingers thick and mo can itch.”The YiZong Jin Jian“Loose skin tinea”wait,“ringworm sores,the name has for a long time,the psoriasis,itch up white crumbs,boring DiaoKu…Five yue ringworm,like the skin of pines,red and white spots is linked together,always itch[1].”The disease patients easily recurrent affect the normal work and stud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ianying point be used hole which is point bloodletting,moxibustion and medicine fumigation sanlian treatments for the disease to alleviate patients'pain,to reduce the treatment cost and the western medicine of harm to human body.

Tianying point;Triple treatment;Psoriasis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4.003

:1672-2779(2014)-04-0004-06

杨 杰 本文校对:杨东红

2013-10-28)

猜你喜欢
银屑病气血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妊娠与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