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孔进教授针药结合治疗疑难奇症验案举隅※

2014-02-05 12:36冯志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大椎针药丘疹

冯志成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海口 571101)

辜孔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四十多年。遵循 《内经》 “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疗观,主张 “一针二灸三药”,认为针药结合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兼治多种疾病、降低针药副作用。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该针则针,该灸则灸,该药则药;针药结合,通权达变,辨证精准,疗效显著,被誉为 “海南第一针”。现举辜老针药结合治疗疑难奇症验案数则,与同道共飨。

1 顽固性面瘫案

张某,男,39岁,转业军人,河北籍。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角左歪,右眼睑闭合不全,右侧面部麻木,耳后疼痛,咀嚼不利,嗽口漏水等症,入某医院治疗一个月余,应用民间方法外敷面部一月余,均无明显好转。2000年4月8日来针灸科求治。刻诊:口角歪向左侧,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右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面部板滞,鼓腮、示齿、吹口哨等动作不能顺利完成。辜教授诊为面瘫 (风寒侵袭),治以祛风散寒,舒筋通络。予针药并用综合治疗。针灸用自拟面瘫11针:针刺阳白,四白,睛明,地仓,牵正,翳风,合谷 (双),太冲 (双)。其中合谷(双),太冲 (双)用电针疏波30分钟,针后直接无瘢痕灸阳白,四白,地仓,牵正,翳风各3壮。中药内服辜老正面汤:太子参30g,僵蚕10g,白附子6g,全蝎 3g, 白芷 10g, 防风 10g, 白蒺藜 10g, 当归15g,蜈蚣2条,甘草10g。水煎分2次服。经针药治疗20天后症状明显改善,40天后痊愈。

按: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辜老认为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尽管有风寒风热之分,但最终都导致一侧面部肌肉弛缓,一侧面部肌肉拘急,这是阳明经气下陷的表现,根据 “陷下则灸之”的施治原则,强调在面部采用艾灸疗法,以小粒艾柱直接无瘢痕灸,每穴三壮,以温通经络,活血散寒,针后加灸,效果更为显著。正面汤为牵正散加味,白附子入阳明而走头面,以祛风化瘀,尤善散头面之风。全蝎、僵蚕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全蝎长于通络,僵蚕且能化瘀,配以当归、防风等养血祛风药同用,以达 “血行风自灭”之目的。

2 卵巢囊肿案

林某某,女,26岁,海口籍。2009年4月16日初诊。患者于2009年初体检,B超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泡状,可见多个小囊泡,呈放射状排列,大者约12mm×11mm,位于右侧;子宫未见明显异常。月经前一周常感腹部憋胀,胸胁胀痛,经行不畅,自服生姜水可稍缓解。经量少,色暗,挟有血块,少腹隐痛,以右侧为甚。偶伴右胁肋部胀痛。查孕酮、催乳素等均正常。纳可,眠一般,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诊为卵巢囊肿 (气滞血瘀型),治以理气活血、祛瘀散结。予桂枝茯苓丸加减:柴胡15g,赤芍15g,甘草10g,桂枝15g,丹参15g,茯苓15g,牡丹皮10g,桃仁10g,半边莲15g,白花蛇舌草 15g,红藤 30g,石上柏15g。盆腔8针:中极、气海、双归来、双气穴、双三阴交,疏密波30分钟,并予TDP腹部照射。经针刺60次,服用中药30余付后,2009年6月27日,B超复查提示子宫及双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

按:卵巢囊肿是指卵巢出现囊样的肿块,早期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常于体检时发现。中医认为多因气血凝滞或痰瘀互结所致。患者情绪较易抑郁,胁肋部胀痛。针灸选用盆腔8针,配合桂枝茯苓丸以活血化瘀,缓消癥块,配以柴胡疏肝理气,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红藤、石上柏以清热解毒、散结消癥。

3 发蛀脱发案

欧某,男,28岁,1997年1月16日初诊。脱发2年余,加重半年,以头顶为甚,遍及全头。曾外涂章光101,效果不佳。刻诊:全头头发稀疏且细,无瘙痒,略有脱屑,头皮油腻,舌淡红,苔白,脉沉弦。诊为发蛀脱发 (肝肾阴虚型)。治以梅花针叩刺头部、内关、太渊,外擦自制901生发酊,内服首墨生发丸:制首乌30g,墨莲草、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牛膝、补骨脂、茯苓、当归各15g。水煎分两次服,1月为一疗程。经治2个疗程后脱发部位见细发长出,3个疗程后全头长出均匀黑发。

按:脱发多由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心脾两亏,血不养发;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经络不通等,致发失所养而成。治疗以滋补肝肾,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为原则。梅花针叩刺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调节皮下组织生化活性和物质代谢,恢复毛束功能,促进毛发再生。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太渊为手太阴肺经的输穴,八会穴中的脉会,通过叩打内关可以改善心神,调节睡眠状态。脉会的刺激有助于补益活血。901生发酊为辜老采用人参、何首乌等17味名贵中药泡制而成的外擦药。具有养发生发、行气活血作用。中药予首墨生发丸,方中何首乌涩精固气,补肝坚肾。墨莲草、女贞子补益肝肾,当归、枸杞子养血补肝,菟丝子、补骨脂助益肾阳,牛膝补肝肾而强筋骨,茯苓健脾渗湿。本案例体现了“松土、施肥、培源补根”三部曲的综合疗法。松土即以梅花针叩刺头部及有关经脉的穴位。施肥即外擦901生发酊。培源补根即辨证以内治其本。三管齐下,疗效显著。

4 痉挛性斜颈案

林某,男,25岁,海南文昌籍。颈部痉挛歪斜2月余,加重3天。2012年5月9日初诊。患者自诉2月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颈部肌肉不自主抽搐。颈背部疼痛,活动障碍。每因情绪紧张、劳累、运动而加重,平卧时稍缓解。曾在外院行中医、西医治疗,均无明显改善。3天前,患者因劳累颈部肌肉不自主抽动加重,颈部无力,服西药未见缓解。刻诊症见头向左抽动,颈部不能灵活转动,肩部僵硬,不对称。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弦。诊为痉证 (气滞血瘀,经脉挛急)。治以行气活血,舒经止痉。拟葛根汤加减:葛根2袋,桂枝2袋,麻黄2袋,桔梗2袋,白芍2袋,威灵仙2袋,丹参2袋,生姜2袋,大枣2袋,甘草2袋。4剂,日1剂,温水冲,分2次服。配以辜老自创斜颈8针:患侧风池、天柱、颈百劳、大椎,双侧后溪、太冲。针刺得气后,予脉冲电疏密波20分钟,每日1次,1月为1疗程。

二诊 (2012年6月11日),患者间断性出现头向左侧抽动频率较前降低,颈肩部僵硬疼痛感有所改善。继续针药结合治疗1月,针刺穴位后溪、太冲改为合谷、足三里。

三诊 (2012年7月16日),患者头颈部活动较前灵活,疼痛面积缩小,偶有头向左侧抽动,单纯针灸治疗1月,针刺患侧风池、天柱、阿是穴、颈百劳、大椎、肩井、后溪、悬钟。

四诊 (2012年8月20日),患者头无抽动,头颈部活动灵活,颈背部稍有不适感,嘱其多休息,并自行锻炼辜老颈部操。

1月后追访,患者无头部抽动,头颈活动自如,病已痊愈。

按:痉挛性斜颈是指原发性颈部肌肉不随意收缩引起的头颈扭转和抽动为表现的症候群。治疗难度较大,西医尚无特效疗法,针药结合治疗效果较好。辜老认为本病多因风寒湿邪痹阻,痰瘀阻络所致。治疗以葛根汤加减。葛根汤升津舒筋,可用于治疗项背强几几,加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薏苡仁祛湿舒筋除痹,丹参活血化瘀,共奏缓筋牵正的作用。针灸处方穴选风池、颈百劳、天柱、大椎、四关、后溪、束骨,为局部+远端配穴,后溪、束骨为手足太阳经输穴,刺之可柔筋通络。又因此病易复发,故嘱患者做颈部操,以巩固疗效。颈部操由5个动作组成,即①左右日月,②金狮摇头,③仙鹤点水,④拍击长空,⑤锦卷龙登。能缓解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夹肌、肩胛提肌的痉挛。

5 酒皶鼻案

陈海珍,女,19岁,海口籍。因 “鼻尖及鼻翼部发红伴有丘疹2年余”而于2012年11月19日就诊。鼻尖和鼻翼部于2年前开始出现发红伴有多个红色米粒大的丘疹,间有脓疱,鼻尖部有血丝,可见到粗大的毛囊孔,食辛辣煎炸之品后发红症状加重,甚至扩大至面部,面部有散在的米粒大的丘疹,局部无疼痛无瘙痒,曾先后于海南多家大医院用西药治疗、激光治疗、中医药治疗,效果不显。刻诊:鼻尖和鼻翼部发红,伴有多个红色丘疹,顶有脓疱,鼻尖部毛囊口扩大,面部有散在小丘疹,口干舌燥,易长口疮,纳眠可,小便正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诊为酒皶鼻 (心火炽盛,瘀血蕴结)。治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拟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味:黄连 10g,黄芩 9g,黄柏 15g,栀子 15g,金银花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5g,牡丹皮15g,赤芍15g,甘草6g。4剂,水煎分两次服。大椎挑刺后火罐放血,每日1次。外用硫黄15g,大黄15g磨粉为细末,凉水调涂鼻部,每天3次。

二诊 (2012年11月22日):鼻部潮红明显变淡,丘疹减少,脓疱消散,面部丘疹亦变少,二便通调。守方继服。外用药同前。

三诊 (2012年11月25日):继服3剂后,鼻部发红及丘疹消失,鼻尖部毛囊缩小,症状消失,病愈。

按:酒皶鼻属中医 “酒糟鼻” “酒渣鼻” “赤鼻”范畴。 《内经·生气通天论》云: “汗出见湿,乃见痤痱”。其病机一为郁,二为瘀热。治当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故治以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因鼻属肺系,且为督脉所过,督脉为诸阳之会,其交会穴为大椎,故结合以大椎放血。并用 《医宗金鉴》的颠倒散外涂。经7天综合治疗,病症霍然,解除患者2年之疾苦。

猜你喜欢
大椎针药丘疹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地震云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大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