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企业延伸金融服务:为农服务“不差钱”

2014-02-06 09:56中国农资张涛
中国农资 2014年41期
关键词:大户农资经销商

□《中国农资》记者 张涛

农资企业延伸金融服务:为农服务“不差钱”

□《中国农资》记者 张涛

资金问题是农资产业中生产与流通环节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性难题,企业经常会因为资金短缺、现金流不畅的问题举步维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近些年,随着我国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大规模种植群体的不断涌现为农资产业带来了新机遇,而“差钱”的问题开始渗透到农资产业的上下游,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国内一些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

“厂商一家”模式:生产企业向流通伸出融资援助之手

农资不同于一般商品,作为“粮安天下”的重要生产物资,近年来受到国内农资产品产能过剩的影响,全国范围内的农资产商体系均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然而,化肥的流通环节自身具有本大利薄的特性,经销商的贷款融资问题已经成为经营发展中比较大的困惑,甚至成为维持和扩大现有规模的瓶颈,一旦突破了这个难题,流通环节中经营的多样性和规模化就可以迎刃而解,并且可以提高自身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一些独具慧眼的化肥生产企业从现实出发,凭借敏锐的嗅觉开始尝试为经销商解决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就走在前列,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

中盐红四方经销商融资平台的操作流程是先经业务员向公司营销部门推荐,并由经销商本人向公司申请,公司专门部门通过审核后向银行推荐,银行核验合格便可准予放款。

目前由企业担保的经销商融资平台的年利率大多在7%-10%,而通常的信用贷款年化率大约是15%,如果是社会融资,年利率甚至高达20%。红四方在安徽省内的代理商告诉记者,农资行业低迷、赊销盛行,导致经销商经营利润急剧下降,到拿货时常常为资金所困。通过企业担保贷款,一方面利率比市场低了一半;同时放款速度快,一般一周左右资金即可到位。

红四方副总经理陈勇告诉记者,目前红四方已经和几家银行达成协议,提供给经销商低于市场价的利率资金,彻底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这种为经销商提供的融资方案,一方面可以提高经销商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也起到规范作用,但前提是长期与红四方合作的经销商,而且在资质、规模、诚信等方面都达到优质的级别。解决资金的瓶颈问题是经销商突破自我,扩大销售规模的关键因素。红四方的理念是凡是愿意和红四方合作的经销商,都会受益。共同发展,实现共赢是红四方的核心价值观。

生产企业为流通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一方面可以牢牢地捆绑经销商,成为生产企业最为忠实的合作伙伴,调动其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优胜劣汰,用银行的标准体系考量经销商的诚信与规范。业界普遍认为,企业建设经销商融资平台是“厂商一家”理念的最好注脚,这一平台至少缓解了三个问题:一是有助于解决经销商资金瓶颈,保证在季节来临时能及时进货;二是保障了生产企业或货物流和资金流的平稳运转;三是有利于经销商扩大经营规模。

“私人定制”模式:流通企业融资服务直供种植大户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与专业合作社,他们的出现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形成了有力的基石。然而,资金上的巨大瓶颈严重制约着规模种植经济的发展,对此,国内一些农资流通企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出了针对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金融贷款服务,不但解决对应涉农群体的融资难问题,而且促进了各地农资的经营业务,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随着近些年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加速,黑龙江省出现了更多的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据统计,2014年全省共有种粮大户2458个,土地耕种规模达1505万亩;种植合作社1424个,土地耕种规模达1135万亩,他们已经成为黑龙江省规模化种植和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然而,资金的短板却困扰种植经营的顺利运行。土地面积越大,农业生产资料所需的资金就越多,而且东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周期长,资金回笼慢,资金所用成本高。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今年春耕期间,黑龙江省财政厅、省农信社、省供销合作社联手出台了《黑龙江省对种粮大户直供农业生产资料融资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从而为全省种粮大户、种植合作社解决了备春耕时需要面对的生产资料筹备难题。

办法涉及省财政厅、省信用社和省供销社共同参与并各自分工,由省财政厅和省信用社负责种植大户的审核、贷款发放等工作,省供销社旗下的倍丰、庆丰、昆丰三家农资公司负责签订农资赊销合同及保证农资产品的及时供应。

“我们现在做的是一种服务,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和购买的服务,为社会提供好公共服务。”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主任张文明告诉记者,为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解决融资问题是党和政府赋予供销社和农资公司的新使命,也是供销社实现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这正与供销社为三农提供保姆式、菜单式服务的方向不谋而合。

今年春耕还未开始,东北的黑土地还在天寒地冻,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就开始深入基层展开摸底工作,逐一与客户商定生产目标和各种服务方案,详细解读政策细则和办理流程,计划为全省的种粮大户融资3亿元。倍丰集团市场营销部部长齐协力告诉记者,开展金融服务可以更好地发挥倍丰的网络及服务优势,营销模式也将更快地实现由“卖商品”向“卖方案”、“卖服务”转变,特别是这种一对一的私人制定方案,有效地增加了倍丰的市场竞争力。

“每年春耕,黑龙江市场的启动会比吉林和辽宁晚,两个地区销售完各自市场后,都会将剩余的产品倾销到黑龙江,造成价格的混乱,省内的农资企业深受其害,虽然也想过一些办法,但是收效甚微,现在我们用金融服务与种植大户捆绑,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无形屏障,发挥了当地企业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是其他地区的企业望尘莫及的”,一位倍丰的老员工告诉记者:倍丰一方面为三农提供了更加“接地气”的针对性服务,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公司其自身产品的经营发展。

“紧密服务”模式:龙头企业资金渗透农业全产业链

如果说倍丰的融资服务为种植大户在备耕春耕时提供了便利,昆丰则将金融服务渗透到农业种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形成了一条健全的农业全产业链,被业内称为昆丰模式。概括地说,指的是企业、合作社、社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互惠共赢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即“企业+合作社+社员”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形式。

为了发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熟悉农业、了解农民的优势,让种植合作社享受更方便、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服务,黑龙江省又特别推出了紧密型粮食种植合作社农资融资贷款实施办法。这个办法突出的特点是主要依据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与种植专业合作社业务联系比较紧密、可以为种植合作社担保的业务模式,破解种植专业合作社贷款难问题。据悉,2014年黑龙江省社指定昆丰集团进行这一贷款模式的试点。

昆丰集团总经理刘洪彦高兴地告诉记者,在这个政策的支持下,昆丰集团将大力推进紧密型合作社的发展。在昆丰集团的发源地克山县,短短4年间,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就成功吸纳了这个县75%的农户及76%的土地。2012年,昆丰集团开始将自己的服务模式复制到邻近的甘南县,并由此启动了以县为单位的“领地”扩张计划。今年的发展目标为500万亩,3年后达到1000万亩。

距离昆丰不远的依安县,也有一个全产业链的企业迅速崛起——黑龙江鹏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但是它与昆丰有着很大的不同,昆丰是当地政府支持,而鹏程则是企业支持。2013年,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与鹏程合作,合资组建黑龙江象屿农业物产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全产业链农产品集团公司,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500强企业象屿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他们的到来彻底解决了钱的问题,使得公司产业链的发展一路畅通。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满足农业生产周期实际需求。其中,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购置农机具等农业生产用途,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成为银行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好政策。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无论是乘银行的凉、当地政府还是上市公司的凉,农资产业链缺钱的问题正在突破,一些企业的价值典范得以彰显,成为行业中的成功样板。

猜你喜欢
大户农资经销商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30万吨鱼料市场,600经销商如何从中取胜?圈中人有话说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走访逾100家经销商门店,深入一线了解汉川养殖户经销商的真实需求
百万级水产经销商是怎么练成的!哪种经销商最受厂家青睐,最易获取资源?
船祸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