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医院试点住院医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培养模式的满意度研究

2014-02-07 05:34陈旻敏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传统型专业学位住院医师

陈旻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

一、背 景

上海市结合实际于2010年2月提出要把提高临床医师的临床技能水平作为改革的重点,在一个全市性的公共平台上,探索建立起一个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和统一考核的新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逐步成为培养临床医师的必然途径。按照“试验方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经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学习,通过考核后将可获得研究生学位证书、研究生学历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1],文中也简称这类学生为“四证”生。

2011年上海市开始正式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除招收2011年学生外,还对2010年已进入上海市住院医师基地培训的相关人员进行单独招生考试。2013年第一届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毕业。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

为了能够提高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的培养质量,我们在第一届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毕业研究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传统临床型研究生对于培养模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看法。

三、研究结果

(一)毕业去向情况。

2011年上海市某医院开始正式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其中统招22人,单独考26人。

根据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意见,本项目研究生在培训期间如果未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两次临床能力年度考核不合格,将被停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资格,取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籍。2013年第一届某医院“四证合一”研究生中有三人因为培训期间未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而未获得学历学位。其余23人顺利通过各项培训考核、完成研究生课程和通过论文答辩后,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学历和学位。

在最终获得学历学位的学生中进行调查,截至2013年6月底,毕业后去三甲医院的有5人(21.6%),二甲医院的有2人(8.6%),社区医院的有8人(34.8%),有8人去向未定。

第一届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中全科医学专业学生较多,所以去向和其与原上海市卫生局的协议相关,仍以去社区医院为主。而从就业分布来看,三甲、二甲和社区医院都有分布,去向也和专业相同。

(二)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和传统临床型研究生对于临床轮转培养的满意度的比较。

在第一届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毕业研究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数23人,实际回收21份,回收率91.3%。

针对临床轮转培养的满意度,把第一届毕业生与之前已完成的传统型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数据[2]进行了对比,对等级资料进行了非参数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四证”生与传统型研究生对于参加轮转科室业务活动、单独管理床位、科室安排诊疗性操作、讲授业务技术或带教、安排专家讲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结果看,第一届“四证”生对于临床轮转培养的各项内容的满意度要好于传统型研究生。对于管理状况满意度和培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临床型研究生(见表1、表2)。

表1 “四证”生和传统临床型研究生对于管理状况的满意度

注:①非参数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P<0.05

表2 “四证”生和传统临床型研究生对于临床轮转培养的满意度

注:①非参数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P<0.05

表3 “四证”生和传统临床型研究生对于不能单独管床的原因分析

注:*P<0.05

表4 “四证”生和传统临床型研究生对于不能参加诊疗性操作的原因分析

注:*P<0.05

(三)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研究生教育结合的看法。

问卷调查的另一部分是针对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研究生教育结合的看法。

从结果看,第一届毕业研究生都认为通过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培养对临床能力有很大提高;他们认为临床专业学位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很合理值得推广或比较合理;他们认为临床专业学位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对就业有帮助或有一定帮助。在对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项目的总体看法中,有57.1%毕业生认为“四证合一”项目很不错,值得向其他同学推荐,但也有33.3%的毕业生认为该项目还不成熟,对自我发展较为迷茫。

四、讨论与建议

(一)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项目的意义。

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提出了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临床医学“5+3”人才培养模式,即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从而在国内首次构建了将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3]。

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项目解决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现行《执业医师法》之间的冲突,使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训练不再存在违法行医风险。传统型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没有处方权,不可独立处置病人和进行手术,无法独立担任住院医师工作,这在传统型研究生调查问卷中是导致无法单独管床和参加诊疗操作的首要原因,但在“四证”生的问卷中这一原因则排在其他原因之后。因此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项目能够从制度上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医院内的临床能力训练与培养的进行。

另外,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项目也一定程度解决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存在矛盾。由于我国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由不同的部门主管,导致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训练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不统一,造成教育与医疗资源的浪费。从调查中看到,第一届“四证”毕业生中有高达70%看中此项目可以得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避免重复轮转。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项目从制度上设定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一化的模式,解决了两者标准不统一的矛盾。

(二)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项目仍需不断完善。

此项目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之处。首先是“四证”生的身份问题。从问卷中看,大部分学生认同自己的身份是住院医师或者是研究生和住院医师两者比重相同。相关文件规定,培训学习期间的户籍关系和人事档案,以及工资、津贴、医疗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按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劳动人事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其培养方式是定向身份。对于大部分的外地生源的“四证”生,其户口是无法进入上海的,这导致他们的户籍和所在地是分离的,这种做法是区别于传统研究生的。在研究生管理中这会导致一些问题,是否可以参照传统研究生,在读期间户口落入学校,毕业后再转走。另一方面“四证”生的首要身份导致就业时离开培训基地后成为“社会人”非“在校生”,区别于传统型研究生学校对于其就业去向不掌握。其实这类学生同传统型研究生一样存在一个再择业的过程,他们的就业指导也可参考传统型研究生。在我们的调查中的毕业就业数据由于不是官方的也因此与实际略有出入。

(三)研究的持续性。

此次调查的对象只是第一届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毕业研究生,其数据有限,若能持续对后几届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将更具有意义。

[1]上海市2011年招收临床医学硕士和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考研究生(住院医师)说明[EB/OL].http://yz.chsi.com.cn/kyzx/kydt/201010/20101022/135021144.html

[2]陈旻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科化培训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3]汪 玲.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以上海“5+3”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49-54.

猜你喜欢
传统型专业学位住院医师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改进型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几何形位研究
借助信息技术,让家庭教育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化”
清代州县文簿册报制度:对中国传统行政特点的透视
高校传统型与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比较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